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史记》记载的轩辕黄帝的陵寝,也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素有“天下第一陵”之称。祭祀黄帝是国之大典,桥山也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地方,保存着汉代以来的各类文物。数千年来对黄帝的祭祀活动从未中断。
相传黄帝的出生地在沮水河畔,也就是今天延安市黄陵县的沮源关。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共同始祖的怀念之情,便在桥山修建陵墓,让后代祭祀。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这是有记载的最早举行的祭祀黄帝的活动。历代规模最大的黄帝祭祀发生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当时汉武帝亲率十八万将士前去黄帝陵祭祀。
1961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编为“古墓葬第一号”。 2006年,清明节全国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举动都在强调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重大意义。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陕西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和红色革命圣地。黄帝陵景区主要分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汉高祖刘邦曾立下规定:凡天子陵寝旁必设庙宇,用于后人供奉和祭祀。因此古人在黄帝陵所在的桥山西麓又修建了轩辕庙。整个庙宇占地约9.33公顷,分为古柏大院、中院、祭祀大院三个院落。
延安黄帝陵景区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全国再无争议之地。如今黄帝陵陆续扩建了约1万平方米,作为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现在的祭祀大殿建成于2004年,既秉承汉风唐韵,又有鲜明的现代印记。殿宇四周没有围墙,仅以石柱支撑,殿顶呈圆形,寓意“山川形胜、一脉相承、天圆地方、大象无形”。
景区内古柏参天,其中千年以上的树龄竟有3万余株,是我国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柏群。其中的一棵参天古柏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树干高达19.3米,树干周长10.67米,据说这棵柏树是黄帝亲手栽种的,距今已有5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