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靠刘备之前,庞统投靠的是孙权,不料孙权也没有重用他。孙权弃用庞统有3个理由,事实上,若非东吴1人的1句话,仅仅出于前2个理由,庞统在东吴的仕宦之路恐怕还尚有一丝希望。
一
水镜先生司马徽有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即便和诸葛亮齐名,庞统的运气却不及诸葛亮,他先后投曹操、孙权,一直不受重用,而后投刘备,也差点没得到重用。庞统投孙权不得重用的一个原因其实也是因为相貌长得丑。
孙权见到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里很不待见。这其实不是孙权的个人原因。东汉以来,品评人物一向有两大标准:“容止”和“精神”,简单了讲,就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照这个标准,诸葛亮和周瑜都是神仙一流人物,庞统自然不合格。
二
不过孙权也不会光凭外貌将庞统一棍子打死。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庞统为人狂傲。孙权问他平生所学,他回答“不必拘执,随机应变”;再问他学问和周瑜比如何,他回答“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
这两个回答,前一个很有轻视孙权的意思,后一个无异于不把周瑜当一回事。孙权听了自然很不开心,留了一句“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便让他走了。
三
孙权的话事实上并没有说死,庞统的机会虽然渺茫,但还是有的。庞统的在东吴的仕宦之路彻底被堵死还在于鲁肃的一番话。鲁肃究竟说了什么话呢?
鲁肃是这样说的:“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这是说庞统是赤壁之战胜利的第一功臣,孙权听着刺耳,便回了一句:“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从之功也,吾誓不用之。”
当然,鲁肃和孙权的话都有失偏颇,但就是鲁肃的这句话让孙权不再用庞统了。那么,鲁肃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无非两种:一个是好心办坏事,一个是用心险恶,故意排挤庞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