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最后一位叛逃的飞行员,王宝玉的悲剧,令人唏嘘。
明明是飞行技术过硬的飞行员,却因为不善交际,而始终只是一名普通飞行员。并未随着资历的加深,过渡至领导岗位。
心里的不平衡,加上妻子常年的辱骂,让王宝玉的心理逐渐偏激,最终因走上了叛逃的道路,而被执行枪决。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这八个字,仿佛是王宝玉的人生谶言。
逐渐偏航的人生轨迹
王宝玉不善交际,平时也沉默寡言。
遗憾的是,王宝玉的内心,与他的性格截然相反。他有主见,学习能力也强,无论是飞行的理论知识,还是飞机的实践操作。
王宝玉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起初,王宝玉对自己的人生是很满意的。从航校毕业之后,王宝玉便被分配到黑龙江某航空兵团任飞行员。由于理论与实践都很突出,因而部队也有意重点培养他。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认十分优秀的他,却一直停留在飞行员的岗位上。而一些在他看来远不及他的队友,却接二连三的开始升迁。
看着同期的战友都渐渐超过自己,王宝玉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尽管表面上不动声色,但王宝玉的心里却因为一次次与升迁无缘,而逐渐对部队产生了怨怼的情绪。
与此同时,妻子也开始觉得王宝玉是个爬不上去的“废人”,经常对他言语辱骂。
来自事业与家庭的双重打击,让王宝玉的心理开始渐渐发生变化。
1990年8月25日下午,军区空军政治部值班室,突然接到指挥所的一个电话通报,说黑龙江某航空兵团飞行一大队的一架歼-6飞机,在中午12点左右起飞后不久失踪。
飞行员是该大队的王宝玉,经空中搜寻未发现任何踪迹,无论是飞机还是飞行员都下落不明。
尽管王宝玉踪迹全无,但一开始部队猜测王宝玉的失踪,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坠机事故。但随着搜寻的进行,部队逐渐意识到,这或许不是坠机,而是叛逃。
这个猜测,让大家都面色凝重。
如果王宝玉驾机叛逃,他会去往哪里?
王宝玉从黑龙江出发,以黑龙江为起点,部队推测王宝玉的叛逃方向,有可能是当时关系友好的朝鲜,或者是并未建交的韩国,又或者是苏联,甚至还有可能是台湾。
但很快,台湾这个叛逃地点便被排除。
因为,从黑龙江到台湾,距离实在太过遥远。王宝玉驾驶的歼-6飞机,就算装满油,也不够飞到台湾。
那么,朝鲜、韩国、苏联,王宝玉选择的叛逃地点,究竟会是这三个中的哪一个呢?
8月25日晚上,苏联塔斯社播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一架中国军用飞机于当天下午12时45分,在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克涅维契军用机场降落,飞行员要求到美国政治避难。
直到这时,部队才十分痛心的确认了王宝玉驾机叛逃的事实。
寻求苏联政治庇护却遭拒绝
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曾一度出现紧张的局面。
但自从1989年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华之后,中苏关系逐渐破冰,双方都有意恢复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而此时,中国的飞行员叛逃至苏联,寻求庇护,无异于是在破坏刚刚有所转圜的两国关系。因而,王宝玉想寻求的庇护,遭到了苏联的拒绝。
王宝玉事后回忆称,他当时以大约100米的超低飞行过境,最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军用机场正常着陆降落,因为是正常降落,所以机场的苏军并未发现,这是一家来自中国的战斗机。直到飞机着陆完成大约10分钟后,一位巡逻的苏军走过来,发现并不是苏军战斗机后大吃一惊,才连忙呼叫报告。
随后一辆汽车开过来,下来了一位军官和几个士兵。
看到从天而降的中国战斗机,这些苏联人震惊了。对于王宝玉的出现,他们感到不可思议。不停的问王宝玉“你是怎么飞进来的,我们怎么都不知道?”
而在听到王宝玉的诉求之后,苏联军官立即察觉这背后的重大干系,于是即刻报告给了上级。
在确认了王宝玉架机叛逃苏联后,中方立即启动了外交程序。而当时正迫切想要改善与中国关系的苏联,也积极配合中方,甚至亲自派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赶赴中国,进行当面解释,并表示苏方愿积极配合中方的引渡要求。
在苏联的大力配合下,中国安排了一家专机到苏联将王宝玉引渡回国,同时将王宝玉驾驶叛逃的那架歼6战斗机,也空转回国。
回国后,属于王宝玉的政治审判开始了。
王宝玉被开除党籍、军籍。被军事法院以背叛祖国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个本可以好好培养的苗子,就这样葬送在自己偏激的思想里。
正在中方痛惜失去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时,苏联也同样心情沉重。
王宝玉悄无声息的降落,无疑是狠狠地打了苏联防空系统一记响亮的耳光。
一架中国的军用战斗机飞入苏联领空,却如同进入无人之境,轻而易举地降落在他们的军用机场,但苏联的防空系统竟然没有作出任何警示反应。
这件事不仅令苏联防空系统蒙羞,还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空军飞行员高超的飞行技术,和过硬的训练水平。
其实早在1987年5月28日,就有一位年仅19岁的德国青年,轻而易举的穿过了自诩是世界上最严密的苏联防空体系,将一辆运动飞机,停在了莫斯科红场。
那时的苏联当局,也是震惊、愤怒又尴尬。
如今时隔将近三年,王宝玉再次驾驶军用战斗机,降落在苏联军用机场。这一足以证明,苏联“防空体系存在的漏洞”,依旧如同赤裸裸一般,展示在全世界面前。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新中国最后一起驾机叛逃:歼-6轻松突破苏联空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