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董承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会有一点陌生,但其实在三国时期,衣带诏的故事可谓是贯穿始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个事件的主人公便是董承。主要内容就是蜀国联合董承,希望能够扳倒曹操。但是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都非常清楚,正是因为这件事件加强了曹操的戒心,对自己的统治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让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上,不给有心之人任何可乘之机。
虽然这件事情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但是他的阵容可谓是相当豪华,于是有很多人猜测,要是反曹成功的话,三国的历史会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转变呢?其实这种设想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董承的计划存在很多的漏洞,想要实现最终的目的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关于策略中存在的漏洞,我们不妨进行进一步的梳理。
首先董承是一个非常行事慌张的人,心理素质并不过关。在和蜀国商量完相关的事宜,回程的途中就碰到了曹操,看到了正主就在自己的面前,董承一脸大惊失色。生性多疑的曹操很快就看出了这其中的端倪,于是便主动向前向董承打招呼。董承见状,脸色惨白,精明的曹操很快就发现了董承身上的异常,多了一个腰带,于是便调侃道新腰带,想要上前试一试。
董承当时内心害怕极了,但是为了不让曹操起疑心只能暂时将腰带交给他,以换取短暂的平静。曹操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变本加厉,希望董承能将腰带送给他。再三周旋之下,董承只好答应了此事,不过曹操却看出了这其中的玄机,以玩笑结尾。这件事情过后,曹操就已经对董承心有戒心。作为一代奸雄,曹操的能力是不可否认的,在董承慌乱的神情之间,他已经看到了异常。
除了董承的心理素质不过关之外,他本人的保密意识也是非常薄弱的。在拿到密诏之后,董承便开始研究相关的策略,因为用脑过度,于是便在茶几上睡着了。密诏完全暴露在外,这时候他的朋友王子服也来到了他的住所,刚好看到了这一幕。不过唯一庆幸的是,王子服本人对曹操也存在很大的反对意见,所以便选择忽视此事,视若无睹。还真是因为董承的这一失误,阴差阳错让王子服也加入了反曹的阵营之中。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要是来到董承住所的是其他与曹操交好的人,那么结局便会是另一番模样了,恐怕这个秘密早就传到了曹操的耳中。但是这件事情并没有给到董承教训,所以他在保密相关的工作上存在这些都不是导致问题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导火索是在其他人发现了董承的秘密之后,董承并没有第一时间将二人处死,而是选择了囚禁这种方式。因为看管不严,最后导致囚犯越狱,董承的秘密也被曹操得知,最后的失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