原创 论单兵作战能力,历史上哪位帝王当属第一?刘裕称第二谁敢称第一
迪丽瓦拉
2025-06-29 09:33:12
0

1个人追着数千人砍,还把人家打服了,就问你这种战绩,历史上还有哪位皇帝能做到?除了南朝宋国的开国之君刘裕之外,还真的没有第二位皇帝能办到。

说实话,甭说皇帝了,就算是历朝历代的武将中,也基本没出现过这阵仗。刘裕真不愧为帝王界的战斗机,单兵作战能力当属帝王界第一。

一、街溜子是如何成为北府兵名将的?

刘裕生活在东晋后期,这时候天下纷争不断,五胡乱华的局面还没有收场。刘裕他们家在东晋建立的时候,就跟着大部队衣冠南渡,到了南方生活。

到了刘裕出生的时候,他们家已经家徒四壁了。母亲生了他以后没多久就去世了,父亲无力抚养,一度打算把刘裕给扔了,多亏了刘裕的婶子,刘裕才保住一命。

长大以后的刘裕,依旧穷得叮当响。没钱的时候,就砍柴、卖草鞋。有点积蓄以后,刘裕就拿到赌坊里花个精光。所以说,青年时期的刘裕,是个正儿八经的街溜子,把家里那点积蓄输了个一干二净。

很明显,刘裕在家乡的小日子是过不下去了,整天受人鄙夷,这日子怎么过呢?因此刘裕决定离家出走,到外面闯荡一番。

树挪死,人挪活。这一走,彻底改变了刘裕的命运。

那时候没有电子厂,因此刘裕打工的机会非常少。要想混口饭吃,刘裕这种五大三粗的人,估摸着只能参军。刘裕就这样加入了东晋赫赫有名的北府兵。

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以8万人,击败了前秦80多万大军,名噪一时。因此加入北府兵,在当时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刘裕到了军中,简直是如鱼得水。因为他作战勇猛,每次都冲锋在最前面,还能全身而退地撤回来,所以刘裕在军中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打过仗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跟着命硬的人混不会吃亏。

因此刘裕很快便担任了北府兵名将刘牢之手下的参军。也正是这个时候,刘裕创造了一人击败数千人的战绩。

当时正值孙恩起义,刘裕带领几十个兄弟负责侦查任务,结果一不小心就遇上了几千人的大部队。逃也逃不走了,刘裕只好带着兄弟们迎战,结果兄弟们都快死光了,只剩下刘裕的时候,刘裕依旧浴血奋战,直接把对方几千人给吓傻了。

于是乎便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一幕,刘裕一个人在后面追,几千人在前面疯狂地逃窜。赶来营救刘裕的刘敬宣都傻眼了:刘裕还需要救吗?

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余人。---《资治通鉴》

不排除《资治通鉴》有夸张的嫌疑,但是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也就能大致了解刘裕的战斗力如何了。要吹,也得有一定资本才行。至少刘裕的单兵作战能力很强,这就是刘裕成为北府兵名将的资本。

二、一生都在作战,对东晋有再造之恩。

孙恩起义,完全是老天爷给刘裕崛起的机会。在整个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刘裕不管升任多大的官职,都会亲自冲锋在前线。

正是由于他一马当先的骁勇气质,为他赢得了全军上下的支持。孙恩之乱被平定以后,刘裕也因功被封为下邳太守、建武将军。

好家伙,一场叛乱,将一个街溜子锻造成了一名猛将。

孙恩之乱,严重消耗了东晋王朝的军事实力,因此桓温的儿子桓玄趁机颠覆了东晋江山,建立了桓楚政权。

刘裕这个从乡下来的小子,瞬间就懵圈了。自己本打算报效国家,结果不仅国家没了,他还陷入了站队的危机当中。

老上级刘牢之首鼠两端,投靠了桓玄。刘裕无奈之下,也只能跟着老上级走。这个时候刘裕的机会又来了。

孙恩虽然被平定了,可他的妹夫卢循却收拾起了他的余部,继续叛乱。为了摆脱站队的危机,刘裕也主动申请带兵平定卢循起义。就这样,刘裕一不小心靠战功,又成了桓玄的心腹大将。桓玄在篡位之前,都要先听听刘裕的建议。

谁曾想,刘裕是个“反骨仔”啊,前脚刚支持桓玄称帝,后脚就带着1700多个兄弟举起了平定桓玄之乱的旗帜。

刘裕在北府兵中名声太大了,而桓玄夺取了刘牢之的兵权以后,手里的主力也是北府兵。所以说,他们根本就不敢跟刘裕作战,因此刘裕轻轻松松就击败了桓玄,恢复了东晋江山。

三、灭国之战,家常便饭。

刘裕掌握了东晋王朝的实权以后,便开始了开疆拓土的事业。晋朝经历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了。收拾旧山河,何其难也!

第一,拿南燕小试牛刀。

南燕是慕容德建立的政权,大致位置在江苏、山东的部分地区。慕容德死后,他的侄子慕容超继位,居然主动骚扰东晋。

慕容超还以为东晋经历了桓玄之乱后,不堪一击呢!结果谁能想到他面对的是猛男刘裕呢?刘裕二话不说,亲自带兵北伐,打得慕容超哭爹喊娘。

由于慕容超镇守的广固城死守不降,刘裕很不爽,下令将城内慕容家族的3000多人全部斩杀。慕容超本人也被送到建康砍了脑壳。

第二,灭亡卢循,拿下岭南。

刘裕北伐南燕的时候,卢循觉得自己又能了!因此主动起兵,北伐建康。刘毅得知消息,主动要求出兵,刘裕表示反对,希望刘毅能等自己一起去。

刘毅不听,带着2万大军南下平叛,结果被打得全军覆没。刘裕北伐南燕,军队压根没来得及休整,又得南下对付手握10多万大军的卢循,真可谓是生死存亡之战了。

两大枭雄在秦淮河畔打了好一阵子,最终还是刘裕取得了胜利。卢循不得不放弃进攻建康,退守丹阳郡。

刘裕并没有给卢循喘息的机会,他先处决了反叛者,后乘胜追击,又把卢循逼到了浔阳。双方又在鄱阳湖大战了一番,最终卢循还是战败而逃。自此卢循的势力基本被消灭了,刘裕彻底拥有了岭南之地。

第三,收服荆襄,灭亡谯蜀,威震仇池。

平定卢循以后,刘裕的声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好友刘毅就很不爽了,当年他们是一起平定换线,辅佐东晋的功臣,为啥如今你刘裕能执掌军政大权,而我刘毅只能龟缩荆州呢?

因此,刘毅打算吞并豫州、江州,而他的弟弟刘藩又占据兖州。很显然,刘毅具备了谋反的条件,因此他果断选择反叛。

对于老战友,刘裕也于心不忍,但事已至此,刘裕只能出兵将刘毅集团剿灭。因此,刘裕又得到了荆州、豫州、江州、兖州等地。

消灭刘毅以后,刘裕又盯上了巴蜀之地。此前他命人打过一次谯蜀,结果没能成功。这回刘裕亲自出马,兵分两路,出其不意,一战拿下了谯蜀政权。

刘裕拿下了巴蜀,吓得仇池立马把侵吞的汉中之地交还给了东晋。自此刘裕手里又有了益州、汉中之地。

第四,灭亡后秦。

当时的刘裕已经拥有了扬州、荆州、益州、汉中、豫州、兖州之地,统一大业近在咫尺。恰逢后秦的明主姚兴去世,刘裕果断出兵北伐,打算收复关中。

路上刘裕遭遇了北魏的拦截,他用却月阵击败了北魏10万大军。此后长驱直入,几路大军围攻长安,最终灭亡后秦,拿下了关中之地。

总结:刘裕这一生都在战斗。

打下长安以后,刘裕急急忙忙地赶了回去。因为他的后勤部长刘穆之病逝了,他必须要回去主持大局。

自此,刘裕结束了自己征战天下的一生。回顾刘裕这辈子,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基本没有败局。他不光个人武力值强,而且有天才般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水平。没法子,这种人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年... 伴君如伴虎、天威难测,放到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位君主身上,都是适用的。清朝的雍正皇帝,更是将这一点展...
原创 为... 说到我们的宫廷历史剧,除了后宫娘娘们的争宠可以作为题材,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故事也是取材的大方向,观众们...
原创 “... 明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四起,陕西的农民李自成和张献忠各自在家乡起义,义军一边攻打腐朽的明王朝,一边安...
原创 清... 众所周知,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有着许多的风俗习惯,其中一些是很没有存在的意义的,在清朝时期,人们都觉...
原创 只... 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是非常相信神仙命运这回事的,皇家贵族更是不例外,所以才有很多皇帝死于沉迷丹药,除了...
原创 叶... 1582年,叶赫贝勒把小女儿孟古,嫁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很不解:“您为何不是成年大女儿许配给我呢?”...
原创 宋... 金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自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至公元1234年,金...
原创 3... 汉族一直以来都很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我们不仅不敢毁伤自己的身体发肤,而且对自己的服饰也非常的有讲究,...
原创 找... 现如今社会婚姻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无外乎有的人嫁不出去,有的人娶不到老婆,就和找工作是一样的,...
原创 在... 在民国这个思想横溢的时段里,我们接受了很多新鲜的思想,相比古代自古以来的封建思想下的婚姻制度,民国时...
原创 她...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女子参加革命队伍的事例屡见不鲜。在她们当中,也涌现出不少女干部。当然,女干...
原创 寿... 长寿历来都是中国人的追求,但民间还有句俗语叫做,寿长则辱,意思是你如果活的时间特别长的话,到了晚年可...
原创 苏...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即使是曾经雄壮无比的大英帝国,如今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中除了脱欧,最引人...
原创 从...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主因当然是政治上腐败落后,不过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它和日本之间的差距也是非常...
原创 贵... 【导读】:辉发那拉氏的一生起起伏伏不断,虽家世一般,但与乾隆帝二人感情深厚,一路协助乾隆帝料理后宫,...
原创 妃... 皇子诞生,按常理来说应是普天同庆的,老来得子更是喜上加喜,然而,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五十八岁时,对他后宫...
原创 枭... 在古代历史时期,政界之间勾心斗角、明枪暗箭的争斗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格外猛烈。所以,宦海之中生存的唯一...
原创 皇... 导读;提到皇太极的后宫,可能大家最了解的是崇德五宫后妃,总体来讲,皇太极的婚姻受政治影响比较大,大多...
原创 慈... 说到慈禧太后,熟悉晚清历史的人都知道,她是晚清时期的掌权者,也是把大清送上了绞刑架的人,后人对她的评...
原创 宋... 01 曹翰,北宋初年名将,官至左千牛卫大将军。 后来去当地方官,便有些管不住自己,因横征暴敛等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