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在正史当中,有着两种不同的记载,根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并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去世,理当来说华佗活了63岁,但《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华佗可能不止活了63岁。
在《三国志》当中也有明确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也就是说,华佗跟曹操其实是老乡,都来自安徽亳州,不过就在近代当中一位民国大师,推翻了华佗是中国人的说法。
推翻这个说法的就是陈寅恪,在陈寅恪的手稿当中,曾说过,华佗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陈寅恪是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然而这么一位重量级人物为什么会推翻这个说法呢?
陈寅恪认为,华佗这个名字来源于印度,佗在天竺语当中为“agada”有着药的意思。在古时译为“阿伽陀”或“阿羯陀”,华佗的本名为“敷”,当时为了迎合印度神话,就改为华佗,印度古语就是“药神”。
陈寿在《三国志》第二十九卷的“方技传”中,记载了关于很多华佗的事,其中就有华佗给曹操治病,陈寅恪指着这段故事就是抄袭而来,华佗的事迹,实际上来自印度神医耆域,耆域给拘闪弥长者儿子治病时,就破腹取出患结,这跟华佗治疗曹操的情况非常相似。
而且在治病的时候,华佗使用了麻沸散,在古天竺有一副药叫胡药,同样有着麻醉的效果,而且胡药诞生的时间比麻沸散要早,陈寅恪还引用《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在三国志当中,陈寿引用了印度故事混入他的文论当中,这让正史难以辨别真伪。
华佗可能是沿着丝绸之路逆行来到了中国,因为行医救人,被人称为华佗,就好比扁鹊,扁鹊其实是一种神鸟,在神话当中这种鸟能够医治百病,而我们熟知的那个《扁鹊见蔡恒公》中的扁鹊,其实只是众多扁鹊当中的一个。
陈寅恪指出,神医华佗确实有这个人,但真正的那个“神医华佗”可能只是一个印度人,而不是中国人。其实结合古代的医疗情况,也能分辨一二,神医华佗师承何人,他的医术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疑点。
而且在史书当中,关于华佗的记载也非常少,不过不管华佗是不是印度人,华佗悬壶济世的医者思想,早已成为无数国人心中最值得尊敬的崇高精神,这一点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