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后,苏联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各方面都可以与美国相抗衡。所以战争结束不久,两国就“不宣而战”,悄悄地开始了军事、经济各方面的竞争。苏联本拥有千万军队,但战后为了恢复生产,裁掉了大半士兵,只剩大约两百万左右。但随着局势发展,苏联开始扩充军队,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已经发展到四五百万。作为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的核心区域一直在东欧,大量部队都驻扎在东欧边境。1969年,却抽调118万大军部署在遥远的远东地区,这到底是为何?
六十年代中期,苏联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期,与美国的军事竞争也达到白热化。与此同时,与周边国家的发展却进入一种微妙状态。随着矛盾增加、关系不断恶化,苏联大量抽调军队驻扎远东。此前苏联的后方区域仅部署12个师二十多万士兵,后期猛然增加了55个师,陆军、空军118万兵力聚集于此,俨然一场恶战就要开始的场面。
苏联国力强悍,它的存在令美国都忌惮几分,但大兵压境却不敢南下。作为世界数一数二强国的苏联,难道打不过周边国家吗?其实,虽然苏联已十分强盛,但再次发动战争势必会损伤国力,让东欧各国和一直觊觎它的美国有可乘之机。苏联本就与北约资本主义阵营进行长期对抗,被其绑住了手脚根本不敢贸然开战。虽然驻扎百万兵力给周边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但这只是苏联的装腔作势罢了。两方麻杆打狼——两头怕,一个怕苏联的钢铁洪流南下把刚刚重建的国家打成一片废墟,一个怕旷日持久的战争拖垮本国经济。
再者,苏联当时通向远东地区的只有一条西伯利亚铁路,从战略中心位置自西向东运输物资只能靠它,但这根本无法满足战争需求。所以自七十年代中期,远东地区的驻军逐步开始减少,到九十年代,苏联矛盾聚集严重自身难保,早已无暇顾及远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