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高祖刘邦竟是贵族出身?楚汉争霸中,是什么让他笑到了最后?
迪丽瓦拉
2025-07-15 16:02:58
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和统治时间很短的秦王朝不同,汉朝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四百多年。

而今天我们国家最多的一个民族“汉族”,就是汉朝时期形成的。汉朝在建立之后,统治的面积不断扩大,而国家的实力也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这个时候的汉朝人民生活开始富裕起来,渐渐的对汉朝有了认同感,民族意识也在不断觉醒,于是“汉族”就成为了汉朝国民的称号。

而这个称号一直被我们沿用到了今天,成为我国的一个主要民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建立这么实力强大的国家呢?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靠什么夺得天下的。

一、家境殷实,自身努力

每当我们说起汉族的开国皇帝刘邦,很多人想到的第一点就是刘邦出身贫穷,从一无所有,一步步奋斗到了皇帝的位置。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不然,据史料记载,刘邦的太爷爷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夫,这个大夫可不是官职,而是一种贵族的爵位。

刘邦出生家里就是贵族,只不过后来魏国灭亡了,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样的身世可和普通百姓搭不上边。

后来魏国被秦国灭亡了,刘邦的太爷爷刘清就来到了沛县这个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还有一个就是刘邦的家里可并不是电视剧上那样一贫如洗,其实刘邦家里还是很有钱的。

刘邦的弟弟刘交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齐国,和儒家大师浮丘伯学习儒家学术。

这个浮丘伯可不是一般人,他曾经是荀子的学生,和韩非李斯这样的历史名人都是师兄弟。

从刘交能找这样的老师这点看来,刘邦家里肯定积蓄丰厚,那时候没钱可做不到出国留学还找这么优秀的老师。

从刘邦的婚姻上也能看出刘邦家世出色,刘邦是四十岁的时候才娶了妻子吕雉。

相传吕雉的父亲吕公是姜子牙的后人,擅长给人看相,他就是看中了刘邦将来必成大器才把年轻的女儿嫁给了四十多岁的刘邦。

其实就算是看中了刘邦的将来也不可能把年轻的女儿嫁给他,当时吕公是为了躲避仇家才来到了沛县,所以他嫁女儿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一个靠山。

他之所以找到了刘邦,还是因为刘邦有一定的家世,可以庇护他们一家。

刘邦的家里其实非常注重后代的教育,刘邦在建立汉朝当上皇帝之后还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全都是自己的父亲教育的好。

从他弟弟能出国留学这一点同样也能看出刘邦的父亲对后代的教育很是看中。

在《史记》中,记载了一段事情就是说刘邦是通过考试当上泗水亭亭长的,当时这样的考试分为武试和文试。

从这点就能看出来,刘邦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流氓地痞,他本身还是有文化有武功的。

刘邦的为人处世之道还是值得称赞的,他为人仗义,在年轻的时候曾经追随过一个叫张耳的人。

张耳这个人参加过陈胜吴广起义,刘邦在曾多次离开家乡跟随张耳周游全国。

试想一下,如果刘邦是一个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地痞流氓,他能有心思去追随侠士周游各地吗?

事实证明,他家里还是有点积蓄的。刘邦之所以为人仗义,或许跟他的爷爷有关。

刘邦从小就听爷爷讲在魏国时豪侠剑客魏无忌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刘邦自然就想成为魏无忌那样广交朋友礼贤下士的潇洒侠客。

总之,刘邦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家庭贫穷,不学无术的地痞流氓。

他是一个魏国贵族的后代,虽然没落了,但是家里还是有点财富,加上他人脉宽广,这些条件为他之后起义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

二、贵人相助,统一天下

刘邦曾经说过,自己能夺取天下坐上皇帝的宝座离不开三个人,这三个人就是足智多谋的张良、后勤工作做得很好的萧何、带兵打仗的韩信。

刘邦认为,这三个人如果少了一个他都不可能夺取天下。这三个人中,对刘邦最重要的肯定是萧何,如果没有萧何,当皇帝这件事刘邦想都不敢想。

萧何对刘邦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最重要。第一个就是帮助刘邦把沛县牢牢控制住。

刘邦那时候是一个亭长,经常把家乡的民工押解到咸阳去为秦始皇修建陵墓。

可是由于路途又远,民工们不堪重负,跑得跑死的死。

刘邦怕完不成任务被处罚,于是干脆把所有人都解散,自己在半路上躲避官方的通缉。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了,各地英雄纷纷效仿,起义推翻秦朝。

刘邦的朋友萧何眼看形势不对,连忙把刘邦叫了回来,希望刘邦可以带领沛县人民一起推翻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就这样,刘邦回到了家乡,带领沛县人民发动了起义。

所以说,如果没有萧何,刘邦还在外地流浪,说不定哪一天就被秦军给杀害了。

萧何对刘邦第二个贡献就是在刘邦攻城掠地时,帮助刘邦稳定住了已经占领的城池,为刘邦的起义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

刘邦在汉中称王时,萧何就以丞相的身份开始接管汉中巴蜀等大部分地区。

刘邦起义前期实力远远不如项羽,于是就把关中地区让给了项羽,自己跑到了汉中。

但是刘邦不甘心屈居于汉中,他有着夺取天下的野心。

于是为了迷惑项羽,他下令修复已经烧毁的从汉中到关中的栈道,暗地里带兵从陈仓来到关中地区,开始了对关中地区的攻占。

这期间,萧何依靠已经稳定下来的汉中巴蜀地区,不断向进军关中的军队提供粮食。

在刘邦和项羽打的天昏地暗时,萧何把后方大本营管理的井井有条,刘邦丝毫不用去担心后方大本营。

后来刘邦多次被项羽打败,也是萧何及时从后方征调军队,稳定汉军的战斗力。

就是因为萧何的鼎力相助,刘邦才能一次又一次从失败中站起来,可以说,萧何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萧何的第三个贡献就是发现了韩信这匹千里马。韩信之前其实是在项羽麾下做一个小军官,可是他并不满意这个小小的官职,于是他转投到了刘邦军中。

但是刘邦并没能发现韩信的军事才能,韩信在刘邦这里同样没有得到重用,整天愁眉苦脸。

后来刘邦手下一个将军觉得韩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把他推荐给了刘邦。

刘邦并不觉得韩信有多了不起,敷衍他让他去了后勤做了一个小官。

真是因为韩信到了后勤,才有了和萧何交流的机会,不然韩信的才能可能真的就被埋没了。

萧何在和韩信的相处下发现了这个人才,可是还没等他跟刘邦推荐,韩信就受不了被冷落连夜逃跑了。

萧何来不及汇报,立马去追赶韩信,并且把他带到了刘邦的身边。

刘邦一看自己的心腹都这么看重韩信,于是决定重用韩信。

后来韩信做了大将军,帮助刘邦统一了北方,为刘邦打了无数场胜仗。

如果不是萧何及时拦下韩信,或许刘邦不会顺利统一北方地区。

毕竟当时刘邦手下的大将,没有一个人能跟韩信相比。

三、休养生息,巩固统治

刘邦在取得天下后,又是怎么确保自己能坐稳天下呢?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沿袭了秦朝时期的郡县制度,把秦朝严厉的律法都给废除了。

刘邦在攻入秦朝都城咸阳时,就命令军队不能骚扰百姓,这样的做法得到了百姓的认同。

刘邦当皇帝本就是一个小官,他知道秦始皇暴政下百姓生活得有多艰难。

于是为了恢复常年大战过后带来的影响,减轻人民的负担和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刘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就是减轻人民负担,他把佃租税率降低到了十五分之一,和秦朝的繁重赋税比起来,他这样的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还有就是把那些之前因为吃不起饭卖身为奴的人,全部恢复平民身份。

这样的做法使得奴隶变成了劳动力,为恢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刘邦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稳定自己打下的江山,他杀掉了许多建国功臣,这一步好像是所有开国皇帝都要做的事情。

这样的做法是在消除隐患,避免被实力强大的异姓王赶下皇位。

结语:

刘邦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虽然出身在一个没落贵族,却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向皇帝的宝座。

他才能并没有多出色,但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无数天下能人异士为他所用。

他打败了才能出众的项羽,建立了汉朝,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和巩固统治的措施,为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奠定了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1939年9月24日,驻扎在正定、行唐及灵寿的日本步兵独立31大队和伪军守备队共约1500人,联合向...
原创 康... 清朝的历史是一段复杂而深邃的篇章,如同一幅难以解读的画卷。如今,许多人谈起清史,常常带着愤慨和不满,...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后被视为皇帝的正妻,她掌握了宫中的内政事务,位高权重。自周朝以来,皇帝的妻子被正...
原创 第... 在风起云涌的乱世之中,很多英雄豪杰的光辉往往会被埋没,直到有一天他们才被识破其真正的价值。而在三国的...
原创 曹...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争夺中原霸权的一场重要决战,发生于公元199年。当时,袁绍在击败公孙瓒后,控制了...
原创 荆... 荆轲刺秦王:历史的背后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不论是历史课本还是民间...
原创 明... 前言: 历史的终结,往往并非轰轰烈烈的爆炸声,而是在一片寂静中缓缓透露出令人不安的预兆。明朝,这个...
原创 诸... 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征讨曹魏的过程中病逝,享年54岁(53周岁)。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家之一,诸...
原创 她...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因其坚持的独立国策,使得它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最为...
原创 出... 1352年,朱元璋已经在红巾军中担任着一个小头领。一次,他外出时走在濠州城的街头,意外看见了一个满脸...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以其卓越的成就与地位而显得格外耀眼,她在后宫中享受了无与伦比的荣华富贵...
原创 曹... 话说198年冬十月,北风凛冽,寒气刺骨,曹操率领大军火速赶往救援刘备,同时顺道讨伐老对手吕布。吕布被...
原创 唐... 李豫(公元727年—公元779年),唐肃宗的长子,于公元762年继位,年号“宝应”,后改年号“广德”...
原创 明... 朱元璋即位为皇帝后,开始实行全国避讳“猪”字,因为“猪”和“朱”同音,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一种普遍现象。...
原创 赤...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经典战役,每一场都是值得深究的历史事件。但我们要认识到,《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
原创 嬴... 秦昭襄王嬴稷是秦惠文王的次子,他的地位在秦国王室中并不显赫,远不如长子那般受重视。母亲是秦惠文王的妾...
原创 古...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这个时期被称为中世纪,又常被称为“...
原创 隋... 罗士信被誉为隋唐时期的首位勇将,但他未能跻身隋唐十三杰的行列,许多人对此感到疑惑,究竟原因何在呢?其...
原创 诸...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在这部经典小说中,诸葛亮以其超凡的智谋和卓越的才能,被誉为谋略的巅峰...
原创 嬴...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创造了许多显著的成就。然而,由于他的一些做法未能赢得当时人民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