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史杂谈:努尔哈赤兵败宁远真的死于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吗
迪丽瓦拉
2025-07-13 02:33:26
0

公元1626年,一代枭雄努尔哈赤驾崩,除了霸业尚未完成的遗恨,还留给世人一个千古之谜,那就是努尔哈赤的真实死因究竟是什么?

对于努尔哈赤之死,明清以及朝鲜的史籍均有过记载,但是说法各异,我们应该信谁呢?

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努尔哈赤死于明军的红衣大炮。明朝末期,世界战争由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过渡。当时葡萄牙有一种最先进的大炮,威力巨大,由于葡萄牙人毛发偏红色,当时明朝称这种大炮为“红夷大炮”,而清朝本身也是外夷,出于避讳,清朝改称“红衣大炮”。

明朝从葡萄牙引进了30门红衣大炮,其中11门运往了宁远前线。宁远大战前,宁远守将袁崇焕就已经将大炮部署于城墙之上。努尔哈赤虽已纵横沙场43年,指挥八旗铁骑横扫辽东,但对于明军这回的秘密武器却不甚了解,依然令后金骑兵向宁远城发起集团冲锋。

火炮历来被视为战争之王,结果炮声一响,八旗军大片大片的倒下。强攻宁远三天未果,因伤亡惨重,后金军不得不全线撤回。当时有位朝鲜使节在袁崇焕身边随军观战,回国后在《春坡堂日月录》中记载了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被炮火击成重伤。

那努尔哈赤是否因炮伤而死呢?假设朝鲜史料是真实记录,但击伤后金统帅这么大的功绩,在当时的明朝官方文献,包括袁崇焕本人的奏折中并未提到重伤努尔哈赤之事。这不免有点蹊跷。

明军有记载,袁崇焕战后还曾派使臣到后金军中送书信,曰“老将横行天下久矣,今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讥讽努尔哈赤邀约再战,顺便刺探努尔哈赤伤情。如果努尔哈赤真的重伤,后金定会封锁消息以稳定军心,何况遣使讥讽之事,按照努尔哈赤的性格,这个使臣怕是很难回到宁远城了。故对这条史料的可信度存疑。

宁远之战发生于1926年正月,而努尔哈赤死于农历8月20日,期间还出门射猎、整顿军备。四月还亲率大军远征蒙古喀尔喀,五月在鞍山迎击来攻的毛文龙军,六月亲自远迎来访的科尔沁部落首领。从这些行动来看,努尔哈赤可能并未在宁远之战中受伤,最多也只是轻伤,并不致命。

第二种说法,是努尔哈赤一生所向披靡,晚年却败给了一介书生,加之后金损失惨重,家族因权利之争失和,导致了努尔哈赤心情烦闷,郁愤而终。这也太小看努尔哈赤的心胸气量了。努尔哈赤早年因后母虐待,隐忍生活。后来依附明朝总兵李成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李成梁可是杀害努尔哈赤外祖父、舅舅、祖父和父亲的仇人。

这种隐忍绝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可以看出努尔哈赤的城府之深远超常人,况且征战一生,胜负早已是家常便饭,怎么会因为一场战败就郁郁而终,这绝不是努尔哈赤的性格。

第三种说法源于清史稿,明文记载了努尔哈赤“七月,上不豫”,“八月丙午,上大渐”,“庚戌,上崩”,可见清史稿记录的努尔哈赤是因病而死,但却并未记载是什么病,给病死说留下了一个悬念,或有难言之隐。努尔哈赤终年68岁,大大超过了当时的人均寿命,况且常年征战鞍马劳顿,因病而死还是符合常理的,此说法比较可信。

努尔哈赤确切的死因还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发掘,才能得以证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左... 清朝末期,外国列强在全球扩张的浪潮中,纷纷觊觎中国的主权,企图将中国变为他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疆域广...
原创 独... 在四川广汉的土地上,隐藏着一片神秘的历史遗址,它静静诉说着几千年前的辉煌与传奇。三星堆遗址深埋于黄土...
原创 十...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辽太宗 耶律德光) 面对毫无防守的...
原创 杜... 翻开历史课本,唐太宗李世民常被塑造成"明君典范",但这位亲手射杀兄长、逼父退位的皇帝,真如史书描绘的...
原创 “... 明朝不是一夜之间崩的,早从万历年间就埋下祸根。史书上说,明实亡于万历,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时十岁,张居...
原创 王... 王凌云的升迁之路非常不同寻常,作为一个从绿林起家的军官,他能够成为嫡系军长,尤其是在蒋系嫡系部队中的...
原创 宋... 在《古本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兵力构成不仅有马军中的五虎将,还包括步军中的精英战士。然而,步军十头领...
原创 刘... 三千年的历史长河,纵使波澜壮阔,浮沉无数,但对于许多人而言,历经沧桑,最终的归宿总是一个追求功名与财...
原创 秦...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个诸侯国之间的语言和文字差异非常显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和文字体系,...
原创 雍... 《——·前言·——》 雍正帝继位之初,深知大清朝的内忧外患,使得朝堂上缺乏能够稳定局面的能臣。这一...
原创 猛... 在隋朝末期,战火纷飞的乱世之中,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各方强者纷纷跃跃欲试,争夺权力的巅峰。然而,在众...
原创 新... 1947年,在经历了东北我军夏季攻势后,陈诚接替了熊式辉和杜聿明的职务,成为所谓的东北行辕主任,并将...
原创 开... 自古以来,帝王总是拥有三妻四妾,但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与妻子独孤皇后却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独孤皇后...
原创 日... 写作不易,每天在桌前的忙碌和长时间的创作背后,都是作者为了家庭和生计的坚持。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是不...
原创 1... 老覃在昨天的“覃仕勇说史”平台上发布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标题为《1964年,刘少奇在台上看着周恩来...
原创 上... 唐朝的风雨与宦官的救赎:杨复光的历史逆转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帝国,曾经是无数人称...
原创 杨... 《——·前言·——》 杨坚,这位为隋朝的崛起立下赫赫战功的帝王,曾经亲手在历史的舞台上血洗北周的宇...
原创 让... 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曾占据过举足轻重的位置,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契丹的踪迹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已出...
原创 历... 当人们提及盛唐气象,目光多聚焦于长安的恢宏与丝绸之路上驼铃的悠扬。然而在东北亚的辽阔土地上,另一个强...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文物展在奇... 昌吉日报讯(通讯员 安涛 李逸凡 何佳齐)连日来,由奇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福州市博物馆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