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却有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最终也被新时代所推翻。
然而当时顺治帝在位期间,曾问过高僧一个问题,
他对于大清的未来充满了担忧,虽然内心也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守住大清江山。
但是也清楚的知道,没有一个王朝能够屹立千年不倒,所以他便问高僧:
“大清能够传多少代?”
高僧只说了14个字,但谁也不曾想竟一语成谶,那么高僧所说的这十四个字又是什么呢?
一、清朝的兴起
清朝既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最后一个王朝,同样也是离我们当今这个时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所以清朝是一个非常具有特殊意义的王朝。
清朝建立是在明朝正处于灭亡,正在和南明对抗的这一背景时期,
而清朝的统治者则带领满族人民入主中原,为清王朝奠定了基础。
满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时期,直到17世纪初,满洲人努尔哈赤则率领满族人发起了反明起义。
由于当时明朝已经呈现摇摇欲坠之势,朝廷内部的局势也不明朗,就连军队内部也充满了矛盾,
所以努尔哈赤便率领满族人占领了辽东地区,建立自己的后金政权,并进行改革,为清王朝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位,皇太极自少时起,就跟随父兄四处征战,因此练就了一身很好的骑射本领。
在皇太极在位时期,他为了加强皇权,便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并且还任用了许多汉族的大臣。
在老一代的满文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成为新的满文,同时皇太极也十分有战略,先是征服了朝鲜和漠南蒙古,这为进攻明朝铲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也极大的削弱了明朝的势力。
至此皇太极攻破了明朝的战略防线,然而在皇太极入关前一天,突然去世了,但是清军入关势在必得。
于是顺治帝继位,带领清军入关,此时的顺治帝比较年幼,国家大权则掌握在多尔衮手中,因此也可以说是多尔衮帮顺治帝入关的,
然而此时满汉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日益显现出来,愈发尖锐。顺治帝难以掌握大权
,
多尔衮坐在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独揽朝政大权。
多尔衮在朝政方面比较保守,沿用以往的满族的奴隶制度和政策,
被架空的顺治帝也并没像自己的父亲那样好过,手中没有真正的实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帝王。
直到多尔衮去世前,顺治帝不过是多尔衮手中的傀儡皇帝,根本没有实权,甚至他的母亲都需要和多尔衮亲近,才能保住他这个皇帝的位置。
虽然多尔衮把持朝政大权多年,将顺治帝架空许久,但好在多尔衮的手段较为狠厉,大清王朝这么多年来倒也安然无恙。
但是如今多尔衮一死,政权真正的落入顺治帝的手中,但顺治帝却有些忧虑了,
他担心大清王朝是否能够在自己的手中发展强大?又或者是他是否有能力坐稳这个江山?
二、顺治的担忧
顺治帝的担心也并非是没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是满族人,而此前江山一直都是汉族人的,而满族人从人数上就不及汉族人。
还有另一方面就是民间一直有各种声音,喊着“反清复明”,所以这也便让顺治帝日不能思、夜不能寐,所以这个时候他身边侍候的太监便给他出了个好主意。
为顺治帝排忧解难,这个主意就是让顺治帝找高僧询问,毕竟古人十分信奉神灵,后来顺治帝还曾出家于五台山。
当然这都是后话,于是顺治帝立即将当时最有名的西藏活佛代表请来,当高僧进京见到顺治帝后,顺治帝对于高僧十分信任,便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高僧,我想知道大清能传多少代?”
高僧听到顺治帝问的这个问题,不禁眉头一皱,国运这种可不能算,说出来怕是泄露天机,但奈何顺治是皇帝,于是高僧便思虑过后,只说了十四个字。
“十个皇帝九个囚”
这是前半句,而后半句则是
“还有一个在幽州”
,
顺治帝理解成会传二十代,按照加法算的,毕竟没有一个王朝能够存活千秋百代。
更何况他们是一个外族能够传二十代,非常不错了,毕竟也有百年的历史,所以顺治帝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三、十四字真言应验
那么这位高僧算的对吗?百年之后果真应验了,不过不是按照康熙帝所想像的那般,传了二十代。
“十个皇帝九个囚”是传到第九代皇帝那里是被囚禁的,“还有一个在幽州”则是指还有一位皇帝在幽州。
这样来看有十位皇帝,然而清朝在位的皇帝共有12位,因为这其中包括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但是若从清朝入关开始,就是从顺治帝开始算的,一共十位。
传到第九位的时候就是光绪帝,光绪帝被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囚禁,而是因为他的母亲慈禧专政,成为一个傀儡皇帝,看似是被囚禁,失去了一个帝王的权利。
还有一位在幽州的则是溥仪,溥仪也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当溥仪被袁世凯逼迫退位,至此大清灭亡,在乱世之中开始飘荡。
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人侵占了东北,并且建立了伪满洲国,为了更好的控制“东三省”,让溥仪来做这个傀儡皇帝。
幽州作为九州之一,在清朝时期就是指东北三省,所以“还有一个在幽州”的皇帝就是指溥仪。
原来高僧所说的十四个字,竟在百年之后应验成真,不禁令人对这位高僧充满了敬佩,虽然不像顺治帝想像的那般传了二十位皇帝,但是大清朝的国祚也有286年之久。
结语
在当年那个谁也不知道一个王朝的兴亡更替会在什么时候发生,高僧所留下的十四个字的预言竟然成真,不禁令人对高僧心生敬佩。
无论预言是否真实存在,但是和历史却不谋而合,预言的真实性有待推敲,但是国家的命运和兴亡则离不开每一位群众,是和人民息息相关的。
所以以史为鉴,
我们更相信事在人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国家的命运。
正是以“小我”实现“大我”,对于预言这种讳莫如深的信则有,不信则无,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