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崇祯注定会失败?看看他即位后重用此人做的这些事就知道
迪丽瓦拉
2025-07-19 19:04:41
0

前言

在历史的殿堂中,有些皇帝的命运似乎早已被宿命所注定。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他的统治时期饱经动荡,最终以悲剧的结局谢幕。而这一切似乎早在他即位初期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本文将深入研究崇祯即位后的一系列政治决策,揭示他为何被认为注定会失败的原因。崇祯皇帝在即位后选择信任并重用某人,然而这个人所推动的种种政策和行动,却成为了导致崇祯朝廷覆灭的导火索。

通过深入剖析崇祯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关键人物,本文将还原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揭开崇祯皇帝统治失败的历史密码。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深入探寻那个让崇祯注定失败的重大政策失误,以及他的朝代为何走向不归之路。

一、崇祯皇帝启用杨鹤镇压农民起义军:抚不能解农民生计根本问题

1630年,李自成率军起义,声势浩大,明廷为平定陕西境内遍地烽火的农民起义,启用杨鹤担任陕西三边总督,希望其能控制局面。然而,杨鹤是一个"素有清望,然不知兵"的文臣,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崇祯建议对农民起义军采取"以抚为主"的策略。

崇祯赞同杨鹤的主张,拨款十万两白银,用于招抚农民起义军。杨鹤大摇大摆地在起义军中四处晃荡,向他们许以官职禄位,起义军见利忘义,争相前来降明。杨鹤首当其冲招降的,就是人称"六七万众"的神一魁起义军。

神一魁此人狡猾多谋,他见杨鹤手中的银两分文未动,便故意卖个关子,杨鹤为示诚意,将神一魁的女婿软禁在案头,日夜"同卧起居",终于哄得神一魁上门来认"亲家"。双方续情意绵绵,神一魁紧跟着正式投降。

与此同时,洪承畴、杜文焕等将领却对杨鹤的做法极为反感,他们认为应该先痛击农民起义军,打击他们的士气,然后再抚慰安顿,这才符合常理。因此洪承畴在陕北严厉围剿起义军,而杜文焕对杨鹤安置在宁塞的神一魁起义军虎视眈眈,忍无可忍,干脆举家离开宁塞,以示对杨鹤的不满。

杨鹤的抚局维持了四五个月,期间招抚的小红狼、一丈青等起义军将领时而叛变,时而降明,局势浮动不定。明廷大臣纷纷上书崇祯,分析问题的根源在于生计问题未得到解决。可崇祯已经放出去的十万白银已然入不敷出,内帑空虚,无奈之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杨鹤的抚局日渐败落。

神一魁受抚后,仍然暗地里蓄兵买马,心怀鬼胎。七月间,他终于忍无可忍,率部叛变。杨鹤亲率部队征剿,在几轮混战后,神一魁的心腹黄友才突然将他枭首,想借此邀宠。然而好景不长,黄友才没过几天也叛逃了。神一魁之死,标志着杨鹤推行几个月的抚局宣告破产。

二、李自成壮大势力:不屑杨鹤"虚与委蛇"策略

这时,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已然转战山西。杨鹤软弱无力的抚慰在李自成眼中不过是虚与委蛇,从不放在心上。与此同时,明廷的各路兵马在山西大力"搜山剿寇",李自成深感形势危急,决定孤注一掷,命部将高一功围攻大同。

此战打得惨烈,城中守军吃糠咽菜,倒戈相向。李自成趁火打劫,攻入大同城。他命手下士兵血洗异己,因此声名大噪。高一功见李自成军纪涣散,私下劝他治军严明,以免有失人心。两人因此产生隔阂。

此时,杨鹤的抚局已然名存实亡,李自成坐拥十余万大军,雄踞一方,逐渐成为明廷心腹大患。明廷只得命固原总兵祖大寿率兵五万前去剿灭。没想到祖大寿不仅无功而返,反遭李自成围困于固原城达四十余日。明廷连忙调派杜文焕前去解围。

杜文焕与李自成大战八昼夜,李自成据险死战,杜文焕无法突破。此时天色已晚,杜文焕命士兵蒙面突袭李自成大营,李自成措手不及,只得解围而去。杜文焕大获全胜,因此受明廷嘉奖。

此役过后,杜文焕权倾一方,李自成心生戒惧,不再轻易妄动。此时的杨鹤已是朝中矮子,而李自成日益成为明廷心腹大患。两年后,李自成终于攻克西安,杀死杨鹤,正式宣告杨鹤推行的抚局最终宣告失败。而崇祯皇帝重用杨鹤镇压农民起义的决定,也注定是一次致命的错误选择。

三、崇祯疏于民生:百姓活路难觅最终宣告政权覆灭

时至今日,我们不难看出,杨鹤的抚局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明廷无力解决百姓温饱问题。正如大臣李继贞所说,要抚治百姓归顺,必须让百姓有谋生存之道。可惜崇祯皇帝并未听取忠言,内帑虚空,抚局终究不复存在。

事实证明,李继贞的判断非常准确。当一批批农民起义军在杨鹤的软言抚慰下解甲归田后,他们很快会再次陷入绝境。官府的苛捐杂税丝毫未减,他们不得不再次起事。这就如李继贞所说,要让百姓安生,必须让他们有脱贫致富的生路。

而杨鹤的抚局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他只会虚与委蛃地哄骗农民起义军暂时解甲,却无力改变他们的命运。李自成等看清这一点,所以从不相信杨鹤的花言巧语。事实也证明,李自成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杨鹤的抚局破产之后,李自成的势力日益壮大,逐渐成为崇祯心腹大患。

可惜崇祯迟迟未能认识到民生问题的严重性。在杨鹤抚局失败后,他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生计问题,反而继续加重赋役,导致更多农民选择拥戴李自成。到后来,李自成终于攻下西安,杀死杨鹤,夺去明廷陕西根据地。至此,崇祯朝的覆灭已成定局。

结语

杨鹤事件让我们看到,面对农民起义,单纯依靠武力镇压是不行的。因为农民起义的根源在于生计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想要真正抚治百姓,让百姓安生乐业,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百姓富裕起来。

可惜,崇祯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在杨鹤抚局失败后,他仍然没能解决好民生问题,反而继续加重赋役,导致更多百姓选择拥戴李自成。这从侧面反映出,崇祯的统治是脱离民心的,这也成为明朝灭亡的深层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前言 在清朝官制的细微之处,隐藏着一位官职——“领侍卫内大臣”,这个官职的名字仿佛承载着一种神秘而庄...
原创 地...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影《地道战》,纵横交错的地道,神出鬼没的游击队,愚笨如猪的日本兵,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原创 秦... 秦始皇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位皇帝,他13岁时即王位,先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了权臣...
原创 鲁... 有个网友留言评论说:【还是-蓝-鸟:以前曾看到个文章,作者怀疑内山是特高课的那啥。】那么内山完造到底...
原创 王... 王阳明原名王云,后来改名王守仁,“阳明先生”是他的“号”。王阳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家人按照现...
原创 史... 前言 历史,有哪些人如宿命一般,站在了时代的高峰,向他人展示自己杰出的战略视野与战术应用能力,治国的...
原创 刘... 想必大家都知道刘伯温,他是继诸葛亮自后,我中华大地上有一个有一个奇才。世人纷纷流传着他的传说,说他上...
原创 上... 唐朝武则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其政治才能无疑是非凡的,而说起武则天,又必须提到了其心腹上官...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蜀汉作为一个小国,却能与魏、吴两大国抗衡,这与蜀汉的军事实力和战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蜀汉...
原创 世... 对于雇佣兵大家的印象应该是他们都是些为利益而活的人。他们就是一群价格合适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人,这群人...
原创 比... 一提到北宋最显赫的武将世家,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杨家。 杨业是赵宋手下的著名将领,他在亲兵全部战死之...
原创 张... 说起张申府这个名字,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他是谁,殊不知,他曾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其地位和陈独秀、李大钊等...
原创 关... 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斩颜良诛文丑不用我多说,相信大家都能知道这些都是关羽的战绩,别看...
原创 汉... 文/编辑丨青天御史 在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内容、增加阅读体验,感谢...
聚焦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 ... 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资料照片)。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原创 此... 沙陀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原名处月,西突厥别部。处月分布在金娑山南部,蒲类海东部,名为“沙陀”...
原创 有... 在历史的交汇点,有一些瞬间,如同引导整个故事走向的指引。今日,我们将深度挖掘红军长征时伟人毛泽东的关...
瓷器的新老断代与辩假识真之三-... 瓷器的新老断代与辩假识真之三-三断代—第3.3 王湘文 18661890738 3.3 器形与纹饰在...
原创 如... 我们知道,秦始皇死于东巡回归的路上,临死时下诏传位给扶苏。然而赵高伙同李斯,为了个人利益,假传圣旨,...
马王堆发掘50周年 看T形帛画... 一轮弯月、一只作跳跃状的兔子、一只口衔仙草的蟾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上,充满自然气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