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书》:一部特别的史书,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特别不特别
迪丽瓦拉
2025-07-15 14:32:29
0

《陈书》

《二十四史》第九本,是《陈书》。

《陈书》的作者,是唐人姚思廉。

姚思廉一共编了两部史书,都在《二十四史》之内,另外一部,是《梁书》。

《梁书》是记录南朝梁历史的,那么《陈书》自然就是记录南朝陈的历史的。

《陈书》的历史,大概是从陈武帝陈霸先登基到陈后主陈叔宝亡国这三十三年。

三十三年,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才长成中年人,时间的确不长,所以南陈这个政权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或是文化方面,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

因为南陈实在是太短了,短到每一个皇帝几乎都摆脱不了南梁的影子。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要去买房,中介带你去看房子的时候,你的注意力不在房子身上,因为房子没什么可看的,你大部分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隔壁正在洗澡的美女的那一块帘子上。

《二十四史》第一本,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迁 形象)

《陈书》和《梁书》对比,可能差距还不大,但是和《史记》一比,就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同之处了。

《史记》的内容,从炎黄二帝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将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按道理说几百万字的记叙都未必够,但司马迁只写了五十万字。

这五十万字,正如鲁迅所说,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谓是字字血泪,字字珠玑。

《史记》中出现的人物,相较于其它史书,其实并不多,但每个人都有血有肉,给人一种无比真实的感觉。

《陈书》则不然,因为《陈书》的历史范围实在是太小了。

陈的国祚只有二十多年,而且还是个地方割据政权,地处南方还不算,上家公司南梁因为爆发了侯景之乱导致南方人口急剧减少,人口基数一少,人才就少,人才一少,奇闻轶事就少,传奇故事就少,所以就算是姚思廉有文笔,他也没什么好记载的。

(侯景之乱)

为了写这篇文章,作者专门花了三天时间来阅读《陈书》,大概读了有一小半,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

《陈书》的撰写方式,很像是查户口,在介绍人物的时候,永远都是这个人的祖籍何处,现居何所,家学渊源,太爷爷是谁,爷爷是谁,父亲是谁,儿子是谁,孙子是谁,重孙子又是谁。

这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做官的,做到什么官,什么时候退休的,什么时候领盒饭的...在描写人物经历的问题上,《陈书》通篇都是这个调调。

这是什么?

这是帝王将相的家谱,于作者来说,这些东西有历史研究价值,但是却没有文学和思考价值。

所以我们看得出来,姚思廉写《陈书》的时候,就没有写《梁书》时那么认真,书里的本纪啊,列传啊,仔细看的话,那是相当简略的,很多人事物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套用一个固定模式。

当然,《梁书》和《陈书》的作者,不止姚思廉一位,他父亲姚察也参与过这两本书的编写工作,不过姚察写《陈书》的内容相对来说要少一点,因为从现有的文献来看,《陈书》中只有两卷本纪的后边署名“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这说明《陈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姚思廉写的。

《梁书》和《陈书》作者都看过,老实说,《陈书》在各方面写的都不如《梁书》,不过这倒不是说《陈书》的内容不行,而是因为南陈这个朝代,是真的没有什么好写的。(再次强调)

(陈武帝陈霸先 形象)

从陈霸先建立南陈开始,南陈就开始走下坡路,可谓是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

北宋时人评价南陈,说南陈这个政权,最大的特点就是苟且偷安,没有进取之心,也从来不考虑自身危亡,只想把自己小日子过好了,所以这个朝代没有文学艺术可以发扬光大,也没有什么政治制度值得借鉴。

虽然北宋和南陈的情况也属实差不太多了,但北宋这话说的还真是一点也不错。

不过,《陈书》的内容写得一般,不代表这本书就没有意义,事实上,《陈书》在文学圈的影响力和地位,那还是可以的。

唐人魏征,也就是整天管着唐太宗的那位,宋人曾巩,也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清人赵翼,也就是清朝著名学者,他们都认为,《陈书》虽然简单,但是该记载的内容,一点不落的都记载了。

陈朝因为什么而兴盛,又因为什么而灭亡...陈武帝的雄才大略,陈文帝的才华横溢,陈后主的昏庸无道,你随便翻一翻《陈书》,收获还是很大的,如果按作者来看,《陈书》还是能排到中品的。

有人曾说,三皇五帝到如今,史书浩瀚如烟,但只都写了四个字,那就是:争当皇帝。

作者认为,这种看法有些太过主观了。

(班固 形象)

一部《二十四史》,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是极为复杂的。

《二十四史》中,《史记》和《汉书》可以称为极品。

司马迁遭宫刑而发奋写史,《史记》可谓是字字泣血。

班固因为写《汉书》被抓进了监狱,如果不是他弟弟班超把他捞了出来,他搞不好就死在了里边。

司马迁和班固,是民间修史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史书不为帝王将相书写,而是单纯为了记录历史而书写,再加上他们个人优秀的文学表达能力,使得《史记》和《汉书》既有详实的史料,又有动人的故事,更有真实的评议。

如《隋书》,《宋书》,《南齐书》,《新五代史》可以称为上品。

上品史书的特征是,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

这四本史书的优点就是,史书的文学水平都很高,如果你愿意,你甚至可以把这四本书当成长篇小说来看,因为他们的作者(如宋书之沈约,南齐书之萧子显)都是那个时代惊为天人的文学大家。

而这几本史书的缺点则是,由于这些书都是皇家修书,所以局限性很大,史料的详实度和真实性还需要我们去逐步考究。

而姚思廉的《梁书》和《陈书》,则可以称为中品。

(姚思廉 形象)

碍于南朝梁和南朝陈实在没什么好写的,姚思廉并没有在书中文墨上下功夫,但却保留下了极其浓重的史料学基础,换句话说,尽管他写的不好,但他的记载还算真实。

而如《明史》和《宋史》,则称为下品。

《明史》中胡编乱造的桥段太多,清朝修《明史》的时候又搞了一些故意诋毁,导致这部史书的质量实在堪忧,而《宋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大杂烩,修史的元朝宰相脱脱明显水平不足,所以质量奇低。

有读者可能说了,哎,这不对啊,《二十四史》不止这几部啊,剩下的呢?

不好意思,剩下的那些作者还没开始读。

别说剩下的这些作者还没有开始读,就是刚才给您介绍的这些书,作者也只不过是读了个囫囵吞枣,马马虎虎。

如果有人跟你说,他通读过《二十四史》,你最好不要相信他的话。

因为你要知道,《二十四史》不是连载小说,而是古文,行文中有大量我们今天读者不熟悉,不认识的文字和句式,即便是拥有一定史料基础的人读起来,那也是相当费劲的。

假使你很有毅力,又恰好能读懂,一天读两三千字的话,那么如果你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读,风雨无阻,一天不落的话,你大概要读四十年左右才能读完。

那些动辄就扬言自己读完了《二十四史》的人,恐怕年龄还不到四十岁。

(史书)

有人会说,历史不就是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么?有什么好研究的,根本就不重要,所以整天把《二十四史》翻来覆去,不过就是咬文嚼字的穷酸书生,一点用也没用。

我要告诉你的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历史很重要,因为历史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的记忆。

如果你记性不好,那么你就会忘掉很多重要的事情,做起事来也会颠三倒四,昨天的事情今天就忘记,今天的事情明天也记不起来。

而一个国家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代表着这个国家的人民忘记了曾经的兴衰荣辱,保留不下血与泪的教训,也无法把那些美好的品德传承下来。

作者在初中时就十分喜爱文学创作,那个时候为了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最爱读的小说,都是一些青春文学作品,语文老师认为不可,他给我推荐的,是一套《二十四史》。

我那时年幼,只认为老师的想法太过复古,几部陈词滥调的史书有什么好读的?遂没有采纳老师的建议。

如今想来,实在是万分后悔。

不过,作为华夏儿女,作为一个中国人,作者的内心是无比自傲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范围内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我们悠悠的历史长河,还需要更多的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来深耕。

作者惟愿,能成为这其中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同... 张艺谋曾经拍摄过一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由巩俐、周润发和周杰伦等人饰演。这部电影尽管被人长期吐槽...
原创 秦... 关于秦始皇,围绕在他身上的谜团可一点都不少,他为什么杀了自己的亲弟弟,他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他为...
原创 秦...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 许多文化传承到今天,早就已经消亡了。 可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姓氏却仍然充满...
原创 慈... 我们历史上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因为男尊女卑的原因,统治国家基本都是男性,但也有很不少在政治上杰出的...
原创 刘...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悠久文明是没有断代割裂过的,这也是中华文明历久弥...
原创 清... 1912年2月12日,先控溥仪正式退位,统治中国的268年大清王朝灭亡,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战的时代。...
原创 周... “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十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今天这一期...
原创 原... (五代十国时期武士雕像) 作者兰台 唐宋时期,尤其是唐朝,不仅仅是唐帝国,整个社会都开始步入极盛时期...
原创 中...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一度非常自豪,不仅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最高峰时一度占到美国的70%,更...
原创 原... 战争是外来的军事行动,可能你不愿意,但避免不了。 叙利亚长时间战火,一代人失去了上学机会,国家人才...
原创 大... 导语:我国历史上经历过很多个朝代,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国的最后一个朝代是清朝。在清朝后期,因为经历了很...
原创 诸... 在古时候,人们不会说本名,而是用外号来替代。但是这些外号也很讲究,不像今天随便起的绰号。他们起的这些...
原创 关... 我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三国时期当之无愧。不过乱世出豪杰,无数的英雄也都在这个时期出现。 比如我们...
原创 原... 近日,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热议,那就是关于清朝各级官员的官职大小排序。这确实是一个颇具知识性...
原创 元... 中国历史上,元朝成为占地面积最广的朝代,对于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整个元朝的面积分布,大约估算有1400...
原创 刘... 蜀从刘备传后主,四十余年为魏虏。——杨简 在我国历史上,刘禅一直都是一个备受诟病的皇帝,在诸多人眼中...
原创 慈... 公元1874年,有人弹劾左宗棠贪污,从胡雪岩处收取贿赂,慈禧暗中派人西北到去查,这一查不要紧,结果传...
原创 他... 朱元璋打天下很辛苦,但也很幸运。“开局一钵功大明国”在两千多年封建史上,由南向北能统治天下的人,仅有...
原创 库... 库页岛居民:每年有一次公费外出,还能领到清朝政府的赏赐 清代对库页岛的管辖,是从它的前身后金...
原创 国...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就是说;人要懂得认清现实状况,该进的进,该退的退,不要一条道走到黑。包括在战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