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令员下一怪令:破坏树木花草者格杀勿论!半年后创下一个奇迹
迪丽瓦拉
2025-07-24 15:34:00
0

1952年底,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奉命换防到朝鲜北汉江北汉江西岸的十字架山(当地称之为“座首洞南山”)以南。

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后,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六十军军长张祖谅带着几名作战参谋和警卫员,悄然来到一个小高地,对十字架山的地形进行了实地勘查。

每到一地,必想方设法抽出时间亲自勘查地形,而不满足于地图所反映的情况,这是郑维山从军多年养成的习惯。

十字架山虽然海拔仅663米,在朝鲜诸山中不算太高,但它的命名非常形象,真是山如其名——主峰坐镇中央,四个角各延伸出一条大山梁,整个山的形状犹如一个巨大的十字架。

然而,彼时十字架山主峰及四条支脉均被敌人派重兵驻守,把本是一条直线的“三八线”向北“挖”走了十来公里,让中朝军队每次看到地图都觉得很不舒服。

由于当时中朝军队与敌人处在停战谈判的状态,第二十兵团目前的任务只是派部队守住十字架山北面的阵地,与敌军形成对峙状态。

郑维山远眺十字架山,心中迸发出一个强烈的念头:有朝一日,必引领我军攻克此山,把“三八线”拉直后再打过去!

警卫员担心引来敌机轰炸,再三催促司令员尽快离开,但郑维山却迟迟不愿离开。

当他最后一次举起望远镜时,远远地看到十字架山南面山脚一片长满灌木和杂草的开阔地时,忽然眼前一亮,面露喜色,情不自禁地边点头边自言自语起来:“嗯,不错!真不错!”

“司令员,你说什么?”张祖谅不解其意,警卫员和随行的作战参谋们也满头雾水。

郑维山回头看了一眼满脸狐疑的众人,并未正面作答,而是对张祖谅说道:“祖谅同志,你看到山南那片开阔地了吗?”

“看到了,司令员有什么指示吗?”张祖谅问。

“交给你们一个特别任务——保护好那片开阔地上面的植被,也就是那些树木花草。”

“守住自己的阵地我明白,但为什么连敌人那边的树木花草也要保护好?”张祖谅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郑维山用力地点了点头说:“对!一定要保护好那些树木花草,坚决不让山上的敌人下来搞破坏。只要一发现有敌人接近那片开阔地,一律格杀勿论!”

“保证完成任务!”张祖谅毕竟是一军之长,悟性比别人高,无须多说已领会到司令员可能别有深意,立即表了态。

一旁的作战参谋们仍未能参破玄机,仍继续追问:“司令员,这个命令好奇怪,敌阵前的花花草草能有什么用处呢……”

郑维山摆了摆手,打断了他们的话:“你们先别问那么多,总之将来那里可以做一篇大文章,你们照我的命令执行就行了!”

这次视察过后,张祖谅立即给六十军负责守卫阵地的部队下达了命令,派人日夜监视那片开阔地,严防敌人破坏植被。

为了切实保护好那片土地上的树木花草,志愿军还专门组织了全军枪法最好的神枪手负责狙击敌人,让敌人吃尽了苦头。

由于采取了这一系列措施,十字架山上南面山脚下的那片开阔地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不但植被未遭破坏,而且长势越来越繁密。

但六十军的将士们始终猜不透郑维山司令员为什么要下达这个保护敌阵前植被的奇怪命令。

半年后,也就是1953年6月,这个谜团不但解开了,还创下了军史上一个奇迹。

当时志愿军为了打击李承晚叫嚣要“单独北进”的嚣张气焰,决定发起夏季攻势,而第二十兵团的主要任务就是攻克十字架山,拔掉敌人插在我军防线上的这根“倒刺”。

六十军军长张祖谅求战欲望无疑是最强的,因为他和全军将士早就盼望着拿下十字架山,洗刷掉一八〇师在第五次战役中的败军之耻了。

问题是如何攻打十字架山呢?郑维山早已成竹在胸,他在作战会议上提出一个极为大胆的方案:派出三千兵力,提前进入十字架山南面的那片开阔地隐蔽起来,第二天天黑以后发起总攻,一举攻克敌阵!

当时共有50多位志愿军将领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听到郑维山这个方案后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让三千多人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距离不足二百米,潜伏时间却长达十多个小时,一旦被发现就将遭受重大伤亡,这真是异想天开!

不仅众多将领心存疑虑甚至明确反对,就连志愿军总部也打来电话,认为条件不成熟,要求郑维山重新筹划。

然而郑维山却勇担重任,坚决表示这一仗非打不可,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这时,六十军军长张祖谅不但完全明白了司令员当初为什么要下达那个保护植被的奇特命令,也被他坚定出战的决心所打动,表示自己坚决支持,出了问题愿与司令员一起扛!

郑维山就这样在张祖谅的支持下,顶着巨大的压力立下了军令状。

后来的战事完全按照郑维山预想的那样逐步推进——

六十军和六十七军共派出3500多人,隐蔽开进郑维山指定的区域潜伏下来。

这支部队的全体指战员以高度的纪律性、惊人的毅力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潜伏19个小时的任务,让敌人始终未能发觉,真是战史上的一大奇观!

总攻时间到了,潜伏部队的将士们一跃而起,奋勇冲向敌阵,仅用50分钟就全歼南朝鲜守军,并相继攻克了902.8、973、883.7诸高地,打出了最后停战谈判前最为漂亮的一仗。

这个传奇战例被中外军事专家盛赞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相信大家关于明朝的历史,最多从影视作品中见过最多的就是明朝的东厂和锦衣卫两者对峙争斗。大多数影视作品...
原创 原... 清朝历史上获得皇帝恩宠的宫女有不少,但是最终能够生下皇子当皇帝的宫女却只有两位,一位就是康熙后宫当中...
原创 最...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约为39岁。在医疗条件极度落后的古代,这个平均寿命已经算不错了。...
原创 假... 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莫过于太平天国起义了。说到太平天国不得不说洪秀全。洪秀全是南方人,出...
原创 八... 在我军军史上,曾有很多朝鲜籍同志加入过我军,比如四野就曾有3个师就全是朝鲜籍同志,东北抗联也有很多朝...
白水县:文化“寻保传”,检察力...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3月11日,陕西省白水县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韩欣,县文化和...
原创 原... 在中国历史上,少有比唐太宗李世民更复杂的帝王。历代宫闱之内,众皇子对皇位的争夺多是波折诡诈,但像李世...
原创 古...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古至今,中国人向来注重血脉的延续,讲究一个香火传承。而结婚,也正是人...
日本的“灭顶”之灾,富士山已满...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之一。 1707年,日本富士山东南侧的宝永山大喷发,导致江户地区的经济陷入瘫痪,也...
原创 吕... 尽管战场中种种因素的存在无法借此印证一抔人战斗力的高低,但我认为公平局,重点是像马超单挑许褚应该说是...
原创 薄... 1867年深秋的南京城,两封加急奏折在军机处案头相遇。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门生沈葆桢,竟绕过湘军统帅...
原创 历...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诗句作为千古名句能一直流传到今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纵观历...
原创 满... 公元1644年,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清政权趁中原内乱之际,在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带领下从山海关杀...
原创 北... 北宋时期是一个文化精神发展最巅峰的时代,纵观整个宋朝时期兴起了酒文化,也诞生了很多精美的酒盏,所以在...
诸葛亮年仅27岁,又没有什么经... 201年,也就是建安六年,曹操带兵去打刘备,刘备没办法,只好去找刘表。刘表很给面子,亲自跑到城外去迎...
原创 都... 年羹尧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名将,左宗棠是清朝咸丰、同治、道光年间的名将。他们都是平定边疆的功臣。 ...
原创 十... 在抗日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座小县城中, 只有少量的日军把守,就可以控制整个地区。 (日...
东西问丨张春旺:孙中山为何称“...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孙中山为何称“华侨为革命之母”? ——专访温州大学研究员、中国华侨华人研...
原创 徐... 1376年,朱元璋召徐达入宫,笑着对他说:“听闻你的大女儿兰质蕙心?”徐达脸色微变:“莫非皇上看上我...
原创 她... 红卫兵这三个字,对当代的青少年来说也许是十分陌生的,实际上,即使一部分曾经经历过红卫兵运动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