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为啥唐玄宗要把他当作为官标准?
迪丽瓦拉
2025-07-06 07:02:48
0

唐朝开元期间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到达了三百年统治期间的最高峰,引领着整个东亚的时代潮流。而宰相张九龄在那个时代,更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奇男子,唐玄宗李隆基平日里也特别看重张九龄,但最终张九龄还是被唐玄宗给贬出京城。只因为张九龄天天和他过不去,但每次官员推荐人才时,总要问此人和张九龄相比如何。

早期仕途

张九龄早年丧父,衔哀自立,本就聪明伶俐他更是发奋读书,九岁时就能够撰写文章,十三岁时更是能写出好文章,附近十里八村的都知道张九龄是个才子,当时就连广州刺史王方庆也说张九龄日后必然大有所为。

在弱冠之年,张九龄作为乡贡赴京赶考,果然是一举中第,成为了秘书省校书郎,这种整天和文章打交道的工作,正符合张九龄的心意。但几年过去后,依旧还是个校书郎,因此便萌生了回家的想法。

适逢当时还是太子的李隆基,正在选举天下文章写得好的人,并且亲自对策选拔。于是张九龄就去了,一番问答下来轻松获得高第,就此升任右拾遗,负责提醒皇上的失误,当李隆基即位皇帝后,张九龄又改任为左拾遗。

虽然张九龄的官阶只是从八品,在面对当时身居高位的姚崇时,依然毫不留情地指出他的缺点,从此两人间便结下了梁子。但姚崇也敢于面对事实,回信说会采用他的建议,摒弃了过去优先选拔亲信的错误。

但很快张九龄就再一次因不合时宜的直言不讳,遭到了重臣姚崇的不满,便决定回岭南休养一段时期。这一段时间张九龄也没闲着,刚到家里便向朝廷请求在大庾岭梅关开路,“要想富,先修路”一点都没错。

当时岭南虽有沿海之利,但南北来往却极其困难,朝廷便批准张九龄的请求,于是他摇身一变就成了开路工程的包工头,在农闲时就征集岭南农民们开凿梅关古道,这一工程不仅有利于国家,更造福无数子孙后代。

宰相赏识

回家一年多以后,张九龄就被朝廷再度召回京城,这一次他因修大庚岭路,打开南北通道有功,被提拔为左补阙,负责为朝廷选拔人才。张九龄四次奉命选拔,每一次的评价都公允服人,很快就再度升迁为礼部员外郎。

到张说成为宰相的时候,因为两人同姓,而张说又特别看重那些文采好的人,因此十分赏识张九龄,数次提拔于他。但张九龄也并没有因为张说的赏识就全都附和于他,在看到不公允的事情时依旧还是直言劝说。

这是张九龄天生高风亮节的本质,在泰山封禅大典即将举办时,张九龄就曾劝过张说,让他一定要选那些平时德高望重之人随行,不然必会遭人非议吗,但张说明显没有将张九龄的好言相劝放在心上。

随行人员大多都是一些官职低微,又亲近张说的人员,而且封禅事后的进阶封赏,也全都让张说送给了那些自己人。至于其余人也就是给了个口头表扬,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东西,因此其他官员都对张说是十分不满。

此时张九龄又提醒张说要小心防备御史中丞宇文融,张说仗着自己身份高还是不肯放在心上。没多久张说就丢掉了相位,被迫暂时下台了,而张九龄也因此受到了牵连,被贬为地方官。

不过张说好歹也算是唐玄宗的老师,李隆基也一直念及旧情,张说也因此重拜相位,这一番折腾之后,也让张说知道张九龄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大力向唐玄宗推荐他来做集贤院学士。

遭人陷害

在张说去世后不久,张九龄就被唐玄宗召回京城,擢秘书少监,平日里专门负责给玄宗写诏书。此时五十五岁的张九龄想要回家侍奉老母,玄宗不肯放他回去,但是把张九龄的两个弟弟安排在家乡附近为官。

后来张九龄官至宰相,这个时候刚好安禄山犯了事情,本来应当处以死罪,张九龄就极力劝说唐玄宗不能放过此贼,并断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其日后必反,但唐玄宗还是心怀仁慈的放过了安禄山。

张九龄被唐玄宗赏识,遭到了李林甫的嫉妒,随着他不断以谗言媚上,专门向唐玄宗提一些张九龄不会同意的建议,从而挑拨张九龄和唐玄宗君臣之间的关系。

忠言逆耳,张九龄可以说是成也正直,败也正直。几年下来,唐玄宗就觉得张九龄一直在和自己抬杠,于是烦不胜烦的他罢免了张九龄的相位。

而张九龄也在不久后回乡扫墓之时不幸病逝,不久就爆发了“安史之乱”,此时的唐玄宗想起当时张九龄断言安禄山日后必反,而自己却不以为意没听劝阻。自此大唐盛世一去不再走向衰落,如今悔之晚矣,只能派人前去祭祀张九龄,并追赠其为司徒。

参考文献:

《旧唐书·张九龄传》

《岭南名相张九龄》

《唐朝最有风度的宰相》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文|历史追不停 她一生只嫁过两个皇帝,却当过六次皇后,只因长相太美。 蔡东藩曾这样说道:“靳康有女,...
原创 为... 在封神演义的小说里,残暴不仁的纣王,建炮烙、造鹿台、建酒池肉林、敲骨验髓、剖腹验孕、挖比干心。 纣王...
原创 高... 一直以来,我国南海、台海麻烦不断,如今台海局势的不稳定更是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众多纷扰的源头却是 蒋介...
原创 6... 要说中国历史上轶事典故最多的皇帝大概非朱元璋莫属了,从政治到美食,从文化到建筑,各个领域都有朱元璋的...
原创 河... 县衙是古时候的一个说法,如今还保存完好的县衙见证了古代地方官办公的地方。 位于河南的新密县衙,距今...
百多年前,外国建筑师镜头里的中...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多姿多彩的...
原创 中... 1996年,有报道称安徽涡阳县发现了千年圣人老子故乡的遗址,这个消息立刻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反应最...
原创 唐... 我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学题材,也有很多的文学著作流传千古,唐朝时期,诗词盛行...
原创 唐... 中原王朝的北疆防卫问题由来已久。由于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差别,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代开始就不时南下侵扰...
透过文物看“雨水” 中国农耕文... 央视网消息: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博物馆里,也有着展现雨水节气自然...
宋朝皇帝为啥不穿龙袍?也不称皇... 在中国古代,帝王服饰从秦朝黑衣到唐代黄袍,再到宋代红袍,每一次色彩选择的背后,都暗藏着一套以“五德终...
原创 清... 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里,对犯罪行为的惩罚通常是相对简单而直接的,而回顾清朝时期的刑罚方式,不禁令人觉...
原创 一... 家庭的命运,常受着积善和积不善的影响。正如俗话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一...
从“魔童”到“顶流”,哪吒千年... 2月18日 中国电影迎来里程碑时刻 《哪吒之魔童闹海》 以超过123亿的成绩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哪吒—...
到这座博物馆,赏“千峰翠色”(... 本报记者 李中文 窦 皓 图①:三件“镇馆之宝”。金凯华摄图②:歌舞剧《陌上花开》海报。杭州歌剧舞...
原创 广... 广西自古民风彪悍,有尚武之风,因此有“天下狼兵出广西”的说法。广西出“狼兵”,也出将军,最为让人熟知...
原创 唐... 要说唐朝最凶残的将领,估计大家第一时间会懵圈,因为唐朝厉害的将领实在是太多了,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就...
原创 唐... 滨哥侃历史原创:探寻国宝系列(1),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从今天开始,小编给大家讲解中华国宝系列,借此...
明代龙泉窑瓷器鉴定方法和价格指... 明代龙泉窑瓷器鉴定方法和价格指南 明代龙泉窑瓷器:历史瑰宝的价值重估 在陶瓷艺术的历史长河中,明代...
原创 李... 在汉献帝离开后,“长安双煞”李傕和郭汜最终得到了怎样的结局? 郭汜最后没能逃脱部将伍习的冷刃,被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