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能打下万里江山,除了自身能力强之外;还有两个能力出众的儿子——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他们两兄弟对唐王朝的创建也有着不小的功劳。思索再三之后,为何李渊最终还是选择了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呢?
李渊曾是隋朝的一员大将,也想过立李世民为太子;但见识过隋朝皇室为太子之位相争的残酷局面之后,果断放弃了。要不是隋炀帝杨广斗倒了太子杨勇,隋朝也不见得会二世而亡。李渊深谙权谋之道,不想这类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就干脆遵循了中原王朝的制度——立嫡立长。
其次,李世民已经功高震主了;唐王朝的半壁江山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威望不仅超过了李建成,甚至已经超过了唐高祖李渊。李渊怕李世民觊觎皇位,对自己产生威胁,就索性打压他一下;因为在南北朝时期,君王被废都是家常便饭,李渊不想重蹈覆辙,所以就立了李建成。
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唐高祖李渊都会认为选择李建成或许会更好。可惜李渊的这种做法,并没有换来李世民的理解;反而激起了他的叛逆,这也是李渊最不想看到的结局。不用再藏着掖着了,一场“玄武门之变”,直接解决了父子与兄弟之间多年的隔阂;唐高祖李渊直接甩手做起了太上皇,将重任交到了李世民手中,好在李世民继位之后,不负众望。
在位期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减轻赋税,终于开创了史上为数不多的盛世“贞观之治”,后来也得到了其父李渊的认可。如果李渊一开始选择立李世民为太子,或许“玄武门之变”的惨剧也不会发生;对此,朋友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