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摸索发展道路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进而引发内部的争端,苏联的功勋人物朱可夫元帅就曾深陷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接连受到苏联领导人猜忌。在他去世之后,特工组织克格勃又盯上了他的年轻的三个女儿。
朱可夫1896年生于莫斯科附近的卢卡加,由于父母早夭,他被祖父收养,曾在教会学校学习,后因负担不起学费,被迫辍学,前往舅舅开办的小作坊中当学徒。
然而朱可夫并未就此放弃求学梦,他利用空闲时间自学了中学课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朱可夫报名参军,两年后晋升为一名基层军官。
几年后,十月革命爆发,世界上第一个红色政权正式成立。然而此时国内还有大量残余的封建势力,他们与共产党人水火不容,于是集结重兵大举进攻红军控制区域。朱可夫很认同共产主义的理念,因而自愿加入到红军中与敌人作战。
1919年,朱可夫加入苏联共产党,次年被委派到军事训练班学习。红军夺取最终的胜利之后,朱可夫升任骑兵团团长。此后数年间,朱可夫先后在各个军校进修,至1930年,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
他曾于1938年远赴中国担任军事顾问。
1939年,日本打算以中国东北为依托,北上进攻苏联,诺门坎战役随即爆发。朱可夫受命指挥部队进行反击,将日本打得溃不成军。自此之后,日本再不敢北上,转而向南扩张。
1940年,朱可夫参加了苏芬战争,战后被晋升为大将,并担任苏联当时最大军区的司令员,荣耀无比。
1941年,德国突然进攻苏联,三周内便推进数百公里。苏联没有任何准备,大量部队被歼灭。
朱可夫认为,此时应当将军队撤到基辅以东进行休整,以保存实力。但斯大林却坚决要求部队死守基辅,结果葬送了66万红军战士。斯大林这才意识到朱可夫是对的,开始将一部分战场指挥权下放给他。
1941年7月、11月,朱可夫接连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以及莫斯科会战,瓦解了德军的攻势,夺回了战场主动权。自1942年开始,苏联开始在朱可夫等人的指挥下,发动了天王星行动、库尔斯克会战,歼灭了大量德军,胜利的天平由此开始向苏联倾斜。
到了1945年,苏联红军已经攻入德国本土,当年4月,朱可夫指挥了著名的柏林战役,逼迫德国投降,结束了欧洲的战事。
1946年,朱可夫从前线返回莫斯科,受到了民众与同僚的热烈欢迎,他的声望甚至已经超过了斯大林。斯大林因此很忌惮朱可夫,开始有意打压他。
1946年6月,朱可夫被诬陷怀有不臣之心,遭到降职处分。1952年,他又东山再起,担任国防部长。1957年,他力排众议,拥立赫鲁晓夫上台。赫鲁晓夫掌握最高权力之后,非但不对朱可夫抱有感激之情,反而担心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想办法削弱他的权力。
1957年,赫鲁晓夫公开声称朱可夫心怀不轨,撤销他国防部长的职务,并取消他党内元老的地位。
朱可夫就此失意,被迫回到家乡疗养。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朱可夫仍旧没有放松警惕,虽然赋予他一些闲职,却坚决不允许他重回军队。原本满怀期待的朱可夫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受打击,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最终于1974年去世,享年77岁。
然而,苏联高层的猜忌并未因朱可夫去世而消散,他们命令克格勃监视朱可夫的三个女儿艾拉、玛莎以及埃拉,企图找寻朱可夫“谋朝篡位”的蛛丝马迹。这三姐妹自此过上了形同软禁的生活,不论去哪里都有人跟着。
一些想追求她们的小青年看到这架势,纷纷望而却步,以免惹上麻烦。所以,这三姐妹的感情经历一直不顺利,内心非常压抑。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遭到解散,克格勃自然也就撤销了对这三姐妹的监视,她们这才恢复自由之身,过上了正常生活。
朱可夫是苏联的英雄,在苏联数次身处险境的时候,他均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将这个满怀人类理想的国度从生死边缘挽救回来。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伟大的战士,是上世纪红色阵营的支柱式的人物,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共产主义,值得缅怀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