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原之战后,织田信长的后代们,都有谁还活着?
对于织田信长而言,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即将成为天下人的那一刻,死于明智光秀的反叛。身为战国时代的大名,随时面对敌对势力的攻击、家臣的反叛,因此信长在最后一刻才会如此平静。但信长是死了,他的继承、儿子们继续存在,但这个存在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浮浮沉沉。
关原之战爆发前,东军到达清须城(清州城)后,一心想要早日突破木曾川,进攻美浓国的岐阜城。岐阜城主织田秀信是信长的孙子,织田家家主。秀信自小便受丰臣秀吉照顾,获得秀吉赐予“秀”字,又位居有名无实的地位,守着已经凋零的家业。
话虽如此,或许是感念秀吉的养育之恩,秀信自秀吉死后也跟毛利辉元一样,早早向西军靠拢。
在八月中旬,织田秀信的岐阜城已然成为西军与东军对峙的前线要地,而秀信当时尚且年轻,只靠左右的重臣接受西军的指示布防。当然,西军的首脑们也不敢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织田家自行处置应对。于是,岛津义弘、石田三成和增田长盛等人便调派军队到达美浓国协防,力图阻止东军轻易突破木曾川防线。
另一边的东军在清须城休息整顿数日后,在八月二十日准备好要向北面隔河相望的岐阜城进攻。这里发挥重要作用的便是熟知当地地理的福岛正则和一柳直望。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福岛正则在早前已被德川家康安排率先回到清须,准备好前线的备战工作。然而,当各大名在八月上旬到达清须后,德川家康依然在江户,没有出兵,只派出家臣为使者到前线鼓动士气,以及多次用“即将出兵”来拖延推搪。
为此,福岛正则终于在攻击岐阜城前几天对刚好来到清须传话的家康使者村越茂助表达心中的不满。正则说:内府公至今仍不出兵,是打算牺牲我们吗?
对此,村越茂助回应说:内府公至今不出兵,乃因诸位至今仍然未有出动之故。
福岛正则闻言缓缓地打开手上的扇子,指着村越茂助说:说得有理!那就请阁下马上将我们立即出兵的消息汇报给内府公。
这个对答在八月底传回江户的家康耳中,虽然不知家康听后作出什么反应,但家康也理应知道,前线的焦虑情绪已经到达一个沸点,而据听闻此事的人说,当时在场看着福岛正则与村越茂助针锋相对的本多忠胜和井伊直政无不冒出冷汗来。
那么,前线的东军是怎样回应村越茂助的发言呢?据参与攻击的细川忠兴的传记《细川忠兴军功记》记载,东军在清须城决定分兵北、西两路进攻,北路由一柳直盛引路,与池田辉政、山内一丰等将一起渡过木曾川上游的河田口岸,与对岸的织田军交战,而西路则由福岛正则引领,与田中吉政、加藤嘉明等人,还有井伊直政和本多忠胜渡过萩原河口后,一起拿下西北岸边的竹鼻城,扫除北上的阻碍后,再与北路军合流攻击岐阜城。
织田秀信没有坐以待毙,采取笼城战,而是立即派出四千人(人数有不同版本)到两个河岸便严阵以待,在后方的西军也赶紧派出援军往岐阜赶去支援。然而,东军的两路大军都是身经百战,又心有怨愤的将领,防守的织田军也早已不是织田信长时期的织田军。两日后双方展开战斗,织田军随即大败而归。
西北口的竹鼻城火速陷落,但北口的池田辉政等人同样轻松打败那里的织田守军,而且为了更快指向石田三成的佐和山城,完成反攻,在池田辉政的私下决断后,北口的部队决定不等待西北口的友军来到,抢先攻打岐阜城。
这个消息不仅使西军大位震撼,西北口的东军也为之恼怒。其中,福岛正则对眼前的首功被活生生抢走恼羞成怒,想与池田辉政理论,但在细川忠兴、黑田长政和井伊直政的相劝下,决定来个顺水推舟,福岛正则、细川忠兴赶赴岐阜支援攻击,黑田长政、藤堂高虎和田中吉政等则索性放弃攻击岐阜城,改朝岐阜西方的大垣城推进,再抢先一步向石田三成的佐和山城进击。
八月二十三日,面对强大的对手,岐阜城被围攻不足三天便告陷落,或许是出于旧主之谊,池田辉政接受了织田秀信的投降,将他移送到附近寺院软禁。关原之战后,德川家康对织田秀信进行清算,将其放逐到高野山,36岁时病亡,但据称留下后人,是否为真就不得而知,但织田家嫡系就此沉沦。
织田信长的其他儿子在关原之战中,全都选择西军,虽被一一清算,但都有不同人生。例如织田信高加入石田三成所在的西军,战败后领地被没收,不过他的后代则被幕府提拔为旗本,顺利延续到江户时代。
同样加入西军的还有织田信长的第八个儿子信吉,他作为大谷吉继的麾下而战,但西军战败后,他同样被德川家康清算,因此出家为僧,再也没有踏入过政界。属于大谷吉继麾下的还有织田信长的小儿子,他没能活到家康的清算,在关原之战时战死。
另外,织田信长的九子织田信贞虽然加入西军并被清算,但在大阪之阵时,他加入德川家康麾下,战后封赏中,领地失而复得。但并未成为大名,其子孙要不成为尾张藩武士,要不加入幕府成为旗本。
唯一成为大名的,就是被称为“傻瓜殿下”的织田信雄,由于做事荒唐,并不被人重视。但在做事荒唐下,虽然一度失去领地,但在大阪之阵中属德川家康麾下,战后重新成为大名,为宇陀松山藩初代藩主,而家业也一直延续到幕末。而在江户时代,信雄的后代更被视为织田嫡系,好歹将织田信长的血脉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