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战时的国军德械师很强吗?和真正的德军比比才知道差距有多大
迪丽瓦拉
2025-07-06 19:33:30
0

1937年8月,当张治中将军带领的首批两个国军德械师(87、88师)突然出现在上海街头之时,已经在日军强大威胁面前惊恐数月的上海民众无不感到万分鼓舞,毕竟看到中国自己的军队行动迅速,并且一个个训练有素头戴德式钢盔,军服威严昂首挺胸,成片成片的在上海市区逐街行进,市民们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安全感是可以想象的。

然而很快人们就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占据作战先机并且人数上有绝对优势的中国德械军队,竟然无力攻克早期不到4000驻上海日本兵把守的据点。而在随后全面展开的淞沪会战中,被寄予厚望的36师、87师、88师、财政部税警总团和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一齐出动,这五支德械装备师虽然比普通的中国军队支撑的时间更持久,却也没有打出十分过人的战绩,最后败退南京。耗重金打造的部队为何在日军面前没有什么优势,是我们的德械师还不够强大吗?

所谓德械师,并不能简单理解成和30年代末真正德国陆军相匹敌的部队。不客气的说,二者实力相差很远,不是一个级别的比较对象。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装备的是德国武器,接受的是德国教官的军事训练,最关键的是花了大量的钱,相当于当时政府将近3年收入。如此巨大投入为何就换来这样一个结果?

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时代背景。德国之所以在30年代和国民政府关系要好,主要是经济利益的考量。由于经历了一战的战败,欧洲强国对曾经横行欧陆的德国加以高额赔款要求。德国当时一穷二白,能够指望的只有高素质的国民和原有的工业底子,这其中自然就包括军事工业。打仗,德国人是真正在行的。由于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日益面对日军的入侵威胁(东北已丢,华北难保),国民政府急需加强军事建设,不惜花费血本。而德国此时又急缺钱,两者一拍即合,中国一跃成了德国军工最大的客户。而中德之间的这笔大生意就是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亲自牵头的。中国开始大批量按照德国陆军制式进口武器,按照计划,我国要武装30个左右像88师那样的德械师。愿景是好的,如能真的建设起来也将是实力强悍,但是实际上却达不到这样美好的期望。

一方面,德国没有把完整的德军武器系统卖给中方。对军火贸易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强国在有能力和富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会向弱国出口武器以赚取利润。但是这其中有一条不二法则,那就是出口产品必定经过适当的保留或减配,即买方所拥有的武器绝对不能达到和自己同等先进的程度,这是国际间不成文的规矩。即便是在今天,比如美国对外出口F-35战机,也经过改装减配,而各强国也只将淘汰掉的舰艇销售给有需求的国家,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因此三十年代德国方面卖给我国的武器,缺少重机枪、冲锋枪、大口径火炮及重迫击炮等杀伤力强、攻坚必需的武器,更不要说MG系列机枪等德国当时刚刚研制出来的拳头产品;而配备给中国德械师的,即便是步枪等轻武器,也是在德国淘汰了10几年之久的老式毛瑟枪,而中国很多步枪还是据此仿造的中正式,性能甚至达不到德国陆军一战时的装备水平。

另一方面,德国和日本在1936年已经缔约,两国有攻守一体的协议。虽然中国是经济贸易上的大客户,关系亲密,但始终是停留于经贸层面;日本对于德国的意义则大不同,是牵制美苏实力的战略和军事层面的盟友,显然要更高一级优先考虑。日军在中国展开扩张,势必不能容忍德国人帮我们装备军队,德国政府当时权衡再三,确实也是忍痛放弃了国民政府这个优质客户,决定不再对华输出武器。这样一来,无论质量还是数量,中国当年都没有武装起能够和正规德军相媲美的德械部队,在对抗日军之时基本上也是处于下风。在1937年上海和南京两战之后,德械师已经基本丧失战斗力,并且已无补给重建之可能。

总的来说,当年的国军德械师,只有着装衣帽很像德军,武器差距还是很大的。虽然他们的战斗素养和战斗意志是高超的,但是重武器火力捉襟见肘,尤其在沿海地区对抗日军的海空优势,损失极大。凭借轻武器部队去夺上海,守南京,确实是当时的德械师力有不逮的事情。不管怎样,我们不该忘记这些当年拼死守护国土的勇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葡...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2年的某天,毛主席手中拿着香烟,坐在办公桌前处理从朝鲜送来的战报...
辽博精选75件馆藏文物 以图片... 中新网沈阳7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文物图片展...
原创 林... 上将萧克在回忆首长林彪时,经常说:“林总是个沉默寡言的,很少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在同事和手下眼里,林...
原创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很多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
原创 邱... 提起蒋介石的国军上将,邱清泉这个名字一定是榜上有名。 作为黄埔二期的门生,邱清泉对蒋介石的忠诚是无与...
原创 6... 前言: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曾希圣,大家都是红军的战友,为什么不为他安排工作,这简直是恩将仇报,都别忘...
原创 庞... 前言: 庞统,这个被誉为"凤雏"的奇才,为何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那句令人费解的遗言?他的才华究竟有...
原创 我...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上个世纪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尽管国土辽阔,但并...
原创 志... 今天说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中的真实故事:1951年2月末,为了解决前线困境,彭德怀紧急回京,后直闯毛主...
原创 毛... 1949年12月6日,北京天安门正飘着鹅毛大雪,室外的寒气刺骨逼人。应苏联的邀请,毛主席身披厚皮绒,...
原创 李... 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非要说有,那就只能是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存在,可...
原创 贝... 贝利亚是斯大林时期的特务机关首脑,因为深受斯大林信任,所以跻身权力中枢。甚至被授予了苏联元帅军衔,纵...
原创 李... 李渊晚年生活的经历可以说是辛酸而凄凉的。在玄武门之变后,被逼迫退位的李渊虽然成为了太上皇,但却身处一...
原创 俄... 前言 转眼间,俄乌战争已过一周年的节点,在当初人们的设想中,俄罗斯理应秋风扫落叶般结束战斗,解决两国...
原创 为... 上一期我们说了三国志关于关张马黄赵传中张飞和马超官职的问题,说后投降的马超官职比早就跟随刘备的张飞的...
原创 休...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不过老话说:“一个巴掌怕不...
原创 藏...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宋... 若让中国古代的文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朝代,大多数人定会首选宋朝,尤其是北宋。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北宋的...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京都,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景象一定是古色古香的东方盛唐风格的建筑群,大街上穿着民族服饰...
原创 陈...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