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往往是由一些细节决定成败,电视剧也是一样。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雍正王朝》,可谓即还原了历史真相,又突出了真实而感人的细节,尤其是对雍正日常生活的描写和演绎,真的很符合雍正这个勤政铁面王的性格特点。在独自进餐和跟宠臣李卫吃饭的时候,发生了一些有趣而又感人的故事。
话说在西北葛尔丹闹事的时候,康熙皇帝决定用兵,但是却在主帅人选上犯了难,八爷党都想推举老八胤禩挂帅,打赢了自然在夺嫡之争中加分,就是打输了,也可以调转矛头杀回京城逼宫。八爷党中的老十四胤禵也想另立山头,带兵西北,则是他跟老八掰手腕的第一回合较量,于是他就想起了一母所生的四哥胤禛。于是他假装很随便地“到四哥家串门”,他去的时候,胤禛正在吃饭。
桌子上就是四个菜,连一点肉星儿都没有,湛青碧绿看着很环保,但是好吃不好吃就只有胤禛自己知道了。而他对老十四胤禵的解释是:“我吃斋,随便点。”于是当着胤禵的面,把一碗米饭四盘青菜一扫而光,最后拿开水涮了盘子,倒进碗里一饮而尽——这就是那个汤了。
虽然是没有一点肉的“四菜一汤”,但是还没当上皇帝的胤禛那时候正身强力壮,可以说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就是这再简单不过的家常饭菜,居然馋坏了每天锦衣玉食的老十四胤禵,我们分明看见他喉结上下滚动,大大地咽了一口即将流出来的口水。
等到胤禛击败所有竞争者成为了雍正皇帝,他可能就再也不能像当雍亲王时候那样安心吃饭了,因为他继位之初,胤禩带着他的八爷党在朝堂上处处跟雍正作对。那个曾经看着“四哥”吃饭流口水的老十四胤禵,更是撕破了脸当着皇太后的面大吵大闹,把老太太气得翻了白眼。在内外交困之下,雍正已经变得食不甘味。
他在招待自己最信任的大臣李卫吃饭的时候,脸颊已经变得十分瘦削,饭菜还是那么简单,但是却已经没有当雍亲王时候的胃口。李卫给他盛了一小碗白米饭,他却要分给李卫半碗。当李卫问他怎么连一碗米饭都吃不完的时候,雍正长叹一声:“早就吃不完了……”
就是这一句“早就吃不完(一碗米饭)了”,直接把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粗豪汉子李卫说得直接泪奔:“你每天处理那么多政务,却连一碗米饭都吃不完,这可怎么好哇……”不知为什么,看到这里,让人忽然想起了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汉丞相诸葛亮——清朝唯一值得称道的勤政皇帝雍正,确实有一些地方是可以跟诸葛亮比一比的。
按理说,雍正通过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再加上清理亏空,国库已经日渐充实,就是按照清朝“规矩”,也应该“吃一看二眼观三”,每顿应该有百十来个菜,但是他还是简简单单的四菜一汤,而且每顿只能吃下半碗米饭,不禁让人想起我们很多优秀的开国领袖。
只可惜雍正皇帝勤政节俭一生,但是却选了一个败家子纨绔乾隆做接班人,不但花光了自己辛辛苦苦充实起来的国库,而且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彻底关上了与外界交流的大门,天天捧着子曰诗云摇头晃脑,做了四万多首打油诗,却把个锦绣江山治理得千疮百孔民不聊生,雍正皇帝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