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刑罚之一的流放,究竟有多可怕?宁古塔为何成为流放之地?
迪丽瓦拉
2025-07-19 19:04:43
0

在清朝臣子、百姓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流放宁古塔于披甲人为奴便是他们的结局,

而皇室贵族犯错则会被送到宗人府度过余生。

所谓宗人府相当于监狱,找一间房子把你放到里面,除了一日三餐之外你见不到任何人,同时不会有任何人跟你说话。

因此对于很多皇室贵族来说他们宁愿死也不愿意前往宗人府。

因为进入宗人府就意味着,终其一生都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活着,并且一旦进入宗人府这些皇族贵胄连死的权利都没有。

倘若真的在宗人府自杀那他的名字一定会被爱新觉罗家族从族谱中抹去。

而与宗人府同时期出现的宁古塔究竟是何地方?

为什么那么多人听到宁古塔三个字后会毛骨悚然呢?

一、宁古塔的由来

首先在满文中宁古塔并不叫宁古塔而叫六个,在努尔哈赤时期,这个地方有六个兄弟驻守,满人便将此地命名为六个。

满人得了天下后六个这个名字被人叫出来相当没有面子,

会显得满人文化粗鄙不堪。

为了解决这个困扰皇帝这才将六个改为满文音译的宁古塔。

宁古塔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手上的时候战略地位非常高。

因为在当时后金的领土非常有限,仅仅只有东北的一半土地,手上的大城市也就盛京和宁古塔。

盛京作为后金的国都自然不能作为战略物资的堆放地,于是战略物资堆放地这个重担只能由宁古塔担任。

在努尔哈赤和明军对战时宁古塔经常作为后金大军的中转站,前线的和后勤补给的将士都在宁古塔找个地方进行物资补充交换工作。

等到多尔衮带兵进入中原后,满清就将都城从原来的盛京搬迁到北京。

此时宁古塔的战略作用已经不大,因此原本驻扎在宁古塔的将军便被安排在盛京,

驻守宁古塔的满族士兵都一同前往盛京。

宁古塔只剩下当初和满人一起打天下的披甲人。

与普通满人相比披甲人的身份地位偏低,因此在这次搬迁中披甲人没有得到前往盛京的机会。

就在满人刚走没多久与东北相邻的俄国,趁清军大批主力部队进入中原,被中原的刘宗敏以及南明小朝廷拖住。

清军分身无瑕时俄军派遣自己国家的士兵在黑龙江一带烧杀抢掠。

为了抵御俄国人巩固北部边疆,顺治十年时朝廷任命原宁古塔守将梅勒章京出任大将军率领满洲镶蓝旗部队对辖区内的俄国人进行反击。

同时任命开国战将沙尔虎达为首任宁古塔新任将军。

作为跟随努尔哈赤的沙场老将,沙尔虎达尽管因为年龄原因不能够驰骋疆场,

但上任宁古塔将军的沙尔虎达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

在他的授意下宁古塔扩建了满洲八旗军队,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和粮食,加固宁古塔的城墙,企图将宁古塔建造成固若金汤的碉堡。

等到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沙尔虎达便命令宁古塔的士兵出城抗击沙俄。

自顺治十年到康熙二十八年这数十年的时间里宁古塔换了无数的守将。

每一任守将在位时,首要军务都是操练部队、加固城墙、抗击俄军。

康熙二十四年时任宁古塔副守将萨布素带着宁古塔士兵攻克雅克萨城,收复被沙俄侵占20余年的雅克萨城。

这是清军第一次大规模完败俄军,此战更是斩首五百余俄军。

因为萨布素的英勇作战,俄军在东北战场上节节败退,最终在康熙二十八年清庭和俄国签订互不侵犯的尼布楚条约。

击败俄国后,宁古塔的将军府则搬到了吉林乌拉,

跟随萨布素在对抗俄军中表现英勇的将士都跟着去了吉林乌拉。

一时间宁古塔又成为人烟稀少的旧城,对于清朝皇帝来说宁古塔意义重大。

可惜宁古塔因为地理环境恶劣,导致当朝者无法大规模发展宁古塔的经济。

为了不让这个自然大清的龙兴之地就此荒废,

满清皇帝决定利用宁古塔的地理优势打造一个天然的监狱

,专门用来关押作奸犯科扰乱朝纲的乱成贼子。

二、宁古塔成为监狱的原因

宁古塔地处黑龙江牡丹江,靠近俄罗斯交通不方便,

温度是整个东北最冷,常年温度稳定在零下三十度。

自从宁古塔将军住所搬迁到吉林乌拉后,宁古塔中大部分人是披甲人,那么何为披甲人呢?

所谓披甲人就是在战时可以身穿铠甲上阵作战,战争结束以及和平年代这些人又从事农业劳动开垦荒田。

披甲人一般是由汉人和朝鲜人组成,地位上介于奴隶和军人之间。

因为地位不高,因此平常只能干一些开垦宁古塔种植粮食的任务。

披甲人总归是是为清朝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也不能对披甲人太苛刻。

在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后,皇帝终于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就是将一些危害朝廷、惑乱朝纲的人发配到宁古塔由这些披甲人看管。

一来可以减少披甲人的工作量,二来可以让披甲人心里好受一点。

宁古塔恶劣的自然环境交通不方便等诸多缺点在此刻都成为优点,这样清朝最流行的刑法发配宁古塔于披甲人为奴的刑法诞生。

而宁古塔因为天气寒冷以及粮食产物极低的原因让这些从京城被流放而来的罪臣无法适应

,这才有了宁古塔为满清大臣心中之噩梦。

三、发配宁古塔的下场

一般只有做了谋朝篡位的事情,皇帝才会将犯人送到宁古塔劳改。

吴兆骞曾在自己的回忆里谈到对宁古塔的感受。

说道一到四月宁古塔风驰电掣近在咫尺,五月到七月连绵大雨,八九月大雪飘飘,十月之后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如此恶劣的环境在京城里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和富家小姐谁能受到了。

在朝中一旦被发配到宁古塔,那么迎接他的就是漫无边际的折磨。

首先犯人从之前的养尊处优便成如今的阶下囚心里落差已经相当大,让他们接受现状肯定需要一段时间。

于是从京城到宁古塔的这段路就是他们适应阶下囚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很多人会因为受不了长途跋涉和吃糠咽菜的生活而在路上死掉。

侥幸活下来的人来到宁古塔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零下几十度的恶略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犯人没有棉衣有的只是身上那一身单薄的囚服。

身体上忍受寒冷的同时还要在宁古塔辛苦劳作,在寒冷的天气下拿着锄头在地上种植农作物。

另一部分人则是带着工具前往荒无人烟的森林去砍伐树木用来取暖。

这些人干活的动作稍微慢一点就会迎来披甲人一顿拳打脚踢,更有甚者在大白天都会葬送在野兽口中。

即使这些罪犯白天拼命的工作,他们得到的粮食却仅仅是不至于让他们饿死而已,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生活在宁古塔的披甲人对待犯人的手段非常残忍。

男的在宁古塔里给披甲人干活轻则挨打重则丧命,女的自然是披甲人用来解决生理问题的工具。

前面我们说过宁古塔在之前就是一座兵营,因此这里几乎没有女人。

这些罪臣的妻子、女儿等无一例外来到宁古塔都会遭到这些人的摧残。

在古代女子对于贞洁非常看重,在得到宁古塔披甲人的欺辱后,

很大一部分的女性会在经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下郁郁而终。

根据统计在清朝统治时期,被发配来到宁古塔的人有140万。

这140万人中文人墨客占绝大数,对于这些成天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吟诗作对的文人来说来到宁古塔自然是很难存活,甚至有的文人墨客还将宁古塔比做地狱。

难道在宁古塔里真的就没有翻身之日只能为奴屈辱的度过一生吗

其实在宁古塔中照样有混的好的人,吴兆骞科举舞弊一案被发配到宁古塔,来到宁古塔后吴兆骞并没有因此抑郁寡欢。

他知道宁古塔地处荒漠这里的人们文化程度很低,因此他利用自己的文采在宁古塔里教授大家读书识字。

当宁古塔的守将得知吴兆骞的本事后,立刻将吴兆骞接到自己的府中担任幕僚。

在宁古塔22年的时间里吴兆骞都没有做过体力活整日里就是教人读书识字,闲暇之余还能作诗消磨时间。

刑期满了后吴兆骞回到京城仅仅三年就郁郁而终,

想来是吴兆骞过于思念宁古塔中的生活这才会在回到京城短短三年就去世。

既然有吴兆骞的例子,那么为何在清朝那些官员的口中宁古塔会变成人间炼狱呢?

这里就不得不承认谣言的作用。

被发配宁古塔的人都是犯过法的罪人,皇帝将这些人流放到宁古塔本意是让这些在这个寒冷的地方进行自我改造而不是送他们来这个享受。

如果让皇帝知道被发配到宁古塔的人生活如此,那只怕免不了要重新发配一次。

对于那些从宁古塔回来的犯人他们自然是不敢说宁古塔的好,只能对着外人说宁古塔是一个生不如死的地方。

结语:

作为满清的监狱,宁古塔因为地理环境让人望而生畏。

加上改造而来的罪臣的大肆宣传因此宁古塔这才成为古代罪犯口中最不愿去的地方,其实作为流放之地生活环境本就不会有多好。

宁古塔的恶略环境可以给流放之人一个教训,

让其牢记当祸国殃民时此地依然有生活在极寒之地,食不果腹的臣民。

这些被流放的人的到来,为宁古塔带来大量劳动力,也为后续东北的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前言 在清朝官制的细微之处,隐藏着一位官职——“领侍卫内大臣”,这个官职的名字仿佛承载着一种神秘而庄...
原创 地...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影《地道战》,纵横交错的地道,神出鬼没的游击队,愚笨如猪的日本兵,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原创 秦... 秦始皇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位皇帝,他13岁时即王位,先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了权臣...
原创 鲁... 有个网友留言评论说:【还是-蓝-鸟:以前曾看到个文章,作者怀疑内山是特高课的那啥。】那么内山完造到底...
原创 王... 王阳明原名王云,后来改名王守仁,“阳明先生”是他的“号”。王阳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家人按照现...
原创 史... 前言 历史,有哪些人如宿命一般,站在了时代的高峰,向他人展示自己杰出的战略视野与战术应用能力,治国的...
原创 刘... 想必大家都知道刘伯温,他是继诸葛亮自后,我中华大地上有一个有一个奇才。世人纷纷流传着他的传说,说他上...
原创 上... 唐朝武则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其政治才能无疑是非凡的,而说起武则天,又必须提到了其心腹上官...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蜀汉作为一个小国,却能与魏、吴两大国抗衡,这与蜀汉的军事实力和战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蜀汉...
原创 世... 对于雇佣兵大家的印象应该是他们都是些为利益而活的人。他们就是一群价格合适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人,这群人...
原创 比... 一提到北宋最显赫的武将世家,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杨家。 杨业是赵宋手下的著名将领,他在亲兵全部战死之...
原创 张... 说起张申府这个名字,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他是谁,殊不知,他曾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其地位和陈独秀、李大钊等...
原创 关... 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斩颜良诛文丑不用我多说,相信大家都能知道这些都是关羽的战绩,别看...
原创 汉... 文/编辑丨青天御史 在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内容、增加阅读体验,感谢...
聚焦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 ... 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资料照片)。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原创 此... 沙陀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原名处月,西突厥别部。处月分布在金娑山南部,蒲类海东部,名为“沙陀”...
原创 有... 在历史的交汇点,有一些瞬间,如同引导整个故事走向的指引。今日,我们将深度挖掘红军长征时伟人毛泽东的关...
瓷器的新老断代与辩假识真之三-... 瓷器的新老断代与辩假识真之三-三断代—第3.3 王湘文 18661890738 3.3 器形与纹饰在...
原创 如... 我们知道,秦始皇死于东巡回归的路上,临死时下诏传位给扶苏。然而赵高伙同李斯,为了个人利益,假传圣旨,...
马王堆发掘50周年 看T形帛画... 一轮弯月、一只作跳跃状的兔子、一只口衔仙草的蟾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上,充满自然气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