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西厂见后绕道走,官员见了先下跪
迪丽瓦拉
2025-07-16 12:33:12
0

“公公不知道他是我师弟吗?”,“他可是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啊,得加钱!”大家是不是有一段时间被这句话给圈粉了,这句话出自最近的一部电影,它叫做《绣春刀》。

他讲述的是三个锦衣卫兄弟追杀大宦官魏忠贤的故事。抛开这篇故事不谈,我们今天只讨论讨论锦衣卫的事情。

锦衣卫和东西厂的故事

锦衣卫,相信大家对这个称呼并不陌生,在我们经常看的一些古装剧中,这个锦衣卫我们经常可以听到,那么,在古代锦衣卫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锦衣卫,是明朝时期朱元璋建立的,之所以要建立锦衣卫,其实是为了监视大臣们。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在没有当皇帝之前,就是一个小小的农民。

所以,在他登上皇位后,他对于朝中的大臣并不是特别信任,所以,他想要监视他们,就专门设立了锦衣卫这一职务。

锦衣卫可以说是在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特务组织,既然有了第一个,那么第二个,第三个肯定也会接踵而来。没错,到了明成祖朱棣这个时候,第二个特务组织来了,它就是东厂。

朱棣在历史上毕竟是一个风云人物,锦衣卫和东厂在他的手中,简直就是如鱼得水,发挥得非常好,完全将这两个组织的特点体现了出来,帮助朱棣摆平了不少的事情,也解决了许多不忠心的官员。

但是,随着朱棣的退位,越往明朝后期,皇帝们就越来越腐败无能,而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都是那种有心机、有心眼的聪明人。

皇帝们感觉把握不住这两个组织的人,于是,他们又建立另外的一个特工组织,叫做西厂,正好与东厂对立,为的就是防止东厂和锦衣卫的权利过大。

所以,在朱棣往后的皇帝们就建立西厂以此来制约锦衣卫和东厂的势力。从此以后,在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三大组织掌管朝廷中各大官员的死活,许多人都惧怕他们。

内行厂的建立

但是,重点来了,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并不是这三个组织中的某一个,而是另有其他的组织。

到了明朝时期的正德年间,此时的明朝在两厂一卫的带领下,渐渐走向没落,几乎在整个明朝时期的政治上的斗争,都会有东西厂和锦衣卫的出现。

到了正德年间,皇上在大太监刘瑾的蛊惑下成立了规模更大,权利更大的“内行厂”,并任命大太监刘瑾为内行厂的老大。

其实,内行厂和其他三个特务机构大体上也十分相同,都是监督朝廷内的官员,但内行厂有一个这三个组织都没有的权利,就是内行厂可以监督这”两厂一卫”。

这样一来,内行厂的建立就大大削弱了其他三个特务机构的力量,同时也打破了他们三分天下的局面。

看起来,好像内行厂的建立也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还对国家的统治更为有利,那为什么还说内行厂是明朝最恐怖的组织呢?甚至还说,官员们见了内行厂的人还要下跪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这个内行厂的领头人刘瑾了,刘瑾这个人,是一个十分狡诈的小人,在当时,他是皇帝身边的宠臣,经常在皇帝面前给自己增光添彩。

而且最重要的是,刘瑾与东西厂之间的关系十分不好,而在当时,东西厂的权力又大,所以,刘瑾十分害怕自己会在某一天死在他们东西厂的刀下,于是,他便天天在皇帝面前说东西厂的坏话,甚至还编造谎言来恶意诬陷东西厂。

而皇帝听了,一想这东西厂的权利的确有点太大了,于是,就听从了刘瑾的谗言,建立了比东西厂权利更大的内行厂,并且还让刘瑾作为领头人。

刘瑾的掌权

这样一来,有了内行厂的存在。刘瑾的权利一下子迅速地变大了。刘瑾作为一个小人,立马就体现出了他小人的样子,有了皇上的支持和手中的权利,刘瑾做事,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刘瑾上位以后,日益嚣张,他吹毛求疵地挑各个官员的小小的过失,只要有人不服,立马加以处罚。

他还创用枷法,朝中大臣王时忠、张玮、姚祥等人,就因为犯了一点小错,就被刘瑾施以枷法,枷到快死了才解下枷锁,然后还被派去戍边。这几位还算好的,有的人甚至被枷法一直折磨到死。

刘瑾看不惯锦衣卫中一个看守囚犯的人,他善待囚犯,就因为刘瑾看不惯他这种善待囚犯的做法,就将他杖打,并还吩咐以后不允许他做官。

可以说,在刘瑾掌管大权以后,国家和朝廷几乎快要崩溃,在这期间,无数官员苦叫不堪,他们有的人联名上书皇上,希望以此来制裁刘瑾。

可当时的刘瑾权利实在太大,上书还没到皇上那里,就已经被刘瑾截了下来,看到是谁写的之后,然后将这几人全部革职,给上莫须有的罪名,给他们的选择,要么就是枷法到死,要么就是戍守边关。

正德皇帝的高明

这时可能就有人问了,难道当时的正德皇帝就完全不管不顾了吗?难道正德皇帝只知道玩乐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等到刘瑾掌权了几年之后,整个朝廷中几乎不存在那种三权分立的场景了,而是内行厂独霸天下。

就在这时,正德皇帝出手了,几乎在几天的功夫就将刘瑾等党羽清除干净,不留下一丝痕迹,至于内行厂,当然也就随之解散了,在这时已经不需要内行厂等组织的存在。

世人可能都知道刘瑾无恶不作,但可能都没想到这可能从一开始就是正德皇帝的一个计策。通过刘瑾之手,来铲除当时三权分立的不正之风,再将权利集中到一人之手。

最后,在将其铲除,这样,即解决了两厂一卫的局面,又能将万世骂名找了个替罪羊,简直是神来之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国的姓氏文化是非常源远流长的,几乎和炎黄时代是同时出现的,当然了,最初的时候人口也比较少,所以按照...
原创 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发... 第一章 重现历史 17世纪之初,我国的东北之地,豪杰群起,最后是谁将会主宰历史沉浮。 有一个家族不得...
原创 贾...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透露了贾家非常多的信息,有些重要讯息稍不注意就略过,恰恰是重要的。 比如贾代化“养...
原创 一... 世界上公认最强的隋朝为什么会灭亡?难道仅仅是因为杨广滥用民力、穷奢极欲而造成的吗?杨广究竟又是一个什...
原创 朱... #历史开讲# 从秦到清,在中国2134年的帝制史上一共出现过400多个正经的皇帝。其中的佼佼者,伟人...
原创 盘... 在非洲的多国货币上,印刷着各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成就。随着中非合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开...
原创 曹... 引言 东汉时期,建安七年,洛阳城中上到高官大臣,下到平民百姓,无不在讨论一位天才少年。“你听说了嘛?...
原创 民... #头条创作挑战赛#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 魏延的父...
原创 历... 历史上真的发生过"三王反贺"事件?其真相是什么?后果有哪些? "三王反贺"事件的真相,由于涉及复杂...
原创 诸...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在三国时期,荆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可...
原创 大...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凤姐可谓是贾府的女强人,他一手管控着宁...
原创 五... 其实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并不算好,懒人至少在刘备面前表现得还算融洽,毕竟一文一武,自古以来都是水火不相...
原创 开... 长征路上,有一个才11岁的女红军。 她叫王新兰,1924年出生于四川宣汉一个富裕家庭,她从小就接受教...
原创 1... 1861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在清朝,美国,俄国分别发生了改变其命运的大事。在清朝,咸丰帝驾崩,慈禧太...
原创 湖... 湖南发现1清朝古墓,发掘到一半时,考古队长:挖的是我家祖坟 考古就是指专门从事挖掘古迹、通过研究遗留...
从西周大典到今日音乐 文/李廷... 从西周大典到今日音乐 ——谈八音与古琴在廉江的传承 ☐李廷赋 [ 提示:八音是中国古老的传统音乐,其...
原创 天... 引言: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战果卓著的军事将领。 他们或是出于对功名的渴望,...
原创 中... 洛水之誓,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契约或政治宣言,笼共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次。 洛水之誓看似一共出现了两次...
原创 关... 疑问一 蒙古人是从哪冒出来的? 蒙古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只不过在古早时期,不叫蒙古 有人说,在成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