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不带少女,却载了一船老妪和接生婆?有何用意?
迪丽瓦拉
2025-07-03 11:33:02
0

说到明朝,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宦官专权,明朝的宦官专权已经达到了顶峰。

有人说,明朝的经济实力不行,外贸不行。虽然明朝的经济实力有所下降,但我国的外贸实力做得非常好。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不仅推动的本国经济的发展,还建立了友好的国际关系,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让中国文化传遍途径的每个国家,也打开了我们的外国贸业,使别国的文化,也流入中国。

让我们奇怪的是,郑和下西洋的队伍中,没有少女,只有老妪和接生婆呢?

先不说年龄吧,先说说为什么不带女性上船。女性的体力本来就比男性差,万一晕船或者身体不舒服还得停船休整,浪费太多时间,可能到最后远洋回国,不止是二十八年,而是三十年左右。

船上有规定的人数,所以在船上船员必须具备海上航行的基本知识,而且我们的物资是有限的,所以船长会非常严格的把控住上船的人员。

那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要带老妪?古代的女孩,从小就开始培养厨艺跟裁缝。

厨艺跟纺织技术,是每个女孩的必修课。所以郑和下西洋,会挑选一些农村的妇女,她们从小开始做饭,在这个年纪,已经是熟能生巧了。

海上航行,一般要好多天,不能下海,衣服难免会有摩擦,这些中年妇女就会去帮他们缝补这些衣服,相信对她们这些中年妇女来说,这些她们都能力所能及的。

那么照理说,这些东西,少女也可以呀,但为什么一定得是老妪?

郑和下西洋还有一个点,就是在交流各国之间的文化。我国的刺绣文化源远流长。古代的女人,从小就开始练习刺绣。

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的文化,不让中国文化在传播时掉链子,故而带这些中年妇女,这些妇女都很成熟,刺绣方面非常优秀,比那些小姑娘的技艺高超多了。

在外国人面前表演中国文化,不卑不亢,基本上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为什么带接生婆呢?

一些原始部落的人,不懂得接生,不懂得卫生,在嘈杂不堪的地方生孩子,生孩子后,用石头把孩子的脐带割掉,以至于孩子不是夭折,就是身体不好。

带接生婆,是为了帮助他们。让他们知道卫生的重要性,传授她们接生的技术。这一小小的举动,后来的意义非常深刻。

郑和下西洋的船上,都不是普通人,都是在海上航行十几年的老手。那些妇女跟接生婆也是在海边住着,精心挑选的。

正是因为知道他们在海边居住,他们比平常人更能适应海上的航行,不必担心她们影响航海的进度。

坐过船的人都知道,如果你晕船的话,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头晕脑胀,身体极度不适,让人非常难受。

但在海边居住了十几年,在海上航行了十几年,又怎么会晕船,就算船只左右摇晃也不会觉得犯恶心难受,甚至不会影响到她们。不管她们在做什么,船只的晃动都不能引起她们的不适。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妇女相对少女来说,好管教一些。一些少女的脾气很暴躁,不易管理,而且越是漂亮的少女越不好管教,还有很多少女都很胆小,一个刮风就吓得哇哇大叫,跟别说海上的一切都还是未知的。

那些妇女就不一样了,她们经历了很多,性格成熟稳重,一般说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吃苦,胆子没有那么小,会少一些争斗,少一些团队的不和谐。

现在的少女都属于青春期,爱情的萌芽,说出来就出来了。恋爱中的男女都是不理智的,会为了爱情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会如此顺利呢,是因为郑和的管理非常好。如果当时同时带少女,郑和的团队不乏有年轻的少年,单身的少年。

两人一对眼,这是把下西洋当成度蜜月的地方了,年轻男女总是冲动的,如果做出什么事,致使女孩怀孕了,又不能把女孩抛弃到路边。

有孩子了情绪就不能波动太大,如果中途发生什么危险了,一船人还得紧张地保护女孩,生孩子前两个月得在地上吧,又得耽误两个月,还得坐月子,还得抚养小孩。

一路上耽误的时间会很多很多,而且不易管理,会造成暴乱,团员之间会出现内讧,会发生很多,我们不能提前预知的事。

我们都知道郑和是一个太监,所以他不会有年轻男子的冲动,不会孤单,所以他才会是全队里边最冷静、最能接受孤独的一个人。

也正是因为郑和的这一点,船上更不会出现年轻的少女,不会出现上边的问题。

其实,还应该有一点,让人家跟着下海是要付给人家工钱的,皇帝不会给那么多的钱财让郑和去挥霍,所以郑和得控制住自己的成本。

不能超出预算,还得在预算中找好自己所需的人,这就需要船员们有多项技能。

不管在哪个朝代,雇佣男人总比女人要贵很多,所以郑和用更多的钱去雇佣船员,用少量的钱去雇佣那些妇女。

不要看钱很少量,但可以雇佣很多妇女,一个船员的工资就相当于八个妇女的工资。

这就是郑和下西洋为什么不带少女的原因,只带老妪和接生婆。不仅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还有有利于自己船队的需求,在有限的预算里,达到自己的要求,这就是郑和的聪明之处。

虽然郑和下西洋影响了国内的财政问题,但他给国家带来了贸易通道,加强各国的文化交流,他还留下自己远航的航海路线,介绍沿岸国家的特点与当地的民风民俗,为以后的航海做好充分准备,

不得不说,郑和下西洋确实传播的各国文化,不仅把自己国家的文化传播出去,还带回来别国的文化,促使了文化的传递,更是提高了我国的航海技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我国有句古话叫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在世界历史的进程,有时候也发生了一些令人啧啧称奇的故事,在第一次...
原创 这... 作者:我方特邀学者包明丽 他叫重耳,属于大器晚成,当年遭到骊姬迫害的时候已经43岁,当上国君的时候已...
原创 清... 引言 清朝时期,英国人是如何处理与地方政府间产生的纠纷的?中国皇帝本人或许不知晓英国人在广州的遭遇,...
原创 忍... 要说皇帝里哪个比较能忍,我看汉景帝刘启是可以排的上的,但不是他自己愿意去争这个名头,而是在他做皇帝时...
原创 他... 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碰撞,新旧时代交替,催生出一大批大师学者,可有人认为民国时期的教育不普及,但凡有点...
原创 建... 前言:朱棣和朱允炆,这一对叔侄之间的恩怨情仇,一向是后世吃瓜群众和和作家编剧喜闻乐见的题材。在去年的...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清朝的重臣之一,四大名臣之首。他为当时的清朝尽心尽力,可是依旧没有扭转清政府的衰落。曾国藩出...
原创 1... 1514年8月23日,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亲率12万大军在查尔迪兰(南阿塞拜疆)与波斯萨菲王朝国...
原创 为... 现在的人们说起以前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距离现如今最近的清朝,说起清朝立马就会想到乾隆皇帝,此时大...
原创 廉... 战国的四位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其中白起和王翦二人是来自秦国,廉颇和李牧则是来自赵国。在...
原创 人... 作为一个封建社会后期的皇帝,光绪的整个人生就像一场闹剧。他的命运悲哀,国运悲哀,甚至连亲情都是悲哀的...
原创 蔡... 前言 1916年11月,在法国留学多年的蔡元培在北洋政府的盛情邀请之下,准备从法国马赛回国,前往北京...
原创 作... 曾经有人将影响世界的大帝国进行整理总结,做过一个简单的排行榜,当然也是有着许多不同的版本,但不可质疑...
原创 讲... 讲到战国四大公子,死得最惨的就是他了! 讲到战国四大令郎,信陵君是魏安釐王异母弟,平原君是赵武灵王之...
原创 抄... 说起和珅我们并不陌生,他是清朝的大贪官,乾隆帝时期他非常受宠信。因此和珅手握大权,朝廷之中没几个人敢...
原创 洪... 在古代封建社会,为了镇压百姓的反抗,打击犯罪,统治者发明了很多令人发指的酷刑,让人生不如死,以此来杀...
原创 清... 在清代漫长的奋斗史中,有光辉的时刻,也有危机阶段,有励精图治的皇帝,更有软弱无力的帝王。三藩之乱、南...
原创 孝... 孝庄太后是个很出色的女人。是出色的女人就会有香艳的故事,孝庄也不能免。传说孝庄曾经以自己的美色,对洪...
原创 他... 说起公子,大家总是想起花天酒地,寻欢风流的那些少年们。但真正的公子又在何处?民国是不平凡也不平静的民...
原创 民... 每当出现民国题材的电视剧时,几个经典的场景必然会出现,一个是租界的洋人巡捕,一个是灯红酒绿的交际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