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军事特色是轻利剽速,说的通俗那就是快。荀子曰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宛钜铁釶惨如蜂虿,轻利僄遬,卒如飘风。
犀甲铁器,装备轻利,使得楚军进攻的快,不行撤退的也快,则善攻而不善守。因此灭国最多扩张最猛,但沦陷多迁都多,失利时常先散再聚而反攻。楚国的防御不在国都,史载春秋后期郢都才开始修筑城墙,而多在边邑设方城建武城。或许楚人觉得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所以多前锋而少后卫了。
秦国的军事特指是人海,说的通俗那就是多。秦以锐士胜,荀子曰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如此,秦国锐士盛名于魏之武卒,盛名齐之技击,盛名于楚之萃于王卒和莫敖六卒等等。但不节制,那就是舍得,舍得以人海战。这并不说明秦国长期人丁最盛,而是秦国不惜民力。其他国家封君太重,就算想穷兵赋武也有制肘着;而秦国自商鞅法制加强集权,以举国集中营为其施以人海战奠定了政治基础。
齐国的军事特色是算计,说的通俗那就是要赚。齐人隆技击,其技而用巧。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齐国不具备秦国那样的天然防御,也不想像楚那样经常分兵伐远打闪击,更不会像秦那样经常排山倒海,否则准倒霉。如此齐国打仗要比我不战还奸商,常算计着多赚而少亏。齐和秦东西相对,反之而最惜用民力。齐卒单兵甚强,且国富民裕,但齐王给予的军功赏赐却很抠门。
晋国的军事特征是声威,即使打不死人也但能吓死人。故大则制天下,小则治邻敌。其势盛非他国可比,如同曲沃代翼武公延续晋势,晋国之威是姬周之威的延续,天生脉正,只是没取代周天子。楚是灭国之最,鲁是开小会之最,那晋国就是召开大会之最。开大会扯大旗,则需要外正,外正而蔫坏,就有一大堆仆从国相拥着听命作战,声威势盛这就是晋国军事的强势表现。
魏国的军事特色很明显,是精兵特种,说的通俗那就是重金打造魔鬼式训练。荀子曰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秦国要士卒自以作战斩获而授赏,而魏国则是士卒测试达标就授赏;楚国精锐三军萃于王卒只取自贵族子弟,而魏国精锐之武卒则是广泛取自应傅的徭役。承晋之余辉,魏以其成规模的精兵机器,呈雄近百年。
勾吴的军事特色大多是执着冒进,无所谓利弊得失。吴也是重在进攻,但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吴军受晋国扶持,拼命三郎着异军突起,大有代晋而伯的趋势。然疲人者自更疲,吴国每有得势却多是得不偿失,亏本赚吆喝。
赵国的军事特色是众志成城,是为人师,谁打谁倒霉。故楚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齐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秦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魏能人辈出而多往外跑。相对赵国更以人为本,而把其顽固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赵国以胡服骑射而名,原觉得赵军该进攻为上,但除了伐狄和掐齐,纵观其可书之绩大多却像是刺猬似的顽强防御战。小赵有人气有人缘,想围想咬的请先自掂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