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邻国之一,虽然这个国家没有一寸土地和我们直接接壤,但是日本的许多文化,甚至说是历史都和我们国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很久以来就有一种说法,秦始皇时期,徐福东渡日本,从而变成了日本人的祖先。
当然,这种说法还缺少许多事实依据,但后来日本向我们国家学习文字,学习礼教等,现在已经成客观的事实。不过,日本也并非是没有自己特色的东西,有些东西,虽然传承于中国,但是他们却已经发展成为自己的东西了,比如日本女人的和服,就和中国的汉服完全不一样了。
在日本的一些盛大节日之中,女性一般会被要求穿上和服,这个从我国三国时期吴国传过去的衣服,已经成为日本庆祝时刻或者庄严时刻不可缺少的东西,但细心的人就会发现,日本女性的和服后面,就会背上很大的一块布包,这个布包被许多不了解情况的人称之为小枕头。
其实,日本女性所穿的和服后面的“小枕头”,实际上是和服带子上的结,具有好看的装饰特点,这块“小枕头”的其他功能,倒是没有能够人能够用事实来证实了。
说完日本女性身上背着的这个小枕头,再说是日本男性身上背着的这个大布包,而这些男性一般是日本的武士阶层。
既然和服是从三国时期传过去的,那这个日本男性身上背着的大布包,又是一个什么东西呢?莫非也是从我们国家古时传过去的吗?
但是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之中,却没有明确记载哪个时期的哪些人会有这么一个装束,而实际上,这个日本男性背大包的习俗,其实是他们特有的一种战争习俗。
和日本女性和服背后的带子结不同,日本男性背后背着的这个大布包,不是装饰,而是有着两大神奇功能的重要防御和收纳装备。
日本男性背后背着的这个叫母衣众,这个名称的来源也很简单,因为当日本男性背着这个的时候,基本上自己的后背和后脑是不会被敌人给偷袭成功的,因为这个大包足够大,并且防御能力也算出色。所以母衣众就像是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在背后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又因为母衣众像胎儿的胎鲍,所以名称就由此而来了。
母衣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平安时代,大概年份是从公元794年之后,当时还只是简单的布条,那个时期大概是处于我们国家最鼎盛的唐朝时期。
后来,日本历史上也发生了非常多的战争,到了1467年,日本国内的全面战争爆发,日本就此进入他们的战国时代,当时是处于我们国家的明朝时期。
而日本的战国时期战争,也不像是许多所想的那样村战一般,参战的双方,也能达到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比如在公元1582年发生的山崎合战,也就是后来被经常用在体育赛事上的天王山之战,羽柴秀吉和明智光秀双方的兵力加起来就达到了5万多人。
虽然这个人数相较于我们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期比,可能还差了一点,但不得不说的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人,战死的,也不算少。因此,随着战争越来越激烈,这些参战的武器装备也必须跟着进步啊。
而后,这个在日本七百多年前就已经存在的母衣众,又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母衣众,是布条凭借逆风撑起的,战国时期的母衣众,就是自己先设计一个用竹条甚至是铁条,做成一个骨架,而后在外面用布包裹着,这样一来,母衣众的防御能力就大大提高,可以做到主动防御了,而且母衣众因为空间巨大,还能作为存放敌人首级的收纳包。
因此,当这些武士上战场的时候,都会背上这个像大包袱一样的东西,毕竟战场上最讲究的就是实用,谁还管你好不好看,要是有谁敢穿那些华而不实的衣服上战场,最先死的,可能就是此人。
后来,随着日本战国时代的结束,母衣众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在进入到了热兵器时代后,母衣众几乎就不剩防御能力,所以,现在那些日本男人在背着母衣众的时候,一般都是在节日时期的庆祝活动。
(如果您觉得笔者的文章写得还行的话,就请为笔者的文章点个赞吧,您的举手之劳,对笔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