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要灭明教,张无忌为何视而不见?你看五散人说了什么就懂了
迪丽瓦拉
2025-07-26 08:33:22
0

张无忌是不是金庸笔下最厉害的主角很难说,但他的故事一定是读起来“最爽”的,尤其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战,张无忌跳出来力挫群雄,扮猪吃老虎的桥段虽然俗套,但确实好用,总能给人一种“打脸”的快感。

张无忌也凭一己之力改变了世人对于明教的看法,后期的他已经不单单只是明教教主了,甚至是武林盟主一般的存在。

(张无忌、赵敏、小昭剧照)

但说来遗憾,张无忌是与大部分的主角一样,在巅峰之时选择激流勇退,与赵敏一同淡出了武林,而他这么一走,明教的兄弟们便遭了殃,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后开始打压明教,张无忌为何不出手阻止朱元璋?他向来宅心仁厚,为何此时会变得如此狠心?细品原著,其实早有伏笔。

一、朱元璋打压明教

金庸的故事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总能将一些剧情藏在一些不经意的描述中,比如朱元璋打压明教的故事在书中就只是一笔带过。

原著最后一回中就提到了这件事:“此后朱元璋改称‘吴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会战,周颠、五行旗等人相助朱元璋,将陈友谅杀得大败,毙于湖中。后来更灭了张士诚、方国珍等敌对势力。朱元璋派徐达带兵北伐,将元顺帝赶入塞外沙漠,蒙古人在中华所建的元朝就此灭亡。朱元璋倒还记得明教,将他所建的朝代称为‘明朝’。但因明教维护百姓,朝廷官府便对其残杀镇压,时日既久,后世首领无能,明教终于也渐渐式微了。”

(张无忌、朱元璋剧照)

这段剧情发生在张无忌选择退隐之后,但很明显,张无忌只是退隐,又不是死了,他若心系当年一起共事多年的明教兄弟们,他自然会回来救明教的一众人马,但他没这么做。

要知道当年杨过即便宣称自己退隐了,其实也依旧活跃于武林之中,后世登场的黄衫女子就是最好的证明,若杨过彻底退隐,又如何会完成古墓派的传承?

张无忌自然也是一样,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想抽身,只怕也没那么痛快,于情于理,他都应该搭救明教的旧友,可他为何没这么做?

二、张无忌的身手

论武功水平,张无忌可以算是金庸笔下所有主角中配置最华丽的一位,九阳神功是最顶尖的内功,提供无穷无尽的内力,乾坤大挪移和太极借力打力,几乎让他无懈可击,圣火令则变幻莫测,甚至能影响人的心性,弥补了他优柔寡断的缺点。

张无忌若有心阻拦朱元璋,他一出手,只怕千军万马也拦不住,当然,笔者所指并不是让他真的以一己之力消灭朱元璋的千军万马,而是像段誉和虚竹当年那样直接在万军丛中“擒贼先擒王”,对于他而言,这有何难?

(段誉、虚竹剧照)

退一步说,即便朱元璋并未御驾亲征,他只是身处皇宫之中,对于张无忌这样的高手而言直接潜入皇宫也不是难事,你可曾记得“北丐”洪七公把御膳房当自己家的厨房一般进出?

显然,只要张无忌有心去制服朱元璋,他就能做到。

当然,这事可以从历史事实的角度来分析,张无忌的退隐本身就是为了给朱元璋让路,因为历史上创立明朝的人就是朱元璋,张无忌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自然不能篡改了历史,金庸始终还是尊重历史的,若让张无忌将朱元璋取而代之,那就不合适了,就好比当年一身神功的郭靖守不住襄阳城一样,那也是历史必然,属于剧情杀。

不过除了“历史必然”的因素之外,张无忌不管明教是否还有更“武侠化”的解释?

其实顺着原著剧情来看,张无忌对明教撒手不管也是说得通的,因为明教的确是个不应该存在的邪派组织。

三、说不得说出了“说不得”的话

《倚天屠龙记》时代的明教的确是在张无忌的领导下成了一个正派组织,他们听从张无忌的号令,配合正道六大门派一起对付蒙古人,从邪魔外道成了义士。

(明教剧照)

但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即“明教是好是坏,与当下的教主为人相关”,张无忌来了,明教才入了正道,他一走,这帮因狂热的思想而聚集在一起的疯子难免重归邪道,事实上金庸早已借多人之口提及明教所行之恶。

比如张三丰就提及过明教的历史,原著道:“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对魔教诛杀极严,武林中人也对之甚为歧视。”

他们被称为魔教可不是近些年来才有的事,而是从唐朝起就有了这样的说法,不过很明显,张三丰的这段话并没有让张无忌听到,即便听到,张三丰的话也未必客观,毕竟他本就是站在正道的立场上带着偏见去评价明教,所以张无忌即便听到这信息也未必全信,但书中的另一段对话却足以让张无忌不得不相信明教就是个难以教化的邪派组织。

(五散人剧照)

书中是借五散人的对话提及了明教的过往,原著道:‘说不得道:’是啊。到了南宋建炎年间,有王宗石教主在信州起事,绍兴年间有余五婆教主在衢州起事,理宗绍定年间有张三枪教主在江西、广东一带起事。只因本教素来和朝廷官府作对,朝廷便说我们是‘魔教’,严加禁止…我们为了活命,行事不免隐秘诡怪,以避官府耳目。正大门派和本教积怨成仇,更加势成水火。当然,本教教众之中,也不免偶有不自检点、为非作歹之徒,仗着武功了得,滥杀无辜者有之,奸淫掳掠者有之,于是本教声誉便如江河之日下了……”

这即是问题所在,明教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就是个潜在的隐患,在倚天时代,他们的确是抗元先锋,但很明显,他们不只是在这个时代对付大元,他们是不服任何一个王朝的统治,然而只要有战争,受苦的总是百姓,所以明教的存在对于百姓而言始终不是什么好事,再加上张无忌自己决心隐退,无力管辖这帮恶人,他们难免重归邪道,倒不如让大明将他们灭了,张无忌的决定是合情合理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3年春,国军高级将领韩德勤奉老蒋的军令,带领大军渡过运河。韩德勤的行动引起了新四军的注意,他这...
原创 清... 1912年,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溥仪退位,清朝走向了灭亡,但是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在...
原创 此... 大秦帝国在崛起,不仅要求历任帝王雄才大略,还要求秦国人才济济,更有能发现千里马的伯乐;战国时期,列国...
原创 秦... 火车作为现在大家,日常的出行工具,可以说人人都坐过,现在中国在铁路上的发明,也很是强大,在世界上都是...
原创 为... 王翦,被视为是战国末期所有将领中的最强者,战术稳重,秦能够一统天下,跟王翦是离不开关系的,大多数敌人...
原创 谁... 有钱人一般富不过三代,穷也不过三代。但是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从古时就开始富的家族,有些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原创 杨... 中华几千年文明,能够跻身于四大美女,确实不易。但若是以一个胖子的身份跻身于四大美女之列,是不是稍显违...
原创 此... 此人是隋唐第一名将,李元霸在他面前都要收敛,他到底是谁? 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春联、年画...
原创 唯... 他是唯一辞衔的开国上将,为的是顾全大局,后来特批享上将待遇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对于昔日革命功臣...
原创 孝... 满清作为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短短两百多年的统治却在封建帝制中留下了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朝起源...
原创 元... 成吉思汗从未打过败仗,西方学者称他为“全人类的王”。如果评选世界史上的战神,成吉思汗要说第二,没人敢...
原创 都... 我们都知道,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有两个好帮手,一个是韩信,另一个就是萧何。但是当他坐拥皇位之后,却...
原创 1... 世外桃源真的存在吗?抗日期间,聂荣臻就在一个山区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这里的村民300年没有与外...
原创 武...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时期,曾有那么一个朝代,繁荣盛世,万国来朝,能人辈出,文学佳作频现,就连在后市中一直...
原创 最...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王侯将相,这些人在万人之上的位置呼风唤雨,他们最怕的无外乎两点:一是死亡,二是失去自...
原创 明... 日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几个保留皇室的国家之一,除了这个国家之外,像英国、柬埔寨、泰国和瑞典等国家都保留...
原创 巧...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 千千万万个历史人物就像满天繁星 他们虽然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却以一个个文...
原创 易...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中国的帝王枭雄本纪中甚为浓墨重彩之一笔,他像是一颗穿越时代的流星,...
原创 宋... 宋仁宗赵祯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皇帝。 有人评价宋仁宗是千古明君,也有人认为宋仁宗相比起汉武帝刘彻,明太...
原创 颜... 历史时刻录,品三国!大家好,我是历史时刻录,今天与您一起聊聊三国故事。 颜良 前言 在《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