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国演义》中绘声绘色的描绘,把刘禅说成扶不起来的阿斗,所以最近时常见到这样一种言论:诸葛亮有没有想过像司马懿那样,取刘禅而代之?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想当然阴谋论,原因如下:
自我定位于管仲、乐毅的君子,干不出篡权的事当年诸葛亮还在隆中待业时,关于自己的定位,他已经广而告之: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他的目标,是要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人。
管仲:春秋时期,在齐桓公登位之后,管仲担任了国相,并且被尊称为“仲父”,基本上把握了齐国的大权。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乐毅:战国时期,在燕国因内乱被齐国趁机凌辱、掠夺了一通后,乐毅辅佐燕昭王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帮助燕国逐渐壮大,最终他带领五国联军报仇雪恨,几乎将齐国灭亡。而在燕昭王死后,由于燕惠王的猜忌,乐毅被迫逃往赵国,但他坚持“君子断交、不出恶声”,终生未损害过燕国的利益,被后世广为赞扬。因此,管仲和乐毅,在中国历史上就成了有能力、有人品、忠心耿耿,国家大事一肩扛的大臣的象征,更是立志于干一番大事业的士大夫阶层的偶像。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诸葛亮早已给自己定位于当一个顶级职业经理人,而且天下皆知,就干不出自己当老板的事。诸葛亮没有篡权的必要性
诸葛亮的上述抱负实现了吗?如他所愿,他在蜀汉真的享受了管仲的待遇。
刘备在临终前将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嘱咐儿子刘禅: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职位和称呼上与管仲一样,并且,刘禅几乎把所有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悉数委托给诸葛亮,即使在北伐屡次受挫、朝廷众大臣对诸葛亮颇有怨言并提出反对意见时,刘禅仍然听从了诸葛亮的意见;甚至刘备留下的另一位托孤重臣李严被诸葛亮贬斥,刘禅仍然没有异议。
诸葛亮的所作所为,虽然是出于为国尽忠,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但客观上而言,极有专权的嫌疑,这也是历代君主最为警惕的行为。成年的刘禅能够毫无怨言地将国事托付给诸葛亮,实属难能可贵。
既然诸葛亮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且在蜀汉享有几乎绝对的权力,他还有必要冒着名声尽失的风险去夺皇帝的虚名吗?况且他也没有篡权的可行性。诸葛亮没有篡权政权的可行性
刘备能从一介平民成长为三分天下的君主,他的王牌主要有两个:
一是匡扶汉室的旗帜。靠着汉室后裔的光环,他吸引了大量人才主动投靠。比如当时的重臣李严,他先是在刘表手下办事,在刘崇投降后,他抛弃曹操安排的官职投刘璋;刘备入蜀时,李严经过判断,义无反顾的协助刘备。这样的人才很多,他们愿意委身于小国寡民的蜀汉,除了施展才华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将这一政权视为汉室的希望。
二是以知人善任和恩德服人。受刘备信任的人不止诸葛亮一人,关、张、赵自不用提,法正、魏延、李严,无论是何种来源,都能被因才任用,并且展现出比在原有平台上更加优越的表现。刘备就是有这种强大的能力,好像能化腐朽为神奇,把每个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并且让对方踏实的一展身手。因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因此,蜀汉的文臣武将们,效力的对象不是某一个重臣,而是汉家的王爷、刘氏的恩德。任何人想要篡权,风险那不是一般的大。
没有必要性,也没有可行性,而且诸葛亮并没有司马懿那样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刻意收买人心的行为,更没有长期待在成都搞斗争的习惯,若说他动过像司马懿那样的心思,感觉这应该属于过度的阴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