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理性看待诸葛亮的诸多失误
迪丽瓦拉
2025-07-23 19:33:36
0

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上到皇帝、下到民间百姓,对他的看法都是各不相同,虽说他为刘备的蜀汉殚精竭虑,但是他的诸多做法让自己成为历史上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

其实很多朋友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更多是从三国演义当中所获得的了解,并不清楚历史上的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说三国演义当中是作者完全站在刘备和诸葛亮的角度去看待天下一切,所以立场明确,但是难免对历史人物的真实认知存在偏差。正所谓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所以理性看诸葛亮的诸多失误!

先看诸葛亮的战略大局观

1,三顾茅庐之后写下《隆中对》

公元207年末,刘备在苦苦寻求良才不得的情况下,经徐庶推荐,前往南阳郡拜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成就大业,经过一番努力,终成一段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并且还留下这篇著名战略之作《隆中对》。

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把刘备的大业之路分为四步走;第一步:目标是一定要拿下荆州,而且拿下之后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二步:开始筹建自己的大后方,最佳的根据地是益州,所以第二步先要拿下益州;

第三步:在成都真正建立自己的大本营,以此为中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就是在前三步完成之后,并且是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兵分两路夺取天下!

当刘备听完之后,犹如醍醐灌顶,顿时把诸葛亮当作天大的救星,深刻的认识到诸葛亮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大军师,为他指明了未来干仗的明确方向!

后来也的确是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刘备所部完成了前三步,让天下格局形成三足鼎立。由此可见,诸葛亮着眼大局的战略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都是在他的计划范围之内,真的是料事如神一般!

2,诸葛亮《隆中对》的大局战略存在偏差

在《隆中对》这篇文章中,诸葛亮还提到一个重点,即认为东吴是蜀汉的盟友,一定要维护好这个盟友关系,才能歼灭曹操!

但现实情况终究是千变万化的,最主要的是“人心难测”,诸葛亮认定东吴这个盟友,不代表东吴孙家也死心塌地地与蜀汉结交,因为大家都在争夺天下,所以从一开始就存在根本上的利益冲突!

而东吴和蜀汉当时最大的利益冲突是荆州的归属,按照前面的战略方针,刘备已经拿下荆州,但是东吴同样对荆州垂涎三尺,因此这个荆州仿佛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成为孙刘联盟的毁灭关键!

另外,诸葛亮所提出的第四步,即兵分两路夺取天下,虽然计划很美好,但是现实情况是非常的糟糕,因为荆州、益州两地相隔上千里,一旦兵分两路,如何谈两军呼应一事,真要出现状况,想要驰援都来不及!

关于以上两点,其实咱们伟大的领袖人物也提到过,就明确地指出诸葛亮的《隆中对》在后面的关键部分存在战略眼光的偏差。

个人认为也许是诸葛亮在当时做得最好打算,毕竟是第一次给老板展示自己的才能,所以把最好的情况告诉刘备,让刘备有信心;

除此之外,就是诸葛亮对孙吴应该是有着一定的判断失误,以为孙吴只想着据守江东,做一个偏安一隅的小王!

但是不管怎么说,诸葛亮与东吴掌控者没有真正的打过交道,因而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当时诸葛亮急需要给老板一个高效清晰的答复,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的失误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1,诸葛亮的北伐大战

诸葛亮真正做蜀汉三军统帅是在刘备去世以后,所以要想认清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肯定得看他当三军统帅之后的军事行动!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并没有实现自己发兵前的最终目标,但是拿下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并且为蜀汉收获一员大将姜维;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被曹魏援军赶至,未能拿下想要夺取的地盘,但是在撤退过程中,诸葛亮利用计谋进行埋伏,从而成功斩杀曹魏派来追击的将军王双;

第三次北伐,就是一场局部战役,目标非常明确,是要拿下武都和阴平,最后在诸葛亮的计策之下,曹魏的郭淮只能看着陈式完成任务!

第四次北伐,这一次北伐诸葛亮抓住曹魏在雍凉地区的军事力量薄弱,派遣魏延和吴懿俩人带着非主力部队出阳平关,再通过下辩进攻曹魏的南安郡,然后成功击败曹魏,解除曹魏对蜀汉的半包围态势。

第五次北伐,如同第二次北伐一般,在被迫撤退的过程中用计谋坑杀曹魏的关键大将张郃。

通过以上来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可以的,基本上也符合后面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即军事才能不是诸葛亮最擅长的。

2,诸葛亮在实际战争中的失误

其实隆中对后面的判断失误,严格来说也是属于军事眼光的问题,而诸葛亮在战争当中的失误认知,主要就是在北伐战争中所体现出来的!

例如,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完全是诸葛亮的料敌失误才导致没有实现军事行动的目标,因为当时曹魏发动三路大军进攻东吴,所以诸葛亮认为曹魏占据的关中属于军事薄弱环节。

正是攻打的好时机,于是发动了第二次北伐,但是曹魏驻守的将领郝昭依托陈仓天险,硬是等到援军到来,而诸葛亮所部快要弹尽粮绝,所以只能选择撤兵,如果不是后来成功伏杀曹魏大将,恐怕这次北伐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例如,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本来攻下三郡,可以以此为基点继续深入,但是攻下和治理是两回事,加上诸葛亮这次没有亲自坐镇最关键的作战环节,即街亭之战,反而让参军马谡为此路主将,最后导致失败,让三郡重新回到了曹魏手中,即便诸葛亮打算只占据一郡的想法都化为乌有,只能退军!

其实诸葛亮的这两次失误,主观因素是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够强,所以判断失误;但是客观原因是蜀汉内部矛盾太激烈,如果不发动对外战争,蜀汉会提前亡于内乱;

另一个就是诸葛亮的“愚忠”,一心要快速完成刘备的生前目标,因而急于求成,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加上曹魏的纸面实力本就强于蜀汉,所以失误和失败也是正常的。

最后看诸葛亮用人之道

1,诸葛亮的选人用人的标准

诸葛亮对如何选人用人有一套自己的标准,第一,问以是非而观其志;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谘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总结一下就是诸葛亮在用人时要考察对方的志向、应变、见识、勇气、本性、利益、诚信等七个方面,其实诸葛亮从这七个方面去考察人才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这个要结合现实情况,不能一条路走到黑!

例如三国的曹操就是在乱世之中说要“唯才是举”,即世间没有完美之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天下太平,当然尽可能找品德修养上佳之人,但是三国是乱世,乱世需要有能力之人来平定天下。

因此才能排首位,所以曹操手下的能人是特别的多!而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放在当时过于理想化,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但是他的用人标准并没有错,反而非常好!

2,诸葛亮用人不够变通

诸葛亮在自己的用人标准第二条就是要找应变能力强的人,但是诸葛亮自己在很多时候也没有做到这一点!例如著名的故事“挥泪斩马谡”,马谡因为在街亭之战中擅自作主,因而被曹魏军队击溃,所以按照军法来说,马谡应该被斩。

但是诸葛亮这个时候没有变通之念,也没有意识到马谡适合当军事参谋、而不适合当主将,反而为了严明军纪而斩杀了马谡,若是马谡不死,完全有能力作为后来蜀汉的军事参谋长,为蜀汉的对外作战出谋划策,也不至于让蜀汉无军事人才!

例如刘备的义子刘封,根据史书记载,刘封被杀的原因是拒绝支援关羽,所以诸葛亮认为刘封过于狂悖,怕以后压制不住而引发事端,最后向刘备提议斩杀刘封,因而刘封身亡!

实际上刘封不救援关羽,是因为当时刘封刚到上庸,并没有真正立足,加上身边还有孟达唱反调,一旦离开就会引发大的变故,更重要的是刘封没有擅自出兵的权力,由此可见刘封谈不上是一个反骨仔!

包括魏延其实也是不应该死的,就因为诸葛亮临死前多说了一句话,诸葛亮说魏延在自己死后,应该不会听从杨仪之命,当然诸葛亮并没有要杀魏延的意思,而是诸葛亮交代的话语没有变通,同时用的杨仪也不行,所以最后魏延被杨仪坑杀!

刘封和杨仪的死去,导致蜀汉后来没有真正可用的大将,所以很快就亡于曹魏之手。但是,看待历史问题还是要站在诸葛亮的角度去分析,诸葛亮之所以要杀刘封,是因为刘封的不出兵延伸为可能会威胁刘禅的位置,所以刘封被杀;

而魏延是只认可诸葛亮,因为魏延在诸葛亮死后的确没有听从杨仪的命令,不过魏延也没有造反,而是杨仪没有容人之量,所以引发惨剧!

综上所述,只能说诸葛亮自身也没有民间传说中的那么神,他也只是一个比普通人要厉害很多的大才子,但是依然有着很多缺点,甚至有着一些致命的弱点,所以不用去神化诸葛亮,就把他当作一个比较厉害的历史人物即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如果大家读过莫言的《檀香刑》,就能感受到旧时代的刑罚能“变态”到什么样的地步。 当然, 这种特殊的刑...
原创 《... 《还珠格格》 中,皇后和香妃脾气秉性天差地别,皇后霸道不讲理,还很嚣张跋扈,对待令妃、小燕子等人是鼻...
原创 苏... 巅峰时期的苏联的确很强大,就连美国都要避其锋芒敬其三分。不过苏联的发达却很畸形,其经济收入更多的是来...
原创 明... 宋朝和明朝可以说都是文官主导朝堂。尤其是明朝,文人的地位可以说是相当高,同时明朝的文官似乎也相当的有...
原创 十... 清朝历史上,皇室之中要论感情最深的一对兄弟,恐怕没有人比得上雍正帝和十三爷胤祥了,那他们的关系究竟有...
原创 司...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在这样的乱世中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人物,无论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还是以曹操为首的北方...
1959年,金日成为何不顾反对...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要...
原创 南... 中国人一向对于生前身后的事情都有着非常关注的态度,因此死后安宁,生前富贵是很多人一生的追求。对于多数...
原创 6... 62师转战西北后的生产工作 作者:王仅推荐:王皇义 六十二师1959年3月奉命转战西北后,继续全面...
三国杀:难道画师都是足控?这都...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在三国杀中,斗地主模式无疑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模式,所以武将能否适配...
原创 慈... 说起晚清的大太监,相信大部分人会第一个想到慈禧身边的李莲英,但其实,生活最滋润的大太监,并不是李莲英...
原创 陆... 兵法有云,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有时候为了前进一步,你得后退一两步甚至三步。我们都知道,看古典战争文学...
原创 曾... 汉字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又是世界上使用人数、传播范围最广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 最早是古...
原创 中... 文/玉箫苒 编辑/玉箫苒 前言 俄乌之间的冲突已经过去十几个月了,俄罗斯是否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 这...
原创 全... 随着二战的过去,世界各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国家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多,于是世界上发生大规模战...
原创 民... 民国名媛何其多,但有一个名媛则与众不同,被誉为“民国第一名媛”。她有着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是骨子里透...
原创 故...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贪图享乐大兴土木,给百姓带去了极为沉重地徭役,没过几年,隋朝就被弄得民不聊生,忍...
原创 清... 今以国朝公主之适外藩者,谨依玉牒诠次其諡号,而以外藩福晋、郡主之荷册封者,貂冠毳袜之伦,缀於后为一表...
原创 北... 北宋灭亡后,所有貌美的公主,都被带到这个地方,结局大都很惨 在很多人眼中,能能当一个公主,在这样的家...
原创 三... #头条中国史# 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吴国名将数量不少。吴将的特点是能力平均、攻守平衡,虽勇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