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刘震率队进入安徽蒙城县涡河边的龙亢镇后,这时他突然接到上级电报:“胡服同志前往苏北,途经你部,必须派可靠部队接送,确保安全。”刘震接到任务后他立即选派警卫连前去接送,并亲自对连长交代:“你们去接一个叫胡服的同志,沿途要绝对保密和保证其安全。”
刘震是湖北人,家乡口音较浓,谁知警卫连长把“胡服”听成了“伙夫”,他说:“保证把‘伙夫’安全送到旅部!”警卫连立即出发了。战士们听说警卫连长亲自率领警卫连去接这位神秘的“伙夫”时,他们都很惊讶,猜测这个伙夫的菜一定做得不简单。
有的战士浮想联翩,还说请这个伙夫到他们连先给他们做一顿好吃的饭菜。连长打住了部下的议论,说:“伙夫过来至少是给首长做饭的,你们别做这美梦了!”一路上,战士们对这位“伙夫”议论纷纷,后来还有人直接称呼其为“大厨师”。
议论归议论,大家一路上还是小心翼翼,很快他们到达了接应点,不过他们看到这位“伙夫”的气派程度,着实吓了一跳。这伙夫长得丰神俊朗,陪着他的5个人全都骑着马、佩着手枪不说,马匹战马还驮着一个个书箱,身后跟随一个全背驳壳枪的警卫班,个个人高马大,另加一个步兵连护送。而这些骑马的大人物竟然都围着这名伙夫转。
警卫连战士看到后不免发出感慨,这哪是伙夫,比军长还厉害。他们心里嘀咕,这个伙夫绝对不简单,说不定是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厨,一定要保护好。路上战士们谁也不敢提做饭的事情,连话都不敢多说了,生怕出什么差错儿。
他们把“伙夫”安全护送到旅部,旅长刘震和众将领都亲自出来迎接,对这名伙夫毕恭毕敬。令警卫连长和战士们意外的是,这位伙夫再也没有露过面,更没有露过手艺,而且旅部炊事班还专门派人外出买菜来款待他。这位“伙夫”在旅部住了几天后启程东去了。
新四军十旅上下,将这位伙夫的事迹传得神乎其神。伙夫走后,旅警卫连长好奇地问旅长:“你那天派我们去接来的伙夫到底是谁?”刘震告诉他:这位“伙夫”同志并不是一位伙夫,而是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刘政委,前往苏北,是为了赴任新四军政治委员一职!
十旅战士们这才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中央为了保密和安全起见,一些领导同志要用化名,这么大的官,大家误以为是一名‘伙夫’,差点闹出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