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将军下葬以后,为何王震将军会在参加葬礼时,对身边一行老将军提及:你们别想学他?
今人无法理解,难不成许世友将军下葬的方式有什么特殊的?
又或者说许世友将军下葬的与众不同?
想要弄清这两件事情,关键就在于要了解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以及许世友将军又是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特殊”的下葬方式。
接下来就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发生的一切究竟是什么样子。
时间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了节约更多的土地,以及防止土地污染等情况,我们国家推行了土葬制度。
尽管在传统观念上,不少群众仍然觉得火葬通过焚烧的方式会使尸骨无存,心理上很难接受,但在一众中央领导表决通过以后,火葬还是顺利推行了下去。
因此,彼时火葬逐渐推行开来,党中央领导更是以身作则,表明同意对火葬的支持。
既然如此,许世友将军又为何能够以土葬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许世友将军从来都是一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大功臣。
可同样的,他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曾经为了新中国付出一切的他,因为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没有余力来照顾自己的母亲。
但1955年回到家乡跪在母亲坟前的许将军,便曾对这母亲坟墓发誓:娘,忠孝难两全,但我死后,一定为您守坟。
为此,许世友将军便笃定,自己死后一定要土葬。虽说因为当时的逐渐推行的纪律,国家各级领导都必须火葬,但将军还是向毛主席提出请求:我生前尽忠,唯一愿望便是死后尽孝。
请主席批准,我死以后,要和母亲埋在一起。
眼见忠心不二的许世友将军第一次对自己提出请求,还出于如此诚挚的原因,毛主席大手一挥便表示同意。
只不过由于毛主席先于许将军离世,将军对此不免产生了忧虑之情。
及至1985年,认定自己已经时日无多后,许世友将军又再一次向中央提出请求,希望邓公能够允许自己进行土葬。
对此,邓公虽然感到十分棘手,但仍然决定特事特办。
他特意在给对外的批示上写到:特事特办,下不为例。收到邓公的回复,许世友将军无比开心。
同年10月22日,将军离世以后,邓公便委托彼时中顾委副主任王震,乘坐专机前往南京,向许世友将军遗体告别。
正是在这里,王震老将军向众人宣读了邓公的批示意见后对众人表示:你们可别想学他啊。
值得一提的是,许世友将军入土后,其坟墓十分朴素,仅仅只有一块花岗岩石碑,不冠职、不记功、不叙史。
墓碑上也只有简简单单的七个大字:许世友同志之墓。
当然,所有人都愿意相信,凡是前往许世友将军墓前纪念将军之人,伫立于将军坟前之时,脑海中一定都会浮现出将军戎马一生的伟岸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