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总结起来就两点:一是满清王朝命好,二是此时封建王朝的发展阶段也确实不容许天下再乱了。
太平天国运动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被成功镇压的大规模内部叛乱,此前不是没有过先例。除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以外,还有一个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安史之乱。 但是我们去看着三次叛乱给王朝带来的影响,却可谓一个比一个轻:黄巾之乱以后,汉朝的各地方官迅速成为了军阀,汉朝也几乎名存实亡;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才被平定,此后河北诸藩镇基本就不再受中央节制了,但这样的状态却也维持了一百来年; 太平天国于1863年被镇压以后,满清似乎就和没啥事一样,又活了四十八年,中间还出现过一次回光返照——同光中兴。 我们可以发现,这三次叛乱对王朝控制力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说一个比一个轻。但是在遭遇大内耗以前,各王朝的实力却并不等同。总的来说,东汉已经是穷途末路,就等着张角来踹一脚;唐朝则是由开元年间的极盛跌下深渊;但是清朝,却并非如此。在遭遇两次鸦片战争、圆明园都被洋人烧掉以后,清朝却能在两年以内打赢这场平叛战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们不相信奇迹,因为这背后必然有根本联系。东汉为什么会分崩离析?因为汉朝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相当薄弱,各郡守和州牧俨然就是当地的土皇帝,甚至他们和僚属之间也以君臣相称。而在东汉政府军已经穷途末路,不得不依靠地方官组织力量进行围剿的时候,这些官员也就没有理由不成为军阀。毕竟,朝廷已经是那个样子,我干嘛还为它卖命?
唐朝为什么还能保证大半国土为朝廷所控制?一方面,是因为对安史之乱的余孽肃清不彻底(当时的条件也没法彻底),使得部分余党盘踞在河北,自成一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唐朝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中央集权体系,官员任免由吏部而非地方首长(汉朝就做不到),因此才能使得其他地区尤其是为朝廷提供赋税的江南可以被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此外,尽管派宦官监军被后人骂的狗血淋头,但是这种方式确实可以保证军队没有异心。尤其是在经历了泾师之变以后,唐朝的禁卫军队就一直被控制在宦官手里,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皇帝手里有一支中看(不一定中用)的力量。 说完这些,我们再来看看清朝。中央集权发展到了19世纪中叶,已经在中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人信奉权力,服从朝廷,已经成为刻进了DNA里的东西。这些被孔子和朱子(主要是这个货)给熏陶了几十年的士大夫们,已经不再像当年的袁本初或是安禄山一样,有裂土封侯的野心了。
尽管曾国藩和李鸿章也和当年的汉末军阀一样,被朝廷授予自行组织军队的权力,但是他们却始终有被朝廷节制的地方。比如,他们的军饷虽然说是自筹,却还必须经过户部的“报销”(实际上就是审核);又比如,他们的家小也在京城或是被纳入进了官僚体系,都是政府可以控制的范围。此外,尽管洋鬼子入侵中国是国之耻辱,但是他们将中国拖入国际贸易体系,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清朝延寿不少。比如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在他的领导下,清朝的海关成了它最廉洁的官僚机构,更是最稳定的税务来源;又比如西方的银行,在几次大规模战争如左宗棠西征中提供了大量的贷款,这些银两保证了清朝统治机器的运行和战争的开支。
这么说来,还真得承认,满清的运气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