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论述:宋朝“台谏”合而为一的形成原因与特点
迪丽瓦拉
2025-07-23 20:33:06
0

宋朝,一个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朝代。虽然从宋朝的发展历史来看,它并未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两度倾覆于外敌的下场也为其添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但它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成就却仍然令人惊叹,从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正是在宋朝时期,台官与谏官这两种职务本应不同的官员却逐渐融为一体,对监察百官、维护皇权统治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

一、台谏合一局面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1、宋朝统治者巩固自身权力的需要

自唐末五代以来,中国便再度陷入了连绵不休的战乱当中,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政权之间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了不计其数的战争。在这种混乱的政治环境下,统治者不仅需要担心敌对政权的进攻,同时也要提防政权内部的叛徒和造反派,这也是那一时期政权更迭速度相当之快的重要原因。

而作为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本人也同样是通过造反的方式上位,这就使其对于造反一事有着更多的忌惮和防范之心。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对内稳固自身统治的愿望几乎达到极点,除了采取杯酒释兵权这样的方式来加强中央集权外,通过政治制度的建构来作为长远的保障更是重中之重。

作为一种用以监视百官、巩固统治者权力的重要制度,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不可谓不久远,宋朝则在宴席唐朝各方面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也将其监察制度模仿建立起来,御史台这一机构就此出现:“掌纠绳内外百官奸慝,肃清朝廷纪纲,大事则廷辩,小事则纠弹。”

但是,宋朝统治者为了防止权臣的出现,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对原本的官僚系统进行了诸多改造,这就导致宋朝的权力板块显得更为繁杂多样,如果还是仅仅依靠御史台这一机构来对这些官员进行监察,那么就难免出现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这对于宋朝统治者来说当然是不可容忍的。

因此,为了继续加强对百官的纠察,宋仁宗又在明道元年将原本隶属于门下省的谏官分离出来,转而由自己对这一官职的人选进行任命,并对其直接领导。正是自此以后,本应是受到宰相领导、用来纠察皇帝过失的谏官就也加入了监察百官的行列。

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台官和谏官在具体的职权上逐渐呈现出一种职能重复、互相兼容的局面,甚至这两种官员还常常互相升迁。再加上后面谏官的政治地位在宋仁宗时期提升到与台官相同的地步,这就再度加强了这两种官职之间的相似性。久而久之,这两种官职仍然分开设立就显得不太有必要,并最终合而为一。

2、宋朝官制改革下的结果

前文已经说到,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权臣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在分权制衡原则的指导下对原有官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这一系列的改革下,官员们独断朝政的可能性被大幅度削减,但相对应的,宋朝时期的官僚系统却大幅度膨胀,官僚的整体数量更是达到了一个堪称恐怖的地步。

而随着官僚数量的增长,宋朝政府所需要支出的俸禄自然也不断增长,为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因此,如何裁撤一些没必要的官员或者撤销一些冗余的机构就成为了宋朝统治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台官与谏官这两种在职能上如此相似的官职便开始了自身合流的过程。

二、台谏的两大特点都走向了异化

1、捕风捉影成为台谏官员们的日常

对皇帝来说,他们之所以设置台谏官员,就是希望这些官员能够发现其他官员的不法之处,从而起到维护自身统治的作用。但是,在台谏官员们的工作日常当中,他们更擅长的并非寻找证据、发现真相,而是捕风捉影、网罗编织各项罪名。

比如在王安石变法当中,保守派以及台谏官员为了攻击王安石,曾经编造了包括“慢上无礼”、“好名欲进”、“要君取名”在内的十项罪名,但其中只有“商榷财利”这一条属于事实,甚至这一条还是为了新法的事实而必须为之。除了王安石之外,更早之前的韩琦同样遭受过这些台谏官员的无端指责,说他们一句不务正业都已经算是夸奖他们。

2、台谏官员更擅长人身攻击

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社会一直都对人的品格一事怀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也因此,即便一个人拥有再为出色的能力,一旦他做出了道德败坏之事,那么他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人们的唾弃,这个人的所作所为自然也就随之显得罪大恶极起来。而在宋朝,人们对于道德素质的要求更是达到一个新的地步。

也正是瞧准了这一点,宋朝台谏官员们如果无法找到确切的证据或者说不愿找证据来弹劾某人,就会通过人身攻击的方式来污蔑他人,重复说其道德败坏、不堪大用。甚至一个人说不够,这些台谏官员还往往是一群人一起进行人身攻击,真可谓是丧心病狂。

三、总结

总的来说,从台谏合流的初衷来看,宋朝统治者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加强自身的集权,尤其在五代十国无数先例血淋淋的教训下,他们对于这一点自然就更为看重。

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上,由于部分制度的设计缺漏,导致这些台谏官员不但很难真正行驶自己的职能、肃清整个政治环境,反倒是经常在大臣们的争权夺利中充当着帮凶,在某些时候更是权臣们打压异己的工具,在巩固皇权一事上几乎没有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宋代台谏的异化》——陈良

《宋代台谏合流论》——汤毅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邦之所以夺得天下,绝对不是依靠某个人比如:张良而得到的。他能夺得天下主要是因为他能知人善用,并且用...
原创 三... 第十名,魏延 魏延是一个让我觉得非常可惜的人。 魏延出身并不算高,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牙门小...
专家进入康熙地宫后,为何匆匆退... 历史上康熙皇帝的景陵历经磨难,不仅有天灾,还有人祸,它奇迹般地躲过了东陵大盗孙殿英的毒手,但最终还是...
原创 关... 关羽之所以闻名于世,跟三国演义有很大的关系。在书中,关羽不但骁勇善战,胆色过人,更是忠义之人,不管是...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以及对道教的意...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起源: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七年二月的时候,为怀念昔日那些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二十四位功臣,就让阎立本画好了这...
原创 刘... 首先,能不能灭得了曹操和孙权不讲,蜀汉的版图会大很多。那跟着刘备一起打仗的这107将,若是没有战死,...
原创 我... 我国帮越南打赢越南战争,为何越南史书只字不提?主要有三点原因 我们国家一直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感恩。我...
原创 崔... 450年,70岁的丞相崔浩被处死,押送刑场途中,“数十人溲其头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与崔浩有姻亲...
原创 五... 陈赓大将在解放战争时期,地位比较特殊。 他曾受二野、四野两大野战军领导,与西野配合作战过,也就是说,...
原创 徐... 朱元璋杀功臣是为了保证朱家的统治。按道理来说,要杀的话也是杀功劳最大的,因为功劳最大也代表能力最大。...
原创 他... 前言 1976年10月6日,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江青被隔离审查的第二天,邓公全家人聚...
原创 《... 在《琅琊榜》中,有一件特别诡异的事情,一直被人们提起。那就是皇上为什么要立萧景宣为太子呢?萧景宣在剧...
原创 成...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即便如今的我们不具备穿越过去的能力,但依旧能够知道他...
原创 《... 千百年来,预言在古代乃至今日都长盛不衰。 虽然以我们现如今科学的眼光去看待预言,会认为这只是一种封建...
原创 1... 在枪林弹雨的真实战场上,有穿梭于敌友之间的秘密地下人员;在后来没有硝烟却风云变幻的国际空间,也有无数...
原创 7... 1947年, 东总在中央的指示下,决定于 9月下旬 发动 秋季攻势。 次年10月14日, 7纵各师指...
原创 “... 文/茅永怀茅沄沄 1949年10月20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这是毛泽东和部分委员合...
原创 刘... 刘备称帝前后,诸葛亮的官职地位为何都不是最高的呢?这个问题不是很恰当,诸葛亮的官职地位在刘备称帝前后...
原创 隋... 导语:隋唐演义中各路英雄层出不穷,小时候看隋唐演义,最喜欢看的就是瓦岗寨起义军。瓦岗寨中高手更是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