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夷陵之战之后蜀国已经没有了精气,刘备托孤于诸葛亮,这是真实的感情流露还是权力下的阴谋呢。
三国演义中说道在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倒了,于是他传令将诸葛亮召回了成都,叮嘱后事,他告诉诸葛亮说,你比曹丕才能十倍不止,肯定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业,如果能够刘禅最好,如果他实在没有领导的才能,你便可以亲自挑选出新的人选。诸葛亮哭泣的说道,我愿用尽我毕生全部的力量来效忠他,直到我死去的那一天。刘备又把刘禅叫了过来,你要跟着诸葛先生做事,把他当做自己的父亲。
从以上的事情可以看出,刘备说的这番话非常感人,他赐予了诸葛亮极大的权利,而且直接告诉了他如果他的儿子刘禅没有才能,你完全可以取代他,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诸葛亮是有意把权利让给他,当然他这么说也很符合他的人物设定。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他有没有想过刘备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蜀国已经可以说是已经危在旦夕了,随时都有崩塌的趋势,这时候的蜀国已经失去了成为霸主的资格,只能安定的发展,刘备心知诸葛亮善于治国安康,他这完全就是在给自己的儿子拉了一个强大的助手。
刘备在出征前往东吴的时候内部人员都是反对的,果不其然他这一去败的一塌糊涂,这就让益州的百姓和当地的将领都开始反感刘备这个人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它让刘禅接手蜀国肯定会受到当地势力的强烈阻挠,想要让儿子继承王位的唯一办法就是分散各位的注意力。
这时如果让诸葛亮手握大权,让他做一个有权力的大臣,这样在自己死后刘禅身边就会有帮着自己的人,不会孤立无援。另外可以让诸葛亮调节益州的关系,这样益州的势力就会被打压下去,这就确保了诸葛亮不会和那些势力一起夺取王位。
儒家讲的是道义是忠实,那么谋权篡位并不是适者生存的诠释,却成了谋反叛贼,刘备之所以能在死之前说这些话是想让诸葛亮知道他在自己内心的位置非常的高,也体现出他对诸葛亮是充满了信任的,诸葛亮因此便会忠烈到最后,为蜀国奉献自己的一生。
说刘备是套路人心也好,说他是真情实感的透露也好,但是他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都做完了,用权力来牟取同情也只能用的一些聪明的人身上,试想如果把诸葛亮换成张飞、吕布等人刘备是否还敢说这些话呢,相信他前脚说完这句话,他们后脚就能把刘禅踹下位。当然这也说明了刘备的识人能力特别强,诸葛也懂刘备的想法,所以此等默契的忠臣又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