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子通过哪几件事认识到人不可貌相的道理?
迪丽瓦拉
2025-07-24 14:33:26
0

作者:赵心放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圣人。圣人有看走眼之处吗?回答是肯定的,但圣人超越凡夫俗子的地方,就是能够认真总结,知错改错,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本文聊聊他的三个故事。

(一)七岁神童可为人师

春秋时期的莒国出了一个叫项橐(tuo)的神童,和孔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据说是项羽的祖先。在史籍《战国策》、传统发蒙书《三字经》里,对孔子拜项橐为师的事都有记载,唐朝诗人吴筠写了首《高士咏.项橐》诗,也对项橐大大地点赞。故事的大意是,有年冬天,孔子乘车从鲁国到莒国去讲学。进了莒国的城门,见前方有五个小孩在道路中间玩耍。其中四个小孩见车来了赶紧避让,却有一个小孩站在路中不动。孔子有些不高兴。小孩说我们建了一座城,前面有城门。你的车通过城门就行了。世上只有车让城的,哪有城让车的。

原来刚才五个小孩用泥巴在路中间搭了一座袖珍玩具城,还有个一寸高的城门。孔子觉得这个叫项橐的七岁孩子是个鬼精灵,闲聊几句后,双方约定谁答不上对方出的问题,谁就拜对方为老师。孔子心想,一个小娃娃能懂啥?看我好好教育他。

路途中,项橐问为什么鹅的叫声大?孔子说它的颈子长。项橐说青蛙、蛤蟆的颈子短为啥叫声大呢?孔子回答不出来。项橐问为什么松树不怕冷,冬天也是绿油油的?孔子答

因为它是实心的。项橐问竹子是空心的,为啥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啊?孔子又答不出。

孔子着急了,说我来提个

问,想了一会,提了一个怪怪的问题:天上有多少颗星?大地上有多少粒谷?项橐约为思考一会儿答道:一个夜晚一天星,一年一茬五谷。把孔子惊呆了,这含有哲理的回答多少成年人也难以想到!孔子只好拜项橐为师!据说孔子从此以后再也不到莒国所处的东方讲学了。

(二)长相丑陋却是好学生

子游做武城地方官时,老师孔子请他推荐懂礼仪智商高的青年人给他当学生,子游毫不犹豫地推荐了澹台灭明,夸他做事踏实,从不投机取巧,还很懂规矩,没有事从不到老师家里拉关系套近乎,他本人早就想拜孔子为师。孔子高兴地答应了。

澹台灭明是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长得十分难看,说多丑就有多丑,加之可能拙于言辞不擅表达,两人一见面,孔子就感到不舒服,认为澹台灭明不是可堪造就之才。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不便改口不收这个学生了。由于刚接触就有那种不好的印象,加之圣人毕竟也是人嘛,平时眼色不那么好看,态度也有点冰凉。

澹台灭明自尊心特强,很有个性,过了一段时间毅然从孔门出走。他游历各地,发奋学习,终于有所成就,后来在南昌东湖一带搭建草屋,授徒讲学,跟从的弟子有300多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计前嫌,不仅对外公开称孔子是自己的老师,而且在教学中专门教授孔学的内容,兼习“六艺”,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弟子,贤名远扬,其品格和才能传遍了春秋诸国。孔子后悔地说:我以貌取人,失去了多么优秀的学生啊!

(三)巧言令色的勤奋者

孔子有一个叫宰予的学生,字子我,又叫宰我,比孔子小29岁,春秋末鲁国人。

孔子认为花言巧语的人不踏实不仁义。至圣先师也是人哦,遇到这种人也会发怒,也会抱怨。宰予就是孔子认为的这种人,因此除了不给其好脸色看外,还从心眼里瞧不上这个学生,且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对其提的问题加以搪塞。

“仁”是孔学的要点之一。一天宰予问老师,追求仁德之人听说仁掉到井里去了,他也会跟着跳下去吗?这问题提的水平实在是高,因为深得了名家思辨的精髓。孔子来个偷梁换柱式的回答,君子可以被人欺骗,但不能自身迷茫。老师心里老大不高兴哦,这不是吃饱了找太岁爷来消遣吗?心里暗暗把这不肖学生臭骂了几句。

孔子对宰予越来越失望了,认为教育他基本上没有意义。不过根据自己“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理念,放弃教育也不行啊。宰予对古时父母去世子女要服丧三年的规矩不以为然,孔子感到抓到了教育的机会。就有意问他,如果你父母去世了,你好安心地吃好的穿好的吗?宰予毫不犹豫地回答“安心”。气得孔子说不出话来。宰予后来做到了齐国都城的大夫,还是很有水平的嘛。

《史记》中说有个叫子我的人参与田常作乱被夷族,子我就是宰予的字,孔子为宰予感到耻辱。唐代的司马贞认为是作者司马迁搞错了,参与作乱的应是阚止,因为这人的字与宰予一样也是子我。孔子说的“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如何理解呢?可理解为孔子误会宰予有“不仁”之误。依据是《论语》载,孔子学生三千,其中贤者72人,宰予名列其中。对于宰予的追封,随着岁月的增加,越来越提档升级了耶。唐玄宗朝时被追封为齐侯,宋代时追封为临淄公,后改称为齐公,明嘉靖朝时称为先贤宰予。

如今纯粹去考证这些历史故事的真伪,笔者认为没有

啥意义,明白其中所述道理,从中受到教诲,才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哟!

(文中图片为电影《孔子》剧照)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理事、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理事。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流传度极广,这也就导致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刘备、关羽以及张飞这三兄弟的感情至深...
原创 历...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画卷中,有一场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那就是土木堡之变。这场变局不仅导致了大明王朝由全...
原创 杨...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了博得杨贵妃一笑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当人们都在为他们的爱情...
原创 原...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朱老总亲切接见了空军代表。在和一位志愿军空军二级战斗英雄见面...
原创 他... 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清朝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朝代;在清朝各皇帝中,康熙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擒鳌拜、平三...
原创 纣... 闻太师远征北海十五年,班师凯旋,直抵朝歌城下。纣王摊上大事儿了,因为他刚刚逼死了比干,王叔的灵柩就停...
原创 韩... 1948年,在美国文化的影响下,“脱亚入西”论风靡韩国,而要做到脱亚,汉字就成为首当其冲的对象。 ...
原创 原...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今河北省定兴县)人。逖(读如替)本意是远,稚本意是晚熟的稻谷。祖逖名字即大器晚...
“非洲巨人”何以难挡数千叛军?... 当地时间8日,东非共同体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联合举行领导人峰会,讨论刚果(金)...
原创 美... 历史第一大阳谋,应该就是推恩令,很多人说这个阳谋无解,其实也不尽然。 推恩令是可以解的,行动上比较难...
原创 北... 宋太祖赵匡胤的孝章皇后,忠武节度使宋偓之女。宋偓是后唐明帝李存勖外孙,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驸马。 宋太宗...
原创 朱...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具有很大争议的帝王,他由一草根阶层,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最后建立了大...
原创 为... 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逐步改革开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研究中国近现代发展史的热潮 这其中有一个...
原创 最... 标题:最聪明的一个皇帝,壮年时就因畏惧势力退位,成史上活最久的太上皇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皇帝的...
原创 原... 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世界经典奇闻原创首发,欢迎关注转发,每天带给你不一样...
原创 如... 华佗作为留名千年的神医,直到现在还被我们视作救命神医,常常用“华佗在世”来夸赞医生们圣手解病痛。 在...
原创 原... 中国宋朝的历史,是一个文化与艺术繁荣发展的美好时代,有豪放派的苏东坡,有婉约派的李清照,还有其他一些...
原创 关... 无论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小说里,似乎并不缺少力大无穷的奇人异士,特别是在古代,武将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所向...
原创 许... 满清帝国的格局中,满洲八旗是战斗单位,人民和军事合二为一,最上面则是唯一的君主,依仗武力的优势,成为...
原创 原... 如果说起李治,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昏庸、无能等字眼。因为李治的一生都在被人控制,一生都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