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蒙古教科书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历史的?写的基本都是和我国的关系
迪丽瓦拉
2025-07-13 16:02:56
0

我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对于历史我们是承认并且尊重,尽量的去还原历史事实,各种史书都是对于我国历史最高的见证,但是还有其他很多国家,他们曲解甚至掩盖历史事实,把真的说成了假的,假的变成了真的,不尊重历史就是对历史最大的亵渎。

这其中就有外蒙古国,那么他们的教科书上都写了哪些内容呢?他们是怎么去为后世子孙介绍自己的历史脉络的呢?看了他们的教科书之后,我们会发现,里面写了很多内容,都与中国有关。

外蒙古教材侧重点

我们教材里面主要强调的是民族统一大融合,而蒙古教材当中强调的则是两大民族中间的纠纷与战争,这就给他们的民族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给我们的民族冠上了侵略的标签。

不得不说,我们国家骨子里就是“以和为贵”而外蒙古一直都是想要彰显自己国家的民族优越感,大概是因为他们作为“失败者”急切的想要证明自己。

对于中国来说,外蒙古这一小块地方在古代被称为漠北,也就是按照地形来划分,是处于阴山和鹤川的北边,固为“漠北”从这个简单的名字上面来看,我国古代根本没有把蒙古这个地方当回事儿。

并且一直认为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大集体,一个地域的统一和融合,哪里来的侵略这一说呢?如果有那应该就是对于地区的收复和收回。

可以说外蒙古教材一点也不具有包容性,而是一直过度的阐述自己的辉煌部分,这其中就有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了蒙古帝国,在我们国家的教材里面,成吉思汗也同样是一个英雄人物。

不同的是,我们所认为的成吉思汗为我们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扩大了我们中国的领土,而蒙古教材当中强调的是成吉思汗战胜了外族(这里面的外族包括了汉族)而统一了蒙古国。这便是曲解事实,扩大了蒙古国的辉煌历史。

蒙古教材里面的内完全完全的是现在自己的立场上,并没全部客观的阐述事实。他没有向接受者传递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更不能够有一个准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导向,可谓是有一个负面作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反面教材。

如果一直是这样的方式去传达自己的民族性和民族文化,那么这个外蒙古还怎么能够立足于亚洲或者立足于世界,外蒙古人尤其是接受教育的孩子们,无法认清历史的事实,也无法掌握历史的进程。

外蒙古教材当中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匈奴、鲜卑等民族的发展史,里面大篇幅写了这些民族发展的主要过程,最终蒙古族战争了他们,称霸了草原。

而我们国家的历史教材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和世界史,通过这几个时期的划分,足可以见得我们国家对于历史理性分析、客观评价的标准性。

这第二个阶段就是我上面讲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国,这期间仅仅存在了100年,而就是这区区100年,被他们疯狂的用大篇幅去描绘这一时期,的的确确这个时期是他们最辉煌的时期。

虽然只有100多年,但并不能妨碍他们展示自己民族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我国教材当中也有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描写,但是客观的阐述事实而已,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浓墨重彩的描写这个时的历史。

第三个阶段便是蒙古帝国分裂之后的事儿了,这里面就提到了清朝对于蒙古的打压和欺辱,蒙古忍受不了清朝的威逼利诱,随后退回了草原,在外蒙古教材当中,清朝成了侵略者,而他们成了受害者,这不是颠倒黑白么?

二战后,沙俄对外蒙古进行殖民统治,长达很长一段时间,而蒙古国在沙俄的殖民统治下再也没有了从前的勇猛。

外蒙古教材颠倒黑白

我们都知道,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生活在大草原,而我国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开始,就把他们定为外族,外族来犯一直都作为是中国两个民族之间的争夺战。

正因为中国地域辽阔,有56个民族,所以民族之间的争夺我们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而外蒙古在教材当中明确表明,我们之间是一种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我们听到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是在哪里?是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外国对于我国的侵犯,而蒙古作为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一个民族则用到了“侵略”一次,由此可见,外蒙古教材的部分虚构性,他们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哪个受害方,编纂教材的人难道有被迫害妄想症吗?一直以受害者自居。

他们甚至把后近代史被分裂的问题都归位我国的问题,其中就有写到,清政府实行的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是减丁,控制族群的数量,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外蒙古部落的衰败,从而变成了任人欺负的民族。

尤其是沙俄,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蒙古遭遇到沙俄的侵略,和殖民统治,他们把这个事情的发生也归为是我国的责任。

他们认为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他们终于摆脱了中国的控制,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国家政权,而苏联解体后,外蒙古摆脱了他的控制,宣布了独立,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其实单纯的夸耀自己的好处,大家都能够理解,但是没有客观的陈述历史事实,这是我们没办法理解的。

结语

任何国家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尤其是对于历史,更应该客观的评价,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外蒙古教材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主义情节是狭隘的,不具有参考意义的。它并没有正视历史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在今天的河南鹤壁市,有一座并不显眼的小城市——淇县。它坐落在京港线与云梦大道的交汇处,因缺乏主导产业...
中国中产的坑,美国二十年前已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经济小张,原文标题:《中国中产的坑,美国二十年前已经踩过一遍了 | 01...
原创 朱... 朱元璋和沈万三,这两个人看似毫无关联,一个是开国皇帝,一个是乱世中的富商,却纠缠了多年,命运的交织令...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铭记历... 本报记者  王  洲  施  芳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7月8日,历经9个多月闭...
史记里的故事:文景武三代皇帝,... 在《史记》中的孝文本纪的最后,司马迁是这样评价汉文帝的,“孔子说,一定要经过三十年,然后仁政才能成功...
原创 崔... “崔庸健同志一生承载着国家重托,他不畏强权,致力于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积极投身于朝鲜社会主义...
原创 如... 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这个感慨让人动容。猘儿,谓难与争锋,孙策在历史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
和音:守护历史记忆 捍卫世界和... 原标题:守护历史记忆 捍卫世界和平(和音)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
原创 北...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太平兴国五年,考中进士,除巴东令。 淳化五年,参知政事。真宗朝,累官同中书...
中国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反法西斯战... 中国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多国专家呼吁从全球视野重新审视二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佩雯 通...
原创 诸... 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无疑是他手下最为出色的武将之一。然而,魏延并没有被诸葛亮选为继承人,且在诸葛亮去...
《三国杀移动版》周年庆:全新武... 近日,《三国杀移动版》公布了周年庆节点的定档日期,预计将于7月12日正式上线。本次周年庆活动将围绕“...
原创 宋... 说起宋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国力相对薄弱、常常遭受外族侵扰的王朝,像辽、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
三国杀:老司马痛点在哪?为何更...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在三国杀的对局中,老神司马懿曾经经历过一次改版,从过去的一个比较弱...
原创 太...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轰动一时的农民起义,宣告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作太平军。尽管太...
原创 商... 古公亶父迁徙至岐山之后,周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臣服于商朝。然而,在姬昌的晚年,他大胆自封为王,公然...
原创 朱... 根据史料的记载,这种物件的外形特征如下:“外形似瓦片,表面刻有诰文,上面镌刻的内容涉及免除死刑、减轻...
原创 “... 十四阿哥胤禵和四阿哥胤禛是同母兄弟,彼此之间有着复杂的情感纽带。胤禛因个性内向而未能赢得康熙的宠爱,...
原创 戈... 在许多人眼中,俄罗斯民族被称为“战斗民族”,这一称号的背后,正是俄罗斯人历来展现出来的好斗精神。俄罗...
“薇观”|不如见一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屈晓妍 胡楚云 刘薇 孔昊 7月11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