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西方列强凭什么对明朝始终敬畏,“国之利器”三百年海上传奇
迪丽瓦拉
2025-07-16 12:33:01
0

引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支非常辉煌的海上队伍,三百年从无败绩,其在世界史上的地位更是无可撼动。

它就是——大明水师。

许多人对大明水师或许知之甚少,但一定听过郑和七下西洋。

其实,郑和舰队就是大明水师顶峰时期的的一支机动舰队。

大明水师守护着明朝治下约20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

从中葡的屯门之战、援朝抗日的梁露海战,再到郑成功收复台湾。

这支队伍一次次在海战中大获全胜,令大明国威远扬。

也因此,这两三百年期间,外国列强对于东方天朝一直存着敬畏之心。

如此传奇一般的大明水师,是利用何种“国之利器”威慑海上侵略者,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大明水师,三百年海上传奇

这支作为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防队伍,起源于“巢湖水师”,是明太祖朱元璋元末起义时的主力部队之一。

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以弱胜强,通过火攻的方式,攻破了陈友谅的战船,为后来南征北伐,建立大明王朝打下来基石。

某种意义上来讲,明朝的政权,就是朱元璋在“巢湖水师”的基础上,从水上夺来的。

所以说朱元璋登基后对水师的建设十分重视。

在明朝国力最为鼎盛的明成祖朱棣时期,大明拥有3800艘船,包括巡船、战船、漕船、远洋宝船等等。

总规模相当于10个西班牙无敌舰队。其中威名传扬最广的当属郑和舰队。

20年间,这支舰队七下西洋,扬我大明国威。

这种航海行动虽然促进了明朝海上贸易和朝贡体系的发展,但其目的并非殖民和积累原始资本。

作为明朝廷的使团,郑和舰队以丰厚的天朝之礼,友好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

但这种以国力优势换来的和平局势,随着明中后期的式微发生了变化。

五百年前中西第一次武装冲突,是1521年的屯门之战,

也被称为明葡战争。

当时,西方处于大航海时代,葡萄牙的商队驻留在屯门岛(香港对面)。

这些洋人的商队仗着配备有火器,便要求登岸贸易,且态度强硬。

但明朝廷设立了严格的海禁制度,唯一合法的贸易途径只有朝贡,但葡萄牙并非官方的朝贡国。

因此,葡萄牙商队的贸易申请并未得到批准。

继而引发了大明与葡萄牙的首次交战。

此战退败葡萄牙,明军还是用的传统火攻战术,在武器装备上明军并不占优势。

幸而明军缴获了葡萄牙的弗朗机炮,

从开始自行仿造佛郎机。

自此,明朝海防火器师夷之长技,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一战从正德十六年(1521年)打到了嘉靖二年(1523年),以明军获胜告终。

到十六世纪中末期,日本倭寇盛行,侵扰中国海域,挑起了侵朝战争。

彼时,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朝野分裂,幕府职能瘫痪。

依附幕府生存的武士没了倚仗,沦为“浪人”,化身海盗,为祸我国沿海地区。

当时负责东南海防的是浙江巡抚朱纨。

嘉靖皇帝便下旨,命他承担防御倭寇的重任。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朱纨与福建巡海道副史柯乔大败与葡萄牙勾结的海盗团体。

除朱纨外,同时期的抗倭名将还有大名鼎鼎的戚继光。

除了内防海盗倭寇侵扰,保护附属国也是大明水师的职责之一。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为了维护海域清平,明神宗派邓子龙率领大明水师走出国门,抗倭援朝,力胜露梁海战。

领军之时,邓子龙已经年逾七十。

他配合朝鲜将领李舜臣,在釜山海面痛击日军。

最终,中朝联军合力抗倭,日军损失惨重,最终被迫撤军。

经此一战,朝鲜半岛延续了两三百年的和平局面。

一直到今天朝鲜国内还可以看到纪念邓子龙的庙宇。

17世纪,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依靠着船坚炮利,在海上横行霸道。

他们的东印度公司舰队趁机占领了台湾海峡间的澎湖列岛,并企图通过武力震慑明朝统治者,拿到与大明王朝的通商权利。

为重振国威,明朝于天启二年(1622年)发起了“澎湖之战”。

澎湖之战中,朝廷招安了当时的海上巨寇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与其合力抗击荷兰。

与荷兰的澎湖之战,大明水师久攻不下,明军“焚彼一舟,须用火船十只”,最终通过人数的优势取胜。

此战之后,明军根据

缴获的荷兰大炮,进一步优化武器,制成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夷大炮”。

历时两年,荷兰败北,澎湖列岛完璧归赵。

南明永历年间(1661年),郑成功子承父业,率领400艘战船、2.5万士兵,击败荷兰殖民者,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直取台湾。

荷兰为其侵略行径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灰头土脸地升白旗请求停战。

历时八个月,郑成功收复台湾。

可以看到数百年来,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大明水师毫不妥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来这一场场胜利。

夷狄所畏中华者,火器也

明朝神一般的不败史话,除了明王朝的军事、经济实力,还与其先进的火器关联极大。

正如明朝《军器图说》所载:“夷狄所畏中华者,火器也”。

火药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火药长期用于炼丹药用。

直到10世纪,也就是宋朝时期,火药才开始被应用于军事,初级火器随之登上历史舞台。

北宋《武经总要》是中国第一部官方主持编修的兵书,相当于当时的武器百科全书,里面记载了三种火药配方,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应用于实战武器的火药。

这也足以证明当时中国火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屯门海战中外第一次海战之后,西方的武器装备开始被明朝廷引进。

前面提到的“佛郎机”便是其中之一。

但明朝水师并非简单搬用外国技术,而是在其基础之上加以改良,最终创造出更先进的火器种类。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将多年征战的心得和兵法、武器装备加以整理,并编撰了著名的兵书——《纪效新书》。

这本兵书就记录了多种火器,其中也包括“佛郎机”的制作图纸和使用说明。

佛朗机分为母铳与子铳。

子铳有四五个作为轮流装放的装置,可以轮番换装,多次发射。

母铳为铁质,有“巨腹”和厚管壁,可以安装子铳。

初期,佛郎机主要应用于战船,装在船舷两侧,还设有瞄准装置。

另外,炮耳还可以调整仰射角,并配有支架,以灵活旋转炮身。

通过对不断佛朗机技术的学习、推广和改进,大明水师发展制造了多种种类及型号的佛朗机。

这在后来的中西海战和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启年间,欧洲西洋火器流入中国。

因彼时,葡萄牙人、荷兰人为唤作“红夷”,所以

这种来自葡萄牙、荷兰的西洋火炮,就被称为“红衣大炮”、“红夷大炮”。

这种新引入的西洋火炮,威力远胜从前的佛郎机及其它旧式火炮,后来被广泛仿制。

清朝威名远扬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就是由明时期的红夷大炮演化而来。

“红夷炮”是一种前装滑膛舰炮,有多道箍加固主体,体型细长细长,前面有球珠,炮管两侧各有一只炮耳。

相对于中国传统的铳炮,这种大炮更加坚固耐用,而且发射威力更强。

此后,“红夷大炮”被广泛应用于水战中,在抵御荷兰殖民者、以及郑氏家族收复台湾的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代是航海火器集大成的巅峰。

除佛郎机、红夷大炮之外,还有虎蹲炮、鸟铳、三眼铳、一窝蜂等海战利器。

虎蹲炮是嘉靖年间,戚继光为了抗倭战争需要,在原有百子铳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

虎蹲炮比佛郎机轻便,既克服了佛郎机笨重,不便于携带的缺点,也弥补了鸟铳威力小的不足。

据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记载:“虎蹲炮比佛郎机而轻,比鸟铳一可当百。”

虎蹲炮因其独到之处,成了戚继光、俞大猷、谭伦等抗倭名将的心头大好。

此外,还有一种名叫三眼铳的武器,又名“品字铳”,就是把三个单管铳攒到一起,每个单铳管各有一个火药孔。

士兵使用时,将各铳火药轮流点燃火药孔,依次发射。

据史书记载,明抗击倭寇,以及露梁海战支援朝鲜中均配备有三眼铳。

神机非我欲,但愿海波平

即便拥有先进的武器,大明水师的海上霸主地位其实来得并不容易。

当时西方列强的技术设备发展之快,是远优于明军的。

数次海战中的胜利多是依靠火攻、围困、人海战术,最终也只不过是险胜。

即使有戚继光、郑和、郑成功等优秀将领,大明军队在西式火炮的猛烈攻击下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

回顾大明水师称霸海上的三百年,每一次海战都是为了抵御殖民扩张。

我们不主动攻击,却不得不拥有自保能力。

任何一个对手都不能轻视。

以史为鉴,世界局势并非四海升平。

近现代中华儿女被海外各方势力侵扰、丧权辱国的的时间也并不久远。

落后就要挨打,关键时刻,军事实力就是国家话语权,我们需要拿起更多更有力的“国之利器”,保护我们珍视的生活。

生长在和平年代,更应该居安思危,珍惜和平。

参考文献:

《明史》

《武备志》

《纪效新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国的姓氏文化是非常源远流长的,几乎和炎黄时代是同时出现的,当然了,最初的时候人口也比较少,所以按照...
原创 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发... 第一章 重现历史 17世纪之初,我国的东北之地,豪杰群起,最后是谁将会主宰历史沉浮。 有一个家族不得...
原创 贾...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透露了贾家非常多的信息,有些重要讯息稍不注意就略过,恰恰是重要的。 比如贾代化“养...
原创 一... 世界上公认最强的隋朝为什么会灭亡?难道仅仅是因为杨广滥用民力、穷奢极欲而造成的吗?杨广究竟又是一个什...
原创 朱... #历史开讲# 从秦到清,在中国2134年的帝制史上一共出现过400多个正经的皇帝。其中的佼佼者,伟人...
原创 盘... 在非洲的多国货币上,印刷着各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成就。随着中非合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开...
原创 曹... 引言 东汉时期,建安七年,洛阳城中上到高官大臣,下到平民百姓,无不在讨论一位天才少年。“你听说了嘛?...
原创 民... #头条创作挑战赛#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 魏延的父...
原创 历... 历史上真的发生过"三王反贺"事件?其真相是什么?后果有哪些? "三王反贺"事件的真相,由于涉及复杂...
原创 诸... 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谁更高明? 在三国时期,荆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可...
原创 大...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凤姐可谓是贾府的女强人,他一手管控着宁...
原创 五... 其实关羽和诸葛亮的关系并不算好,懒人至少在刘备面前表现得还算融洽,毕竟一文一武,自古以来都是水火不相...
原创 开... 长征路上,有一个才11岁的女红军。 她叫王新兰,1924年出生于四川宣汉一个富裕家庭,她从小就接受教...
原创 1... 1861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在清朝,美国,俄国分别发生了改变其命运的大事。在清朝,咸丰帝驾崩,慈禧太...
原创 湖... 湖南发现1清朝古墓,发掘到一半时,考古队长:挖的是我家祖坟 考古就是指专门从事挖掘古迹、通过研究遗留...
从西周大典到今日音乐 文/李廷... 从西周大典到今日音乐 ——谈八音与古琴在廉江的传承 ☐李廷赋 [ 提示:八音是中国古老的传统音乐,其...
原创 天... 引言: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战果卓著的军事将领。 他们或是出于对功名的渴望,...
原创 中... 洛水之誓,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契约或政治宣言,笼共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次。 洛水之誓看似一共出现了两次...
原创 关... 疑问一 蒙古人是从哪冒出来的? 蒙古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只不过在古早时期,不叫蒙古 有人说,在成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