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汉皇后有哪些历史之最?为何干预朝政?她们命运如何?值得收藏
迪丽瓦拉
2025-07-25 03:33:12
0

我国古代皇后,在历朝历代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的陪夫君打天下(阿骨打的皇后述律平,隋文帝皇后独孤氏),有的辅佐明君开创盛世(孝庄皇后),有的后宫听政成为一代贤后(宋真宗皇后刘娥、辽景宗皇后萧太后),有的垂帘听政误国误民(慈禧太后),有的直接走向前台成为女皇(武则天),还有的外戚干政葬送江山(王政君)等等。在所有朝代中,西汉的皇后是最为出名的,创造了历史上诸多之最。我们来了解下西汉皇后:

西汉有哪些著名皇后?她们都创造了哪些历史之最呢?我国史上第一个临朝听政皇后是西汉开国皇后吕后;辅佐明君开创第一个治世的汉文帝皇后窦猗房;第一个被废黜皇后汉景帝的薄皇后;留下金屋藏娇,长门买赋等典故的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汉昭帝上官皇后;史上寿命和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之一王政君;“环肥燕瘦”以美貌著称的赵飞燕,以文采著称的班婕妤。

西汉皇后在历史上都很著名,留下了大量的传奇故事和典故,她们当中既有倾国倾城之色,又有权倾朝野之权,更有在后宫运筹帷幄决胜朝政的皇后,那么西汉这些皇后出身来源于哪里呢?

西汉皇后出身来源:西汉是草莽出身刘邦开创的王朝, 他是以平民身份登上尊贵之位,对后妃出身、地位要求不是很高,加之选妃制度尚未完善,儒家伦理纲常还为深入人心,对后妃贞操、女德不是那么重视,皇室婚姻还处于比较开放状态,此时后妃渠道多种多样,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渠道:

选纳:从民间挑选良家女子,要求姿色俏丽、仪表端庄,年龄在13-20岁左右,这些女子经过面试筛选后被带回宫中,在经过层层考察和选拔成为皇后的。这些皇后有汉景帝母亲窦猗房,汉成帝妃子班婕妤等。联姻:皇室通过联姻巩固自己统治,增强家族实力,在大清初期非常常见,甚至是立国之策,例如满蒙联姻孝庄皇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这种联姻了,吕后为了巩固皇权,让儿子汉惠帝娶了鲁元公主之女张嫣;汉景帝的薄皇后是其祖母薄太后家族亲戚,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与陈阿娇也是典型的姑表亲。后来的上官皇后、霍皇后、孝哀傅皇后都是因联姻而入宫。

招纳:皇帝凭借个人喜好,不遵守已有的选纳典章制度而招纳入宫的。汉武帝听了一首“北方有佳人”的辞赋,将李夫人招纳入宫;赵飞燕姐妹是由汉成帝招纳入宫。进献:西汉想后宫进献妃子是很普遍的,汉武帝的卫子夫皇后就是由平阳公主进献的,王莽的姑姑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也是进献的,王政君在后位61年,默许外戚干政葬送了大汉江山。

此外,西汉时期要想入宫成为妃子还有其它方式,例如开国皇后吕后在刘邦未成王前,就与其联姻;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是刘邦作为战利品而夺来的;汉宣帝的皇后许平君是其民间遇到的患难夫妻;总之,西汉后宫妃子来源广泛,途径不一,有出身卑贱,有因色而进,这也造就了西汉皇后拥有大量的传奇故事,西汉皇后对朝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汉皇后对朝政产生了哪些影响?总得来说,西汉后宫参政大致能分为三个阶段,吕后和窦太后代表早期阶段:吕后以临朝听称制八年,功绩巨大,她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刘邦去世后,吕后诛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稳定了刘氏江山,在此期间吕后推行黄老学说,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宽省法令,恢复言论使经济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窦太后坚持黄老学说,辅佐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开创了“文景之治”将大汉推向繁荣。

上官太后和霍太后代表中期阶段:上官皇后参政时,由于霍光把持朝政,上官皇后并没有发挥出多大的抱负,她在废掉昌邑王海昏侯,迎立汉宣帝刘询体现了她的远见和清醒的头脑。

王太后和赵飞燕为西汉末期代表:王政君在后位61年,直接参政四十余年,她对西汉末期朝政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亲眼目睹了西汉由兴盛到衰败,直到王莽篡权的全过程。她扶植王氏外戚,默许外戚干政,委任王莽监国最终葬送了西汉刘氏江山。西汉为什么有这么多皇后干预朝政呢?

西汉皇后干预朝政有如下几个原因?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是其干预朝政的制度条件,在这种体制下,很容易形成皇帝一人“乾纲独断”的情况,形成朝臣、皇室、外戚为主体的集权体制。当皇帝驾崩时,继位的皇帝年幼,白痴、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治理朝政时,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母后就成为干政的可能,例如汉惠帝年幼无法处理政事,吕后登上政治舞台;汉成帝不学无术,元后才走到前台临朝听政。

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家天下”的模式,皇帝百姓的“君父”,皇后自然是百姓“君母”,皇后处理家事,治理后宫是应尽的义务,这也为处理国事,提供了道德的理论基础。刘邦建立大汉后首推孝道,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这给母亲的地位带来了巨大的提升,虽然当时是“男尊女卑”,但是以“孝”为先,这也就能使太后通过儿子之手参与朝政。

主幼时艰:众观历史,皇太后能从后宫走向前台,大多都是皇帝年幼,不谙政务,西汉更是如此,吕后,窦太后,王太后,元太后皆是如此。

西汉为了防止外戚干政,自制始终采取了很多措施,刘邦订立了“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逐之”,汉武帝“立子弑母”制,以及汉成帝,汉明帝分别推荐《列女传》、《女诫》对后妃进行品德教育,让她们做好皇帝贤内助,防止干预朝政。然而,这些措施都未取得多大的成效,反观北宋有6位皇太后垂帘听政,却没出现一例外戚干政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西汉皇后的命运如何呢?西汉皇后干预朝政多,其命运也就大不相同。能够终身保住其位,得善终的只有四位皇后:汉文帝母亲薄太后,薄姬不受刘邦宠爱,又没有威胁到吕后,躲过一劫;汉文帝成为皇帝后,有吕后的前车之鉴,薄后约束自家兄弟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现象,最后得以保位全家。汉景帝母亲窦太后,虽然经常干预朝政,但是他约束外戚干政,因而得以保全全家。还有汉武帝母亲王太后,汉元帝的养母后邛成太后,是位平民出身的皇后,她性情恬淡,谨慎处事得以善终。

迫害致死:西汉后妃皇后中被迫害致死的比例颇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年老色衰,后宫争斗,无子嗣的,她们大多都是受害者。刘邦死后,吕后诛杀戚夫人;汉武帝被立为太后,栗姬被汉景帝废黜,郁愤而死;汉宣帝的许平君皇后却被霍光夫人毒杀而死等等。

朝政权谋的受害者: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立下了“立子弑母”制,钩弋夫人成为牺牲品,汉武帝皇后卫子夫死于“巫蛊之祸”,王皇后死于王莽乱政。被废而终:西汉皇后被废的原因有很多,无宠被废汉景帝薄皇后;汉惠帝张嫣皇后和汉宣帝霍皇后由于宫廷事件被废;汉武帝陈阿娇皇后和汉成帝许皇后因错被废;汉成帝赵飞燕皇后为权臣所废。

俗话说,一入皇门深似海,在古代男权社会里,后妃皇后不过是皇权的点缀品,她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却能影响整个朝廷及国家的命运,她们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了女性所应有的作用,她们的悲惨命运值得同情。大家读完后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古代战争,经常发生屠城,有时是为了泄愤,有时是为了激励士气,最大程度地打击敌人。汉末三国时代,是一个...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可是提起朱元璋想起来的就是平民出身的皇帝,没有什么才能,大字也不识一个。但是...
原创 外... 外逃副市长李传良贪31亿讽刺了谁? 近年来,中国的反腐每年都在加强,但通报出来的腐败官员是越来越贪...
原创 凡... 喜欢听评书,看演义的人都知道“李元霸”这个人,也都喜欢这个能打能战的角色。李元霸在隋唐系列评书中被定...
原创 评... 甘宁是东吴顶尖猛将。他不但陆战能力强,水战更少有敌手。而且,甘宁还善于用多种武器:大多时用刀;与凌统...
原创 百... 宁陕县城关镇有一座城隍庙,它建于200多年前,历经47次洪涝不倒,老人都是庙里有灵,保护这座庙不受侵...
原创 慈... 光绪二十年(1894年),这一年非常特殊。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却正逢慈禧老佛爷的六十整寿。对于老佛爷...
原创 北... 中国的历史并不是纯粹的汉人历史,少数民族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大部分时间里,这些少数民族的...
原创 武...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武者以武修身立命,自古留下多少为民除害的美名。 在今人的笔下,武学更是带上了奇幻...
原创 包... 在《三侠五义》以及诸多小说故事中,包拯和展昭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当好的,算得上是莫逆之交,展昭在包拯办案...
原创 1... 综述 美国的历史只有短短的几百年,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个强大国家。 原本生活在美国本土的居民是印第安人...
原创 被... 序言 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上,没有哪个朝臣贵胄像年羹尧一样传奇跌宕。 从1700年从政,九年时间就成...
原创 一... 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一代女皇武则天)其实说起来,唐太宗本身也不是一个脾气温和的君主,而且在说到谋权篡位...
原创 《... 看《雪中悍刀行》第22集的时候,还挺喜欢褚禄山的,他对待别人很残暴,唯独对徐凤年很忠心,而且不允许任...
原创 赵...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网友都对赵云这个武将记忆深刻,因为赵云几乎是整个三国演义中最为完美的武将。不仅对刘...
茈湖口镇新发现一处文物 近日,资阳区四普调查队到茈湖口镇进行四普工作,新发现一处文物“南洞庭整修工程刘家湖堵口纪念碑”。 ...
原创 曹... 汉中之战,对于三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这一个点代表了刘备诸葛亮这一对黄金组合事业的最高顶点。而对于曹...
原创 北... 眺望历史的长河里,我们都知道一代君王的重要性,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那么皇帝就首先要是一个明君,因为很多...
原创 李... 众所周知,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永徽之治”。 他在位期间个人形象饱受争议,传...
原创 评... 五虎将联手作战,会是怎样的壮观场面?为对付黄须儿,孔明不但派出了五虎大将,而且,每员虎将又配了一位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