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翦、王贲、王离都在历史上神秘消失,战功显赫的王氏家族怎么了
迪丽瓦拉
2025-07-05 20:03:48
0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

王翦、王贲、王离是谁?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这些人是谁?我如果不提,大家是否都忘记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这些名人?

这三位虽说是祖孙三代,但是为我国开阔疆土,大陆统一产生了必不可少的影响,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国土可能还是四分五裂,这些都是社会的必然产生的结果,经过这些曾经的名将的努力开拓,使其变成了祖国统一的局面。

王翦、王贲、王离可谓是秦朝的名将,为秦朝的统一六国,开疆扩土带来了必胜的结局。是秦朝最大的功臣。

尤其是王翦,王翦是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是战国时期秦朝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王翦乃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是太子晋的第十八世孙。

在秦朝的官衔是大将军,他在少年时喜欢军事就跟随嬴政身侧,直至嬴政成年后彻底掌握朝政,为嬴政平定六国,南征北战。

可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却在秦朝一六国后慢慢的没有了信息,消失在大家的眼前,退出了朝政,功勋卓绝。却没有在历史的最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的相关书籍也没有记载几位英雄,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令人惋惜!

王翦最大的成就就是为始皇南征北越,平定六国,莫大的功勋。

王翦自幼时就喜欢兵书,崇尚武学,在秦庄襄王时期就与嬴政交好,作为雍正的陪读侍奉嬴政。可谓是嬴政的左膀右臂。

嬴政一直有平定六国的心但是幼时无权,朝政大权都掌握在母亲和相邦吕不韦手里,其母赵姬也是受吕不韦指使,处处施展抱负都被相邦挟制,因此对吕不韦意欲除之而后快。

在其成年时期又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男宠嫪毐,他是王太后的男宠,深受王太后喜爱,又是吕不韦所进献给太后,后期太后对男宠愈加宠信,使其权利逐渐发展,后被封为长信侯,与王太后育有二子,事后东窗事发被秦始皇进行车裂之刑。

这些吕不伟是脱不了关系的,收回了相位。更是让秦始皇对其恨之入骨,想要尽快摆脱吕不韦的制挟。

后期因与吕不韦政见不合,吕不韦坚持用自己自创的《吕氏春秋》开平天下,而秦始皇嬴政觉得《吕氏春秋》平六国太慢,要比《商君书》慢许多,他无法说服吕不韦便罢免吕不韦一切职务让吕不韦回河南封地养老,随后又书信吕不韦让其全家移居到蜀地养老,吕不韦知道秦嬴政不会放过自己,便自发喝毒酒身亡,自此内乱平。

嬴政平定好自己朝政的内乱后,下一步当然就是对外征战,平定六国,始皇从幼时起便有这个想法,奈何一直没有施展的空间。

在处理好赵姬太后、嫪毐、吕不韦这些朝臣乱党后,秦始皇开始派人平定山东六国,其中只有平定韩国时,王翦、王贲没有参与,其余五国的战争中都有王翦、王贲的身影。

王翦是秦始皇嬴政灭山东六国,统一天下中功劳最大的将领。被后世与白起、廉颇、李牧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有这样的功勋卓著,官拜太师,封为武成侯。换言之,如果没有王翦与其子王贲的效力,秦始皇攻打六国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王翦的军事能力仅次于当时的战神白起之下,在这样的基础下,秦始皇嬴政后来正式建立秦朝,王翦身为大将军,掌握兵权。王翦一家必然也成为了朝堂上的世家大族,开国功臣。

王翦、王贲父子功勋桌著,父子两人都是最高级别的彻侯。说到彻侯就给大家科普下,彻侯是一种在古代上层阶级爵位最高的一个侯,主要对有名望的贵族,古代的军事指挥家和战术家白起也是彻侯。

这个爵位享有皇族最好的待遇,受爵者还能以县立国。

而王翦被封为武成侯,其子王贲被封为通武侯,由此可看出当时的秦始皇嬴政对王家是何等的看重,后来的王贲之子王离也继承了王翦的爵位。

一门三彻侯,位极人臣,可谓是风光无限。可是都说枪打出头鸟,伴君如伴虎啊,如此大家,怎会到最后历史上都少有记载,只有只言片语可以找到他们的踪迹,至于最后的结果,更是都无从提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跟着我的脚步,大家来一起探寻吧!

都说伴君如伴虎,在君王手下办事必得小心翼翼办事,切勿冲撞君王,惹君王不满,不得引君王疑心。面对君王的猜忌,大臣们在为国效力的同时也要防着君王的猜忌,以求自保。

在秦始皇手下办事更是如此,秦始皇的暴名,我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攻打楚国时因楚国是大国,特此召开了百官针对攻打楚国召开了研讨会,征求大家意见看法,这其中的主角就是王翦及其副将李信,(又为大家解锁了一个新人物,大家应该很熟悉李信吧)。

为什么有李信呢?是因为在攻打赵、燕两国时,李信屡建军功,尤其是围抓赵太子丹时只用了几千轻骑,因此得了秦始皇的青睐。

秦始皇问李信需要多少兵力可以攻打楚国,李信年少轻狂答不超二十万,而大将军王翦回答需要六十万,嬴政怕王翦带走六十万兵马拥兵自立为王,便让李信和蒙恬带二十万兵马去攻打楚国,王翦见状,恼羞成怒,顺势因病辞官回家养老。

这也让王翦大将军明白了自己功劳太高,难免惹得君上不满,前有秦将白起晚节不保,心中中总会有所顾忌,刚好顺势而为,告老还乡,回家养老,颐养天年。

谁知楚军与李信率领的军队追赶三天三夜不停顿,导致秦军大败。秦始皇听闻此信息,赶忙赶去频阳,亲请老将军王翦出山,以平败局。

秦始皇与王翦说了许久,王翦才同意出山,但是必须要六十万大军才可出山,秦始皇大手一挥同意了。公元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出咸阳,嬴政送行饮酒之时,王翦还担心嬴政对其有猜忌之心,便向始皇嬴政要了良田美宅院落,并告知此为儿孙家产,以平秦始皇心中疑虑。

战后,秦军大胜,楚军败,楚王投降。秦始皇嬴政数里迎接,为大将军王翦接风洗尘。

而王翦深知自己该退出名利场给自己一个清白的晚年,前也有白起的惨痛遭遇,是时候该回家了,从此世间又多了一个在乡野游玩的老翁。功勋卓著名誉天下,鸟尽弓藏终得善终。

据《史记》记载王翦之子王贲自跟随父亲王翦征战六国,为秦朝开疆扩土后,只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皇帝名号,称为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秦始皇为了安抚各方百姓,东巡琅琊,王贲出现在随行之中,这是历史最后一次记录王贲的踪迹,虽然王翦退祛功勋,但时功名依然在,想来王贲是追随父亲一起激流勇退,荣归故里,不再参与朝政大权。

王翦之孙王离在秦朝末期农民起义爆发后受命南下,后被项羽率其援军击败,将王离俘虏,至此再无记录。

司马贞《史记索隐》中记载:贲、离继出,三代无名。至此,王翦一家在历史上再无音汛,不得不佩服王翦、王贲的才能,能在戎马一生,该享受荣华富贵时退却朝政大权,不接受名利场的诱惑,荣归故里,真乃英雄气概。

但是这样的大英雄最后的事迹却在历史中却无从谈起,也实在是令人惋惜。战功显赫王氏家族,三代名人大英雄,晚年竟得无人知!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佛教从古代传入中原以来就被中国人所喜爱和崇拜,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的形象也是深入每个人的心中,不管是高...
隋朝:灭亡的第一原因 提及隋朝的覆灭,人们脑海中往往会迅速浮现出穷兵黩武、滥用民力、骄奢淫逸、贪腐横行等诸多致使其衰败的因...
原创 北... 序言 北齐(550年~577年),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历经六帝。...
原创 张...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演义中,曹魏势力最大,同时战将也最多。前期,曹操手下有许褚、典韦、双夏侯、李典、乐进...
原创 如...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祖上是来自朝鲜...
原创 北... 前言 乱世之中割据政权频繁发生,你争我夺,相互攻伐,但是不得不说,乱世之中建立的政权其实没有多少长寿...
原创 只... 他是隋末唐初一名猛将,他是秦王手下一名福将,他在小说演义中很随意地就助李世民登基皇位。手持大斧仅用三...
原创 隋... 中国历史上有几位非常出名的暴君皇帝,他们不以文治武功名留青史,反而以嗜杀和好色遗臭万年,夏桀是中国历...
原创 尉... 639年,李世民单独召见尉迟恭,一见面就质问尉迟恭,一副严肃的表情说:“听说你要谋反?”尉迟恭当即脱...
原创 刘... 大家好,今天的文章是:刘备逢人便说其是靖王刘胜之后,为何对汉高祖刘邦却只字未提?我们看《三国演义》都...
原创 原... 陶谦三让徐州其实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理由也很充分: “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
原创 原... 文/仗剑走天涯 吕布后来打不过张飞,也打不赢夏侯惇,这其中究竟是何原因? 三国时期吕布和貂蝉的故事在...
原创 康... 在清朝的辽阔历史长河中,康熙朝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辉煌与荣耀,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然而,在这段光辉...
原创 世... 世界经典名著巴尔扎克的小说《守财奴》,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主角葛朗台是法国索尔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
原创 西... 前言 西汉之大,功勋将帅何在?这句话似乎有些扎心,西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经历了高祖、...
原创 外... 上世纪二战结束后,和平共处成为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诉求,在没有战争干扰的情况下,各国都得到了很好的...
原创 日... 日本是一个岛国,而且正好位于底壳活跃地带。有史以来,经常爆发火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二战之前,日本爆发...
戴笠曾称自己一辈子最佩服2人,... 在民国的风云变幻中,戴笠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作为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他权倾一时,手段狠辣,在那个动荡的...
原创 原... 西夏在历史上是一个神秘的王朝。很多人好奇,看似小小的西夏却能在与宋和辽以及后来的金抗衡近两百年之久。...
原创 西... 前言 始终,我们都曾耳熟能详那一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至理明言,而将其应用于近现代西方的迅猛崛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