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犹记我们的祖先,曾在《诗经》中这样告诉我们。到头来话是如此,现实却事与愿违。
因为我们的祖先没有告诉我们,我们生活的华夏大地,在这片大陆横绝一世,却还有大陆外的大陆,王土外的王土。
更因为,天朝上国的梦境我们不合时宜的做了几百年,又最终被船坚炮利的工业国家打碎了梦境。
还因为,我们的人爱关起门来做梦,关起门来拿着"放大镜"对着既得利益方案锱铢必较,精打细算,这就是政治斗争。
而民国海军统帅程壁光传奇的一生,就目睹了梦境破碎的一切。他是第一个在美国阅兵的中国将军,在海上经历过改朝换代,身是封建"遗老"却用余生反抗帝制。
然而他最终被何人暗杀,却成了个百年悬案。
一、海军将领的"开眼"之旅
1911 年4月21日,一艘在当时吨位巨大的世界一流船舰自上海港出发。船舰名为"海圻"号,命名是很有讲究的,出自明代刘基《雪鹤篇赠詹同文》中:"玲珑琪树戞金徽,砉然长鸣惊海圻。"
海圻意为海域广袤无边,是清朝的核心船舰。而舰长正是晚清水师将领,程壁光。此次海军航行,是奉清廷的命令,去英国参加英皇乔治五世的加冕典礼。
程壁光无疑是有远见的,他就下令士兵剪掉拖在脑后的发辫。此时,去国离乡的程壁光,望着缥缈浩瀚的海港。
开始想起一个久久挥散不去的噩梦,那个梦也发生在海上。1875年,他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便与这航海结缘。那年甲午海战爆发,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对上了千年来的"好学徒弟"日本,竟沦落到全军覆没。
提督丁汝昌和管带杨用霖皆拒降自杀。由程壁光递交降书,有损天朝上国的威仪,也损了高门士族的脸面,洋务几十年的成果在此毁于一旦,后来的他也被革职了。
他不甘,无数个难眠的日夜里,他曾就战事反复推演,却永远推演不出日本能够大胜中国的变数。
为何耗时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亚洲第一的海军实力,会如此不堪一击?或许真如他加入的兴中会的观念一样,错不在实力,而在封建。
李鸿章劝他复职,为他免除甲午海战全军覆没的罪责,他又重新供职于海军。他感念李鸿章的恩义,又无法忘记兴中会里同仁们的理想。
但不论结果为何,为这个国界守着手里的海军,便无愧于李鸿章无愧于国。当他回过神来,船舰已经驶过台湾海峡了。
这样一场海上的梦,他做了太多次,也做了太久太久。距离那场海战,已经16年了!在出使他国的海上,他们历时两个多月到达了英国。
在参加英王加冕典礼后,"海圻号"又从英国出发去往美国。1911年8月10日,"海圻号"抵达纽约,中国军舰首次访美,并进行了阅兵。
这是一架来自几千年神秘古国的军舰。在当时的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更是被各大报纸书刊所刊载。
后来古巴和墨西哥发生大规模的排华事件,后古巴总统慑于海圻舰军威,只好向程璧光承诺"古巴军民绝不会歧视华侨。"
墨西哥政府则还没等程壁光造访,便向清政府赔礼道歉,偿付受害侨民生命财产损失。当我们提到晚清,许多人马上会感觉那是个落后,处处被挨打,各种不平等条约的朝代。
但其实,在当时的世界,我们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毕竟就如如今的世界格局一样,有许多强国,但跟整个地球国家群体比起来,强国的数目实在太少。
而在大清最后的时光中,却能够保护自己的华侨,当真是华夏封建时代最后的霸气了。
二、推翻清朝后数度波折
1911 年9月,"海圻"号原路返航,但在归国途中,却传来了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这是一场开天辟地的革命,为扩大国际影响,无疑是加入革命阵营。
此时的船舰上,更是一致的赞成参加革命,为之欢呼雀跃声此起彼伏。中国,终是不缺热血与远见。离去前,他们身上挂的是黄龙旗,但在回来时,身上却已是五色旗。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临朝称制,颁布了《退位诏书》,宣统皇帝溥仪在继位三年之后退位。而宣统的退位,也标志着清朝的灭亡,还有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封建王朝被推翻,却并不意味着时局的光明也随之而来。此时的民国内部,充满了各种派系的矛盾。
回国后的程壁光,担任北洋政府的海军总长。但先后有袁世凯,张勋等妄想复辟帝制。而程壁光也一直反对复辟帝制。
为应对众多眼线的监视,他也只能效仿刘备韬光养晦,每日灌自己的菜园子。却在友人的信件中表现了他的无奈,他常常自己悔恨"不能速死"。
孙中山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程璧光于是叛出北洋政府。率领跪下的海军儿郎们南下广州支持护法。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护法舰队",此后在军政府任职,但最后却在广州被暗杀。
三、被暗杀后护法运动失败
关于程壁光被何人,何种势力所暗杀。历来都有许多种推测。但流传比较广的则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段祺瑞使人暗杀程壁光。
在北洋政府中,黎元洪派系和段祺瑞派系之间的府院之争相当激烈。而程壁光也一直是支持黎元洪的,但后来黎元洪被段祺瑞逼走,那程壁光的处境尴尬可想而知。
后来程壁光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背叛北洋政府自然也遭到段祺瑞的憎恨,所以会将其暗杀。
第二种说法是被桂系军阀暗杀,因为程壁光在海军里的威望,让孙中山颇为倚重,于是决定釜底抽薪让孙中山失去海军的支持,所以将其暗杀。
第三种说法是革命党人朱执信干的事,因为党内有人觉得程璧光喜欢骑墙战术,就爱给各种人"抛媚眼"。
于是为了处置他,朱执信等人在孙中山不知道的情况下发起了此次暗杀行动。
笔者虽不作判断,却有个疑问。程壁光死后谁才是既得利益者?
在程壁光死后,第一次护法运动也落下帷幕,孙中山也被迫辞去军政府总裁职位。若是党内的斗争,却最终失了海军的依靠,那是无异于作法自毙。
然而无论是何种原因而被刺,其根本就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既然是无头悬案,我们也没法再去揣测纠结,因为那终是过眼云烟。
纵观他的一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会审时度势的,但又坚定不移的保护革命成果。终其晚年,都在反抗封建,反对复辟帝制。作为一名海军总帅,他是无愧这个国家的。
文/史海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