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共9位开国将军,全部是少将。
地域分布如下:
定西:3人 兰州:2人,临夏:2人
天水:1人 庆阳:1人
其中有7人来自于宁都起义。
他们分别是:
宁都起义的这批甘肃籍将领大多出生在1911年前后,他们后来做到的最高职务全部是副职。
侯世奎
侯世奎在长征湘江战役中,作为殿后部队营长,受伤被俘,先后被关在衡阳和昆明的监狱长达2年半多。国共合作抗日之后获释,转道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前往延安,接受组织审查,证明其在关押期间,意志坚定,没有屈服,甚至还遭受严刑拷打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癫痫病。
抗日期间,作为115师的营长,不仅坚持与日军英勇斗争,还坚持学习,每天认5个生字,被上级机关授予“文化学习模范营长”称号。
历任山东军区团长,东北民主联军旅长,东页王牌师四纵第10师师长。
解放后,因为身体原因,几乎退居二线。
享受中将待遇的少将——鲁瑞林
曾担任62军政委,云南,贵州省委书记,鲁瑞林为西北军马夫出身,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时期,在连长牺牲的紧急关头,指挥全连作战,俘敌100人,被破格升为连长。血战湘江,作为殿后部队,34师几乎死伤殆尽,鲁瑞林率十几人成功突围。随后一路成长为战绩显赫的不败将军,1955年按照资历本可以授予中将军衔,由于受到临夏老家马家军叛乱的影响,导致被授予少将军衔,经中央研究决定,1956年开始享受中将待遇。
中将和少将的待遇有什么区别呢?
中将为行政六级,参照国务院正部长,月工资355元,少将为行政七级,参照国务院副部长,月工资310元,难道就只差45块钱的收入?
中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中将及以上为我军高级将领,配备有专门的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还有厨师和勤务员等服务人员。而少将则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难怪《亮剑》中的李云龙,丁伟等人对肩上的星星有所计较。
虽然另外两位出身于陕北红军的少将参加革命时间晚一些,但能力出众,后来者居上,成为我军两颗熠熠生辉的将星。
康健民是一位出色的骑兵将领,从小给地主家放马,骑术纯熟,早年加入西北军雷中田部,1932年参加兵变,加入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从战士成长为骑兵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康健民担任的是第一野战军第一骑兵师师长,是西北马家军的克星。在西北战场上屡立奇功,作为彭老总的压箱底的宝贝,关键时刻出场。内蒙古的董其武率部起义后,康健民前往其部改编的36军担任政委。抗美援朝后,转任63军军长。
刘懋功从小给地主家放羊,1934年加入红军,不到20岁就升到团政委。本想上前线抗日,然而上级考虑到他是当地的活地图,将其安排在留守部队当营长,负责陕甘宁边区的保卫工作。在1947年延安保卫战中立下大功,被擢升为10师师长。
刘亚楼组建空军,到各个部队选人,在一野相中刘懋功,却被刘懋功拒绝。认为自己当惯了陆军,空军弄不来。刘亚楼不死心,想尽各种办法,软硬皆施,连请3次都被拒绝。最后搬动罗瑞卿大将,肖华上将,邓华上将三个重量级人物一起在酒桌上劝,罗瑞卿在延安时是刘懋功的上司,最终刘懋功碍于情面,不得不答应。
刘亚楼果然慧眼识才,刘懋功零基础进入航校学习,通过自己的勤奋专研,很快就把空军的一套知识掌握,两年后担任了第四航校的政委,随后又担任第十航校校长,为我军培养一大批空军人才,1958年,率领两个空军师在台海上空与国民党军进行空战,以牺牲5架战机的代价击落敌机14架。
此后分别担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和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2009年去世。
刘懋功编写的回忆录《梦回吹角连营》
由上可见,甘肃籍开国将军中鲁瑞林完全有机会被授予中将,就是比较倒霉,受到老家叛乱的牵连。而李化民,徐国珍,康健民都做到大军区副司令员,刘懋功是大军区空军司令员,张明远是总后勤部副部长都够格晋升为中将,若不是1965年取消军衔制度,甘肃9位开国将军就可能出现6位中将级别人物,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