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皖南事变以后,以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指挥部,重新建立新四军军部,新建立的新四军下辖7个师一个旅,不仅没有如国民党军所预料的那样消失,反而还逐渐壮大,新的新四军建立以后,全军总计兵力在9万人左右,直至抗战结束之前,新四军主力部队以及地方武装已经发展到了30万人以上,民兵以及人民自卫武装也发展到了96万人以上。
不过要说起来,新四军大部分部队其实都是由地方部队改编而来,部队本身就存在十分严重的游击习气,在后来多次的作战中,这种游击习气也给部队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问题,1948年4月粟裕奉命前往西柏坡城南庄开会,商讨华野渡江南下作战的计划时,就在会议间隙,粟裕谈到了华野组建初期的一件小事儿。
一纵司令员叶飞曾一怒之下将2旅副旅长王胜给绑了起来。大家听粟裕这么说,也顿时来了兴趣,于是开始仔细听了起来。
华野一纵师原来新四军一师的老底子,如果追溯前身的话,最早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的闽东独立师,在大部队长征以后,该部就留在了南方打游击,历经艰险,抗战爆发以后,闽东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后来该部又被编入江北指挥部以及苏北指挥部,新四军重建以后,又都被划归第一师下辖。
粟裕率领一师主力南下开辟苏浙军区以后,叶飞就开始担任苏中军区司令员,并在1945年任1师师长。1945年11月,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第4纵队和苏中军区教导旅在江苏省涟水组成新四军第1纵队。苏浙军区第4纵队改编为第1旅,苏中军区教导旅改编为第2旅,苏浙军区第2纵队改编为第3旅,共2.2万余人,由叶飞任司令员。
事实上也可以看出,虽然这些部队都是由新四军1师衍生出来的,但实际上大多数都是由原来地方部队抽调组建的,其中第2旅为苏中军区教导旅,该旅的前身是新四军第六师18旅,而再往前追溯,则是由刘飞率领的36名伤员在江南地区发展起来的“新江抗”,当时该旅下辖第4团就是原来新江抗的老底子。
由于本身是地方部队改编而来,游击习气非常重,加之该部长期与组织脱离,对于部队的纪律非常陌生,新四军一纵在华丰镇成立以后,当地有日军遗留下来的一个仓库,里面有不少的武器装备等物资十分丰富,叶飞下令要求2旅抽调一个营过来,专门看管这个仓库。哪知道2旅到了以后,看到满仓库都是武器弹药,一下子眼也绿了,不由分说就开始搬仓库里的东西。
如果说这时候有人能管一管,也未必会有后来的问题,但2旅副旅长王胜同样是游击队出身,对于这种行为采取了默许的态度,纵队民运部长见阻拦无望,立刻上报纵队司令部,纵队立刻派出政治部副主任汤光恢前往,但汤光恢也未能顺利制止2旅搬运仓库的举动,反而还打算趁纵队领导再来之前,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无奈只能报告给叶飞,叶飞一听说这件事儿,立了勃然大怒,如此无组织无纪律,还谈什么正规军。
叶飞赶到现场以后,立刻将2旅副旅长叫过来,原本这件事儿就是王胜的错,但王胜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也让叶飞十分恼怒,当场下令将王胜给绑了,2旅搬运仓库的战士一看这种情况也傻了眼了,顿时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下来,王胜被叶飞带到了司令部关了禁闭,由于影响巨大,一纵战士们也开始议论纷纷。
2旅旅长刘飞听说这件事儿,赶紧跑到司令部,向叶飞做了当面检讨,叶飞也认为自己脾气过于暴躁,当场将王胜放出来并向他道歉,经过这件事儿,2旅战士也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将仓库里的东西全部退还,也因为这件事一纵展开了纪律教育的工作,使得全军上下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纵后来也成为了华野部队妥妥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