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爱美女之心,每个男人也皆有之,自古以来,女为悦己者容,在每个时代爱美人士们的目光瞩视之下,女人的体形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产生着不同的波动变化。
时代的目光,瘦美还是胖美
当今时代,社会审美观以瘦为美,而苗条身材则是入选美女的基本条件之一,为了追求瘦美,节食、锻炼、健身逐渐成为了女性一生的革命事业。
然而,在古时候,有些朝代的女性却完全不用这么拼,那个时候,女孩子不用担心发胖而不敢吃零食,甚至有些偏瘦的姑娘,还会被家长整日地耳提面命,“姑娘,你就不能多吃点儿?看看人家谁谁家的姑娘,多胖呀!”
在那个时代里,胖胖女孩儿,才是世人眼中值得追求的绝代佳人。
这就是唐朝,一个众所周知的以胖为美的时代,然而唐代的审美观真是越胖越美丽吗?作为一个三观比较正的现代人,实在有些难以相信,特别是一想到当年的唐朝帅哥,面对吨位硕大的肥婆流淌着花痴的口水,这画面太美,想想都辣眼睛。
环肥还是环丰满?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据后世学者考证,被世人称为“环肥”的杨贵妃,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当中的那么胖,杨贵妃本人的身高大约在1.64米左右,而其体重约在138斤附近,其他学者观点则认为杨贵妃的身高应该偏低些,在1.55米左右,而体重也没那么胖,可能在120斤上下。
当然,不管是哪个数据更加接近现实,就这个身高和体重比也应该够不上肥胖,顶多属于偏胖的行列。
杨贵妃的肥,应该是后世人们在对比赵飞燕的瘦而发言的,赵飞燕姐妹的病态瘦美,可在人掌之上回旋,如果和赵飞燕相比,恐怕没几个人敢说自己瘦了。
平心而言,杨贵妃的“肥”,应该只是体态比较丰腴罢了,可以归属于丰腴美,而不是肥美。
丰腴之美和单纯的肥胖之间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自信的国度,大气的审美观
九重阖闾开天阙,万国衣冠拜冕流。
作为盛世大唐,四方辐辏,万国来朝,各国的文化汇集于此,交融沟通,中华文明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吸纳和发展,国人从而展现出来一种独特的自信姿态。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在物质条件极其丰盛的前提之下,文化自信加上物质基础充裕,使得当时的唐人外貌更加倾向于雍容华贵,典雅大气,而不是单纯的瘦弱柔美,自信、丰腴、健康成为了当时女性的美丽特点。
骨肉均匀,绝美太真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从杜甫的《丽人行》中,我们便可以看到,杨贵妃的形象就是那种胖而不肥,因丰腴而不骨感,因有肉而不瘦弱的那种美女,她的身材绝不是臃肿肥胖,而是全身上下非常匀称,自身气质更是出众非常,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雍容华贵之美。
而且据史书记载,梨园之内,唐玄宗常常鼓瑟调筝,而杨贵妃则随之翩跹起舞,彼此恩爱非常,然而想想吧,要是杨贵妃是个大胖子,这身材除了学安禄山的胡旋舞,别的还真跳不了。
其实,每个朝代的人们虽然审美观会有多少差异,但是基本底线都是有的,到不了天壤之别的地步,真正的美女,在哪个朝代都不会被埋没。
下一篇:国博亮出最美“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