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封后的慈安,未曾生育,为何备受咸丰恩宠?这一点,无人能及
迪丽瓦拉
2024-06-28 14:39:56
0

原标题:16岁封后的慈安,未曾生育,为何备受咸丰恩宠?这一点,无人能及

清咸丰二年四月,刚经选秀而进入咸丰皇帝后宫的钮祜禄氏被册封为嫔;六月,在《清实录·文宗实录》中,对钮祜禄氏就已经出现了“御同乐园升座,受皇后礼”的记载;十月,钮祜禄氏被正式册封为中宫皇后;直到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驾崩。

纵观有清一朝,要问哪位后宫妃嫔最得皇帝恩宠,或许并不好回答,但如果要问谁才是位分晋封最快者,从嫔到皇后仅用了6个月的钮祜禄氏绝对能够排在第一位。

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即为清朝历史上著名的“慈安太后”,乃系咸丰皇帝第二任皇后,因咸丰帝结发妻子——孝德显皇后崩逝于道光年间,所以钮祜禄氏乃系咸丰朝当朝册立的唯一一位皇后。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乃系清朝十二位帝王中唯一能够无限接近“昏君”的所在;在其“四大不良癖好”中,贪图美色、风流成性排在第一位。

可就是这样一位风流成性之主、荒淫昏聩之君,为何对一生未曾生育的钮祜禄氏恩宠有加,乃至举案齐眉呢?

对于咸丰皇帝的沉迷声色,清朝官方文献中肯定会有所隐瞒,但在民间文学作品中,诸如“警报日有所闻,奕詝置不顾,方寄情声色以自娱”、“奕詝御宇时,以耽于声色,体多疾,面常黄,时问医者以疗疾法”等相关描述,屡见不鲜。所以,咸丰皇帝对于后宫妃嫔的宠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她们的外貌条件。

而从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画像,可以让我们看到钮祜禄氏当年的风采。在清朝特殊的选秀制度约束下,后宫妃嫔的长相很难保证上乘甚至中等水平,诸如光绪帝瑾妃他他拉氏、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的长相非常常见。也就是说,外表温婉淑顺的钮祜禄氏乃属当时环境下的“美艳”女子,会很快抓住咸丰皇帝的心。

另外,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强大的外戚背景,也是咸丰皇帝对其恩宠有加的客观条件。

慈安太后所在的钮祜禄氏家族,乃系满洲八大姓之一,虽然在钮祜禄·和珅被嘉庆皇帝清算完,钮祜禄氏家族整体有所衰落,但其“铁血家族”、“后妃高产家族”的巨大影响和崇高地位乃至绝对程度上的朝野影响,也是非普通满洲勋贵家族所能比拟和超越的!

慈安太后的嫡母乃系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克勤郡王世系之爱新觉罗·庆恒的孙女,仅此一项就足以证明慈安太后母家的强大政治势力和社会地位。

家世显赫、背景强大,对于任何一位帝王而言,都是极尽宠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慈安太后而言,这个天生的优势,也让其受尽恩宠。

但这只是咸丰皇帝恩宠慈安太后的原因组成,尚达不到尊重和信任一说。

真正让慈安太后稳居皇后之位9年,稳居太后之位20年的原因,乃系其超越常人,甚至连慈禧太后都无法比拟的政治智慧;乃系任何一位成熟男人都无法抗拒的贤良淑德、贤妻表率。

咸丰皇帝当政期间,大清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作为一国之君,咸丰皇帝在内心烦忧之下导致的喜怒无常,就成了必然现象。而每当咸丰皇帝把后宫妃嫔当成发泄对象,肆意发泄情绪之时,慈安太后都会出现,“妃嫔偶遭谴责,皆以中宫调停”。

甚至在咸丰皇帝面对国之衰败无能为力,想要自暴自弃、放纵自己的时候,慈安太后又是温婉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女性的温柔唤回咸丰皇帝作为君王的必须。

除此之外,慈安太后的“优于德”,也是包括慈禧太后在内所有的后宫妃嫔都无法比拟的!

《清宫遗闻》有载:

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正式因为如此贤德,才会被咸丰皇帝给予充分信任,在任命了“赞襄政务八大臣”代理朝政以后,又赐予慈安太后一枚“御赏”印章,用以制约辅政大臣之权。

另外,在《满清外史》中,有这样两句记载,也值得予以说明:

同治一朝,钮祜禄氏颇能主持政务。那拉氏虽中怀叵测,尚未敢公然纳贿鬻权。光绪之朝,那拉氏既再垂帘听政,益纵恣荒淫,丑声渐闻于外。时钮祜禄氏益倦怠,不多闻外事,且辄静摄不出。那拉氏乃一人召见廷臣,益专横,有事,竟不复白钮祜禄氏,钮祜禄氏颇为不平。

也就是说,在同治年间,真正掌握朝政大权,晚清政权的“扛把子”乃系慈安太后,而非慈禧太后;即使到了光绪朝,也是因为慈安太后“不多闻外事,且辄静摄不出”,才让慈禧太后抓住了机会,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在上述记载中,一个“竟”字就足以说明慈安太后相较于慈禧太后的崇高地位。

所以,慈安太后不但是一位外貌超凡、出身显赫的满洲贵族女性,而且是具备的超高政治智慧、贤良淑德的优秀品质都是一个君主无法抗拒的所在。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清宫遗闻》、《满清外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代男子普遍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可能让现代人无法理解。如果放到现在,可能还...
原创 为... 前言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每一位英雄都曾在动荡的年代中,以独特的方式披荆斩棘,创造了属于自己...
原创 1... 许多人认为,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间接地拯救了中国。其实,这种看法是...
原创 历... 1929年冬天,国民政府一道命令下来,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春节,突然就成了“违禁品”。 不准贴春联,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的历史中,我们常常提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各自分庭抗礼,但如果细细分...
原创 战... 1950年3月,李文,这位曾担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和第五兵团司令的将领,在重庆西南军事政治大学高级研...
原创 刘... 在之前的文章《刘邦分封了十(九)位同姓诸侯王,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中,我提到过西汉初年有十(九)位同...
原创 封... 在封神世界中,姜子牙受命于元始天尊,封神三百六十五位,每位正神都各自守护一方。 随着历史的演变,...
原创 朱... 在中国古代,殉葬制度是一种极具历史背景的仪式,既令人毛骨悚然,又长久地在社会中流传。尽管它的残忍性受...
原创 日...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崛起之路可谓一目了然。从一个长期封闭的岛国,到逐步扩展自己的势力,日本在近代史...
原创 历...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侍从,他们承担了许多重要职责,深得皇帝信任。虽然在生理上经历...
原创 4...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1946年4月,沙岭战斗结束后,第四纵队的司令吴克华被调往其他岗位,上级决定将...
泛舟赏菊 沪上今昔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行书上海二日游诗二首(书法) 陆深(明代) 上海博物馆藏 【藏...
原创 他... 1963年,杜平从沈阳军区副政委升任南京军区政委,并排在了第七位。当时南京军区设有七位政委,这让人不...
原创 朱... 1955年初,拟定的授衔名单提交给朱德审阅。细心的朱德在中将名单中发现少了一个人,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
原创 正... 提到三国名将,99%的人会脱口而出:关羽、张飞!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颠覆认知的真相,翻开正史《三国志...
原创 亚... 目前与我国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一共有13个,其中12个与台湾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另外1个是不丹...
原创 他... 1954年,郭林祥担任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副政委时,接到了一个重要的调职通知。他需要在军政委和四川军区副...
原创 三...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联合废除了晋国的晋静公,并将晋国最后一部分土地瓜分。晋静公被迫迁往普通...
原创 赵...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国君之一,他主导了赵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胡服骑射,使得原本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