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起陈赓啊,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心里真是难过,总是为他英年早逝感到惋惜。他啊,还不到60岁就走了,真是让人痛心。
【陈赓的幽默给周恩来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陈赓大将啊,他可是真正的将门虎子!他爷爷可是湘军里的猛将,跟着曾国藩四处征战,立了不少大功。陈赓从小就跟着爷爷学拳脚,功夫可厉害了。而且他从小就聪明又调皮,还特别乐观幽默。他常常带着村里的“小娃娃兵”们,一起去打抱不平,惩恶扬善。
陈赓才13岁,就一个人离家去投奔湘军了,开始了他闯荡江湖的日子。那时候,他扛着个比他还高的大枪,扛了整整4年呢。不过啊,那4年在旧军阀里的生活让他觉得太失望了,所以他就开始更认真地思考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1921年,陈赓一个人去了长沙,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毛泽东。在毛主席的影响下,陈赓决定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就踏上了为理想奋斗的革命道路,开始了他一生的伟大事业。
1924年5月,陈赓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了第一期学员。在那,他遇到了周恩来,那时候周总理是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还教《政治经济学》。就这样,两人结下了师生情谊。
周恩来的第一堂课简直太棒了,掌声像暴风雨一样热烈,学员们都在夸个不停。那些活泼的学员,像陈赓他们,都迫不及待地跑上台来介绍自己。周恩来看到大家这么热情,就笑着跟大家握手,还说:“我一定找个时间去你们那儿看看。”
一天,周恩来想去学生宿舍看看,结果一走近,发现大家都聚在一起了,还嘻嘻哈哈的。他也好奇地凑过去看,原来啊,是陈赓在给大家演小品“矮子吃长面”,真是太有趣了!
陈赓这脸上表情可真丰富啊!一会儿饿得跟苦瓜似的,一会儿又看到面条开心得跟个小孩子似的。他两手捧着个空气大碗,假装大口大口吃面条,结果面条越吸越长,他越吸越来劲,一不留神,整个人都站到桌子上去了。哈哈,真是太逗了!
陈赓为了吃面条更顺畅,不停地用手拍拍喉咙。可突然间,他打嗝个不停,原来是面条堵住了。刚打完一个嗝,陈赓眼睛瞪得老大,身体直挺挺地往后倒。学员们一看这情景,都乐开了花,叫好声和笑声响成一片。
哈哈,大家正笑得不亦乐乎呢,陈赓一下子坐了起来,看到周恩来在旁边,他赶紧抓起军帽,拍了拍衣服,站得笔直,还敬了个礼。周恩来倒没把这当回事,他走过去坐在陈赓旁边,笑着说:“你演得真棒!我在南开也演过戏,但跟你比起来差远了,你这水平都能进戏班子了!”
陈赓的那次幽默表演,给周恩来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后来,黄埔军校想成立个剧社,周恩来马上就想到了陈赓,让他来负责剧社的所有演出。他还给剧社起了个名字叫“血花剧社”,真是又好听又有意义。
“血花”这俩字,其实是廖仲恺说的“烈士的血就是主义的花”这句话里摘出来的。用艺术的方式,是想提醒大家别忘了革命精神。为了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的人都不怕流血牺牲,他们的血就像肥料一样,滋养着主义的花朵。
血花剧社成立后,陈赓可算是出了大风头。他在《皇帝梦》这出戏里,愣是穿上了女装,演起了袁世凯的五姨太。他那演技啊,简直了,看得大家哈哈大笑,掌声不断。就这一出戏,陈赓在黄埔军校里可算是火了一把,大家都认识他了。
黄埔军校东征那会儿,血花剧社也跟着部队到处做宣传。每次演出,观众都特别多,大家都看得很投入,掌声、欢呼声不断,场面超热闹!这样一来,东征军的声威大涨,血花剧社的名声也传遍了四面八方。
陈赓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留下来当了黄埔二期学生连的连长,直接归周恩来管。这么一来,他们俩的关系就从师生变成了同事。陈赓这人性格好,工作也做得特别棒,所以没多久,他和周恩来就成了铁哥们。
【陈赓接嫂子接“丢”了】
1925年8月,邓颖超接到周恩来的邀请,就一个人坐船来到了广州。本来周恩来打算亲自去接她,但临时有事,他就让陈赓代替自己去。走之前,周恩来还给陈赓看了一张照片,说:“这就是你嫂子,接她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陈赓早早地就到了车站,可等啊等,所有旅客都走了,他还是没找到照片上的那个姑娘。没办法,任务没完成,他只能垂头丧气地回去了。一回到住的地方,他就嚷嚷开了:“我把新娘子给接丢了,但这真不赖我,大家快看看这老照片,这事还得怪周主任自己...”
就在陈赓想把“锅”扔给周恩来的时候,他发现在人群里,有个年轻姑娘正笑嘻嘻地看着他。这姑娘穿着白衣服和黑裙子,看着就像个女教师,长得特别清秀,站在那里真好看。这不就是照片上那个姑娘嘛!
邓颖超到站后,发现周恩来没来接她,心想他肯定又在忙工作了。于是,她就按照之前周恩来给的地址,自己找了过来。等陈庚回来的时候,邓颖超正好也找到了地方。
周恩来牵着邓颖超的手,走到陈赓面前,开心地介绍:“这就是我经常在信里跟你提起的陈赓。”
邓颖超笑着跟陈赓握了握手,说:“陈赓同志,真是辛苦你了。看到你挺开心的。恩来同志挺忙的,没来接我没啥大不了的,倒是你白跑了一趟,挺不好意思的。”
介绍完过后,周恩来开玩笑地说:“我让他去接你,这家伙,居然把人给接没了!”说完他自己先笑了起来,大家都觉得好玩,一致决定要“收拾”一下陈赓。大家把他按在那儿,让他向新娘子道歉,现场笑声不断,气氛可好了。
陈赓因为没接好站,心里挺过意不去的,所以主动说要帮忙办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婚礼。而周恩来工作那么忙,也就没推辞,让陈赓去张罗了。
1925年8月8日那天,陈赓张罗着,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太平餐馆办了个婚礼。婚礼上,朋友们给新郎官周恩来敬酒,结果他也没少喝,几次都喝醉了。多年后,陈赓回忆起这事儿,还说:“当年我可是帮周主任和邓大姐结婚出了把力呢。”
【周恩来为陈赓做媒】
陈赓平时看着挺风趣的,但一碰到喜欢的姑娘,就变得挺不自在的。1927年,在五大会场上,他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王根英。虽然之前也认识,但没怎么聊过天。这次重逢让陈赓特别激动,他不想错过机会,决定鼓起勇气向王根英表白。
陈赓开会时,趁空闲偷偷给王根英送了三次情书,王根英看了觉得又尴尬又生气,干脆把三封情书都贴在墙上,让大家都知道这事儿。
参加会议的人看到后都乐了,打趣王根英说:“王根英同志,你把陈赓的情书贴这儿,是不是已经答应他啦?”
陈赓听到后,嘻嘻哈哈地打趣说:“这还用说嘛,肯定是了!要不咋会傻乎乎地把情书都贴到墙上去呢?”
看到那个始作俑者不仅不脸红,还在这儿瞎掰,王根英更来气了。她站起来就跟陈赓吵了起来,两个人吵得火热,大家看得直乐。最后陈赓不但没求爱成功,还被批评了一顿,真是得不偿失啊!
周恩来一脸认真地说:“你瞧你,在大会上这么明目张胆地表白,把会场搞得一团糟,还和别人吵个不停。你说,这事儿该怎么收场啊?”
听完陈赓的话,他觉得自己没做错啥。他理直气壮地说:“现在不是提倡自由恋爱嘛,我勇敢点,去追求王根英同志,这哪错了啊?”
陈赓的那套歪理,把周恩来都给气笑了。周总理摇头说:“你这哪是自由恋爱啊,简直就是在瞎搞,想咋样就咋样,没一点章法!”
虽然周总理批评了陈赓,但他还是懂陈赓的心思。后来,周总理和邓颖超一起帮忙,让陈赓和王根英顺利走到了一起,两人终于开心地结婚了。
陈赓结婚那天,邓颖超笑着对他说:“你娶到小王这么好的媳妇,得谢谢我和恩来帮你牵线搭桥啊!”
陈赓立马敬礼,郑重地说:“嗯,我绝对不会忘的。”自从有了这份联系,两家人之间的感情更亲密了。
【周恩来与陈赓的生死交情】
周恩来和陈赓,他们不仅仅是那种在关键时刻互相关心的好哥们,更重要的是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们一直相互搀扶,一起度过难关。
1935年8月,毛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带着右路军从毛儿盖走进了那无边无际的大草地。那片草地环境真的太恶劣了,再加上大家吃的不好,工作又那么忙,周总理终于累垮了,病得特别重。他连续好几天都高烧40度,一直昏迷不醒,什么也吃不下。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他得了长征路上常见的疟疾,给他治了治。但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他肝部肿得厉害,原来是得了肝炎,还变成了肝脓疡,这病可不轻啊!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动手术,把脓血都排出来,才能救他的命。
那时候红军的医疗条件很差,做不了穿刺和开刀手术。所以,他们只能用保守的方法,就是给伤口降温冷冻,让体温降下来,控制炎症不再加重。同时,他们还会想办法帮助身体排出脓液。
为了帮周恩来降温退烧,陈赓带着人特地上雪山取了冰雪。五天过去了,周恩来终于把脓给排出来了,高烧也退了,身体状况也在慢慢恢复。
可是啊,这几天病痛把周总理的身体给折磨得够呛,别说走草地了,就算在平地上走都费劲。中央的同志们都特别担心周总理的身体,毛主席更是再三交代彭德怀:“周副主席现在不能骑马了,得想办法找人抬着他过草地,一定得保证他的安全,不能出任何差错。”
彭德怀立马就召集了担架队,打算亲自抬着周恩来过草地。他严肃地下令:“那些带不走的迫击炮,都给我埋了!就算损失一百门大炮,也一定要安全地把周恩来抬出去!这是命令,谁也不能违抗!”
陈赓听说后,赶紧跑到彭德怀跟前,急切地说:“老总,我想申请去帮周副主席抬担架,我想亲自照顾他!”
彭德怀说:“我知道你和恩来关系铁,但你也得注意自己身体啊,我怕你撑不住。”
彭德怀说的是陈赓的双腿。虽然在黄埔时期,陈赓因为跑得快被叫做“飞毛腿”,还因此救了蒋介石一命,但多年的战争让他的双腿都受了伤,留下了病根,现在走路都有点一瘸一拐的。
陈赓一看彭德怀不同意,就搬出自己在中央特科开过医院的经验,说他会点医术,来劝彭德怀。最后彭德怀没拗过他,就答应了。担架队成员就这么定了,有陈赓、杨立三、肖劲光等一整排战士,陈赓当队长。
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突然之间就下起了风雨。战士们既缺衣又少食,冻的慌也饿的要命,大家都非常虚弱。看到大家这么辛苦地抬着自己,身体稍微好一点的周恩来,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好几次跟陈赓说,想自己走或者骑马,但陈赓都没同意。
就这样,战士们整整忙了6天6夜,轮流抬着担架,一刻也没敢歇,终于把周恩来安全地抬出了草地。这事儿,周恩来总理记了一辈子。后来,周总理说起这事儿,心里挺感慨的:“长征路上,我能活下来,真得好好谢谢那些抬担架的同志们。”
红军刚离开草地,张国焘就跟党中央闹翻了,想自己带着部队往南走,还想分裂党中央。他找陈赓帮忙,想让陈赓跟着他。可陈赓不仅没答应,还狠狠地骂了张国焘一顿,说他是个小人,这让张国焘恨死了陈赓。
张国焘对陈赓火冒三丈,想把他干掉。他到处乱说,说陈赓是蒋介石派来的卧底,但没人信他的鬼话。张国焘还打算暗地里干掉陈赓,但周恩来提前知道了,赶紧让陈赓回红军驻地,这才捡回一条命。从此,他们俩的交情更深了,简直就是生死之交。
在后来的几十年革命岁月里,陈赓在战场上表现超群,多次立下赫赫战功,把日本鬼子、法国人和美国佬都打得落花流水。他一直在周恩来的指导下干活,两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铁。
1955年9月,秋天的大丰收,让整个中国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息。而在中南海的怀仁堂里,更是热闹非凡。新中国的将军们齐聚一堂,参加一个特别的仪式——新中国第一次授衔。周总理亲自给陈赓颁发了命令状,上面写着对他的肯定和期望。
给副总参谋长和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大将军衔,还给他发了三个勋章,分别是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都是最高级的。
授衔仪式一结束,周总理就坐车回了西花厅。陈赓也是,紧跟着就去了那儿。周总理刚踏进家门,陈赓就紧跟着进来了。
邓颖超急忙从屋里跑出来迎接,陈赓一进来就拉着她到自己身边,然后对秘书说:“快,帮我跟小超大姐拍张照。”周总理看着陈赓,还像年轻时那么活泼,忍不住笑着说:“你这个陈赓啊,真是没变啊!”
陈赓和邓颖超拍完照就进了屋,他一点也不客气,直接拉开柜子找吃的。他边找还边嚷嚷:“超姐,家里的点心哪儿去了?快拿出来,咱们得好好庆祝一下!”
陈赓这副样子,简直就像我们小时候放学回家,急急忙忙翻箱倒柜找零食吃一样。谁能想到,这个看起来像个大孩子的“大朋友”,之前还在那么庄严的授衔典礼上,被授予了那么高的开国大将军衔呢!
【陈赓病逝,周恩来悲痛万分】
快乐的时光总过得飞快,咱们这和平时代,建设任务更重了。说起陈赓,他呀,喜欢搞点小玩笑,可工作上绝对不含糊。为了工作,他真是拼了老命,结果身体渐渐吃不消了。就在授衔那年,他就查出了心脏有问题。真是个拼命三郎啊!
1957年12月的某天,傅涯和孩子们都去忙自己的事了,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就在陈赓准备出门时,突然有客人来访,他就和客人聊了几句。
刚送走客人,陈赓就觉得身体不对劲,胸口闷得慌,好像有个大气球在膨胀,疼得都快喘不过气来。他一屁股倒在沙发上,疼得满头大汗,汗水和泪水都分不清了,全混在一起流了下来。
那时候,陈赓的小儿子正在地上开心地玩,突然看到爸爸摔倒了。他赶紧跑过去,可爸爸却不理他,还哭了。小孩子吓得不轻,转身就往外跑,边跑边喊:“爸爸哭了,爸爸哭了!”
陈赓身边的人一听到消息就急忙跑了过来,看到这个情况,他们立刻给医院打了急救电话,并大声喊着:“千万别动他!就在这抢救!”
医院的专家很快就赶到了,陈赓那时候已经昏迷不醒,脉搏微弱得很。医生们从上午一直忙到晚上,好在深夜的时候,陈赓终于醒了。一睁眼,他第一句话就是特别坚定地说:“不能让步!”真是让人佩服他的毅力啊。
陈锡联站在陈赓病床前,看他情绪还挺激动,就笑着打趣说:“你总算是醒了,差点儿把命给丢了,还操心那么多干啥?”陈赓这才四周看了看,发现亲人都守在身边,就笑着说:“别这个表情嘛,搞得好像我快挂了似的...”
周总理听说陈赓有心脏病,心里可着急了,特别关心他的身体。他特意告诉相关部门,得好好给陈赓增加营养,让他身体早点恢复。
医院让陈赓好好休养,但他就是闲不住。才过了不到三个月,他就急着回去工作了。虽然中央只让他上半天班,可他一投入工作就啥都忘了,没日没夜地忙个不停。
1959年国庆节快到了,陈赓身体又出毛病了。党中央觉得他需要好好休养,别再工作了。可陈赓心里难受啊,他还想继续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呢。他跑去找周总理,求着能继续干活。
陈赓对总理说:“总理,您放心,我肯定会好好照顾自己,不会累垮的。”说完,他还拍了拍胸脯,表示自己身体倍儿棒。
周总理听完陈赓的请求,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他实在不想辜负陈赓的那份真诚和热情。可毛主席坚持这么做,周总理也就只好照办了。最后,陈赓听了毛主席的话,只好退居二线了。
陈赓那会儿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胸口疼得让人受不了。但他不顾这些,总是边捂着胸口边干活。时间一长,连衬衣都被磨破了。他就是这么拼,为了工作啥都能忍。
1961年3月,中央让中将以上的将领总结革命斗争的作战经验,陈赓听到后别提多高兴了,立马全身心地投入到总结工作中。
看着桌上的稿纸,陈赓的思绪就像开了闸的洪水,那些激烈的战斗场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仿佛他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他不停地翻看着资料,认真地写着大纲,想把那些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和经验,都留下来给后人学习。
3月16日,忙了一整夜的陈赓大将,又一次累倒了。他头上全是汗,医生很快就赶过来,用了好多办法,像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穿刺这些,但都没能唤醒他那颗已经累垮了的心。
1961年3月16日早上8点45分,陈赓大将走了,他的心脏不再跳动。这位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倾尽全力的英雄,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才58岁啊,真的太可惜了。
陈赓走了,周总理当时正在广州忙工作。一听到这消息,总理沉默了好久。他心里,满满的都是和陈赓的回忆:黄埔军校那会儿的初识,上海并肩作战的日子,长征路上互相扶持的艰难时刻,还有这些年深厚的友情...这些,总理都忘不了。
周总理为了能参加陈赓的追悼会,特地给中央打了个电话,说想等自己回到北京再开。他还知道陈锡联和陈赓关系特好,就又给陈锡联打了个电话,让他去北京帮忙处理丧事。
1961年3月25日,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举办了陈赓大将的追悼会,场面非常庄重。周总理一下飞机就急忙赶来,他的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他走到陈赓大将的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还亲自主持了公祭仪式。大家都能感受到周总理对陈赓大将的深厚感情。
公祭那会儿,周总理眼睛一直红红的,看着就挺难过的。仪式一结束,他就走过去跟傅涯说:“陈赓不在了,我知道你肯定是最难受的。你一个人带几个孩子长大,多不容易啊。我会让邓大姐多帮帮你们,以后有啥困难,直接跟我说,我会帮你的!”
傅涯含着泪点头,然后告诉总理:“陈赓走得匆忙,没来得及留下遗言。但在他去世前的某个晚上,他交给了我一支钢笔,上面还有您的名字呢。他特别交代,要我好好保管这支钢笔,说这是您送给他的。”
周总理听了傅涯的话,心里真的难受极了,没忍住又大哭了一场。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