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第一才子,朱元璋曾亲自接见,只因犯了这个忌讳,下场凄惨!
迪丽瓦拉
2025-07-21 08:02:35
0

明朝贡献最大的两个皇帝,除了朱元璋,应该就是朱棣了。虽然朱棣背负着弑侄篡位的骂名,但是撇开这个污点,会发现其实朱棣还是为明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命令手下人修成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在历史上地位极高,是古往今来,最齐备、最完美、最优秀的一本书。此书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

编成此书的首要功臣,名叫解缙,他是明初第一才子,深受朱棣喜爱,但也正是因为朱棣的宠爱,将他送入了万丈深渊!

解缙,洪武二年(1369)年出生,江西吉安府人,他自幼就非常聪明,同乡之人都称呼他为小才子,他也没有辜负自己的这份聪明才智,洪武二十一年,他考中了进士,由于他的名气实在太大,朱元璋抽空召见了他。

当时的解缙,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勇敢地向朱元璋上书,针砭时弊,斥责朱元璋滥杀无辜的行径,可奇怪的是,朱元璋竟然没有将他治罪,反而还接受了他的一些建议。在朱元璋的纵容之下,解缙愈发“狂妄”。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处死了李善长等人,李善长的死,牵扯着很多的政治问题,当时几乎没有人敢为李善长辩解,但解缙却上书为李善长喊冤,这件事情直接触怒了朱元璋,朱元璋将他赶回了老家,还说了一句“十年之后再启用”。

解缙回到家乡,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解缙的心态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的他,已经褪去了当年的青涩模样,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斥着欲望和野心的政客。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此时解缙已经回家七年了,他心中明白,十年之期不过是朱元璋随口说的罢了,想要成功,只能依靠自己。解缙利用之前的一些关系,不断地向高官和皇帝上书,乞求能够获得官职,建文帝知道他有能力,却不愿意用他,只是给了他一个小官。

后来,靖难一战,解缙投靠了朱棣,从此便成了朱棣身边的宠臣。朱棣登基之后,就开始着手大典的编著,文采非凡的解缙,自然就成了大典的主编者之一。朱棣为了完成这本大典的编写,举一国之力,耗时五年,终于完成了这本旷世巨作!

《永乐大典》说解缙一生最辉煌的成就,也是他一生的至高点。然而,当这本书完结的时候,解缙的人生竟也即将完结!为什么呢?因为解缙犯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参与继承人问题。

关于朱高炽和朱高煦二人的权位之争,读者们应该都不陌生,朱高炽仁厚,但身有残疾,朱高煦与朱棣相似,但却不是长子,朱棣很纠结,究竟让谁成为继承人,其实朱棣对于这个问题,说更偏向于朱高煦的,但是自古立嫡立长,贸然立朱高煦为太子,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于是朱棣便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大臣们,当他问道解缙该立谁为太子时,解缙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朱高炽这边,朱棣问他缘由,他只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是的,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名叫朱瞻基,此人天生聪慧,深受朱棣喜爱。正是因为解缙的这个建议,永乐二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

朱高炽很感激解缙,但与此同时,朱高煦却将他视为眼中钉,朱高炽虽然被立为太子,但也是一个自身难保的状态,自然无法庇护解缙。朱棣偏爱朱高煦,朱高煦的吃穿用度,礼仪随从,丝毫不亚于太子,解缙向朱棣上书,要求朱棣斥责朱高煦这种逾矩的行为,可朱棣并没有搭理他,只是让他集中精力编著大典。

解缙愈发张狂,他认为自己还是朱棣身边的第一宠臣,却不知朱棣早已厌恶他的所作所为。永乐五年二月,朱棣将解缙赶出了朝廷,打发到了广西当参议,解缙虽然无比失落,但还是乖乖去了广西。时间一晃,四年过去了,解缙得到一次回京汇报督饷的机会,可当时刚巧朱棣远征在外,于是解缙就去拜访了太子朱高炽。

朱棣回京之后,朱高煦将这件事报了上去,朱棣大怒,他认为解缙一定和太子有所勾结,于是便将解缙关到了大牢之中,变成了一名阶下囚。

从第一宠臣到阶下之囚,解缙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永乐十三年正月,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解缙被丢在漫天大雪之中,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沙...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千禧。每天我都会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 看完觉得有趣的话,还请麻...
原创 王... 王者荣耀里面很多英雄,都有着有趣的典故。比如百里玄策,就是唐朝神人——王玄策。他作为个毫不起眼的文官...
原创 原... 梁山好汉征讨方腊,当时十停好汉去了八停,大和尚鲁智深也重伤坐化了,宋江先是给鲁智深上完香后,才想起自...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晚清末年的人物老照片,这组珍贵的老照片非常详细且直观的记录了一百多年前的百姓生活场景及...
原创 末...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我的前半生》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影射、...
原创 康... 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从8岁就登基...
人才兴邦,点亮民族未来之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才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核心力量。“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
原创 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说到三国名将,...
原创 在... 天国倾覆:从“军师”到“东王”杨秀清的权力迷局 1856年的天京城,笼罩在一股诡异的寂静之中,往日里...
原创 中...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东北地区留下了大量日本遗孤。在哈尔滨的一个寒冷冬日,赵凤祥夫妇在街头发现...
原创 雍...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
原创 令... “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美国的空气更是比国内的香甜”正是出自美国留学生之口! 崇日、崇美、短短10年...
原创 浅... 前言 沃尔特·德·考文特是14世纪的苏格兰传教士,现如今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的出生日期,他的家庭或...
原创 赵... 谁没事去屠杀功臣呢?刘邦也没杀功臣啊,朱元璋杀,也不至于屠杀吧? 你以为杀功臣很容易?一个弄不好就被...
原创 皮... 鏖战太行战友情深 1943年8月,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对侵占河南林县县城及其以南地区的伪军发动攻势,...
原创 公... 小时候,刘邦和卢绾常常一起在村子里奔跑嬉戏,他们像是一对难分难舍的兄弟,相互之间的默契在他们成长的过...
原创 井... 1928年4月28日,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大的革命领...
原创 为... 人类文明已经有着数千年历史了,期间无数个灿烂的文明孕育而生,按照历史学来说,延续一个民族的基本条件,...
原创 东...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只有当我们拨开迷雾,才能窥见真实的面貌。东周的开端,一直是中国历史...
原创 郑... 《中国史纲要》中有载:“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很多国家都在和他的接触之后派使者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