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邀请中国出席裕仁天皇的葬礼,我国回应4个字,日本羞愧不已
迪丽瓦拉
2025-07-27 00:03:29
0

1989年1月7日,日本裕仁天皇于吹上御所去世,在他去世后,日本政府为其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但令人诧异的是我国也在受邀行列。

而对于这样一位侵华战争刽子手的葬礼,我国代表只回应4个字,就让无数日本人都为之低头。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国究竟回复的什么?为何这样一位臭名昭著的刽子手得以风光大葬?

日本124代天皇:裕仁

作为明治天皇的孙子,裕仁自小便极受宠爱,被寄予厚望。

由于其父自幼多病、长期为病痛所困,所以明治天皇有意锻炼裕仁的身体和精神,在他仅仅出生70天的时候,就被寄养到了海军中将川村纯义的家中。

后来更是将日俄战争中的“肉弹将军”乃木希典大将指派为他的老师。

因为这两个人都有浓厚的军国主义思想,所以裕仁自小就被种下了崇尚武力的思想。

明治天皇驾崩后,乃木希典自裁殉死,这让裕仁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也让他的性格更加孤寂,而这种情况直到1914年他进入

“东宫御学问所”

才发生改变。

在这里军国主义思想更为浓厚的东乡平八郎大将,作为裕仁的老师,带着他在军国主义道路上渐行渐远。

1921年,裕仁又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旅欧生活,在这期间他先后访问了英、法、比、荷、意等5个国家。

他在学习西方政治结构的同时,也开始对军事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不仅参观了一战时期的历史遗迹,而且还将拿破仑作为自己的偶像,他还亲自去拿破仑的墓地所在地进行访问,甚至还从那带回了一个拿破仑的半身石像,放在自己的书房中。

除此之外,裕仁的这次访欧,还获得了十几个驻欧日本武官的效忠,后来他更是以这些人为班底,从军中元老手中夺过了军权。

1926年大正天皇去世后,裕仁顺利接任,改元昭和。

1928年裕仁借着激进分子展开的一次行刺行动,扳倒了内阁大臣田中义一,1935年他又借助陆军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的上奏,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对军部的把控,培养了一批忠诚于他的青年将校,将日本军队捏在了手中。

直至此时,裕仁也彻底表露自己的狼子野心,开始大肆发动战争。

狂热侵华,二战打响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大部分东亚地区很快就沦陷,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更是自信满满地跟裕仁保证,

“一个月内,中国的战事就可以结束。”

裕仁听到这些话后备受鼓舞,进一步加大了对军部的支持,只不过经过我国的浴血奋战,日本妄图发起决战的企图始终没有成功,以至于一月灭华的想法沦为幻梦。

这时候裕仁却开始亲自下场指挥,并建议集中大量兵力,在要塞地区进行压倒性打击。

也正是因为裕仁的建议,日本军队开始大量聚集在上海附近,随后上海陷落,日军攻入南京城中。

由于裕仁对朝香宫鸠彦王不加约束,最终爆发了骇人的“南京大屠杀”,而就在日军攻入南京的那一天,裕仁还褒奖并慰问了日本的陆海军将士,极大程度上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40年日军深陷战争泥沼,在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同时,他们自己也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941年,裕仁亲自指示日本海军发动了珍珠港偷袭,一举重创了美国海军的同时还在东南亚地区取得了辉煌胜利。

只不过好景不长,中途岛战役的失败消息很快让裕仁陷入到慌乱之中,而接下来局势的发展更是逐渐脱离了他的掌控。

西南太平洋地区的不断溃败,促使裕仁天皇在慌乱之中催促日军发起反攻,像1号作战就是这类计划的产物。

只不过越是慌乱,裕仁天皇就越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菲律宾决战中,他误信海军台湾海空战大捷的假情报,命令参谋濑岛龙三临时更改决战地点,最终造成了一场空前惨败。

除此之外,裕仁在接下来的作战中还充分展现了他伪善的一面。

“神风攻击”的消息传回来后,他一方面对自杀式袭击表示不忍,另外一方面又对这种做法表达了充分的肯定。

后来在冲绳战役中,被愤怒和慌乱充斥头脑的裕仁,甚至逼迫海军进行大和号自杀冲锋,将自杀式袭击拓宽到了海军领域,相当狠绝。

而到最后时期,裕仁已经打算投降了,但是在投降的同时,他还想要保证自己的命运,要保留日本天皇制度。

因此在谈判过程中,他一直强调的是

“有条件投降”

,只不过美军最后还是掐灭了他这最后一次幻想。

如果说东京大轰炸让日本裕仁产生了恐惧的话,那么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枚原子弹,则是彻底让裕仁陷入到了绝望之中。

他被迫在8月14日的御前会议上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决定无条件投降,可即便如此,裕仁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小心思。

他甚至在当时还和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表示,

“你放心,我有把握保持国体。”

最后,阿南惟几等人自杀,东条英机等人接受了审判,唯独裕仁这个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背后的最大推手,在美国的庇护下,成功活了下来,同时还保留了天皇制度,属实令人愤怒。

那么美国为何要庇护日本、庇护裕仁天皇呢?

答案无非利益二字。

战争结束,裕仁去世

二战结束后,苏联等国家都强烈要求废除天皇制、打垮日本军国主义,然而美国却打起了其他主意。

由于他们急于在东亚地区扶持一个“自己人”来稳定战后形势,所以美国不愿意在日本横生波折,愿意将日本天皇保留下来作为统治日本的一种手段。

为此麦克阿瑟就和其他美国官员表示称,

“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裕仁不负主要责任。”

凭借着这番话,麦克阿瑟及美军成功获得了日本人民的欢迎,在美军占领日本后,麦克阿瑟更是成为了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虽然在1947年日本通过了新的《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只是国家象征,不具备最高统治权,并进行了民主立宪制度,可实际上日本天皇对于政界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巨大的。

当然,虽然手中依旧握有权力,可裕仁的晚年生活过得并不开心。

在1945~1989年间,他几乎只做了两件事情,分别是摆脱战败责任,以及被人们追究战败责任。

为了逃避责任,裕仁甚至特别撰写了两部回忆录,分别叫做《拜听录》和《清白录》。

其中内容也很简单,大抵是说自己作为天皇,没有实际权利,只是大臣们拿好建议后让自己签个字等等。

他甚至还表示在战争末期东条英机等人,还曾经让他发布诏书,进一步动员人民的战争热情,但是最后被他拒绝了,由此可见,他急于摆脱阵败责任的心理。

然而,对于裕仁的说辞,很多日本人都不满意,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的那一代人多次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安保条例,甚至京都大学的学生还在裕仁演讲时,公开拿条幅出来反对他,让他下不来台。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还有日本记者以此来戳裕仁的痛处,询问他是如何看待战争责任问题,以及原子弹问题的,以至于裕仁只能支支吾吾的转移话题。

除了在日本国内之外,裕仁在出使欧洲的过程中,也经常感受到人们的愤怒。

比如说他走在马路上,突然被人扔汽油瓶,出席活动去种树,结果树苗被人倒上硫酸,以及走在马路上被欧洲人用日语骂混蛋等等。

不过有这样的遭遇,裕仁完全是咎由自取。

直到1989年1月7日,裕仁因为直肠癌死去,这也标志着他结束了自己长达63年的执政生涯。

但是令人诧异的是,之前对裕仁极为不满的日本人,竟然给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这场葬礼竟然还邀请我国出席,这是怎么回事呢?

扭曲事实、篡改历史的日本

首先来看日本人对裕仁的态度转变,这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日本政府篡改了历史,扭曲了真相。

二战过后想要逃避责任的不仅仅是裕仁,同样还有日本政府。

为了掩饰自己侵略者的身份,他们甚至不惜篡改历史,杜撰充满谎言的历史教科书。

在那些书本里,日本非但不是侵略者,反而是维护大东亚共荣的国家,即使是他们发动了战争,那也是被迫的,是应当被原谅的。

在这种大基调下,日本人对裕仁的态度自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第二,在日本文化的影响下,民众大多有着浓厚的慕强心理。

所谓慕强心理,其实指的就是对强者的无理由的崇拜,比如说日本一直非常推崇武士,是因为武士有着强悍的力量。

另外日本也崇尚欧美等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在战争中击败了日本,展现出了强悍的军事实力。

也正因如此,有很多日本人对于裕仁是有着一种敬佩心理的。

虽然在二战中他失败了,但在这些人看来,裕仁曾经一度促使日本扩张领土、在战争前期也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因此在这种心理的作祟下,他们对裕仁犯下的罪恶行为也逐渐淡忘。

第三,日本的军国主义没有被彻底消灭。

二战中日本虽然是战败国,也接受了理论上的制裁,可军国主义却并没有被彻底消灭,狂热好战的舆论氛围,在很多日本人的心中埋下了军国主义的种子。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萧条、环境的压抑,更是给了这种军国主义思想自身扩大的土壤。

也正因如此,在日本裕仁天皇去世后,才会有百万民众走上大街,他们不是在纪念日本天皇,而是在纪念被压抑的军国主义思想。

也正因为日本始终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中日两国之间关系虽然破冰,但始终没能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当时按照我国的意愿,裕仁天皇作为侵华战争的幕后刽子手,本该和东条英机等人落得同一个结果,结果美国从中阻拦,这才横生波折,也正因如此,我国一开始是拒绝了日本的邀请的。

但没想到在遭到我国拒绝之后,日本竟然又委托了其他国家来向我国转交邀请函,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我国最终答应了出席。

不过以国家主席特使出席葬礼的钱其琛,在抵达日本后,直接送予了日本政府4个字:正视历史。

这言简意赅的四字,既表现了我国作为泱泱大国的风度,同时又合理的警告日本,不要妄图以虚假的历史来掩盖真相,不要粉饰太平,也不要挑战中国人的底线。

听到钱其琛说的4个字后,日本政府代表神色当即有些僵硬,不少负责接待的日本人员更是羞愧地低下了头。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是有确凿证据的,日本在这种情况下仍旧妄自挣扎,属实令人感到羞耻。

就像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所说的

,“跪着的德国人,也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作为二战发起国之一的德国,作为战败国在战后不仅接受各国的赔款要求,而且西德总理勃兰特在1970年的“华沙之跪”更是震撼了世人。

而正如勃兰特所说,“面对百万受害者,我只做了在语言力不能及的情况下一个人应该做的事”。

可是日本却没有这样的觉悟,他们不仅篡改历史教科书,公然参拜靖国神社,还始终不愿承认自己曾经犯下的种种罪行。

而就像我国给予日本的那四个字——正视历史,日本一日不正视历史,一日不恢复真相,一日不公开道歉,他们就将永远受到世界人民的谴责。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从这件事中有所警醒,要时刻铭记历史的真相,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不枉对前人的付出,不愧对今日的和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武侠小说有个惯用的套路总喜欢搞个组合。就是几个武功品行旗鼓相当的大侠聚集在一起,然后起一个拉风的名字...
原创 秦... 在那列国纷争的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都进行着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为了图强求存,他们展开了一系列的变法和...
原创 日... 据报道,日本的国歌总共只有四句话,但是当歌词转化成中文后,就会懂得这四句话当中体现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南充中专学生瞻仰顺泸起义纪念碑,深情缅怀革命先烈 10月26日,南充中专学生齐聚南充市西山顺泸...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几个法治典... 司马光,山西夏县人。他一生勤奋,著作等身,是继司马迁之后,在中华文苑升起的又一颗璀璨的巨星。司马迁的...
原创 三... 我们打开名著《三国演义》,会看到赵云各种生猛的记录:长坂坡七出七入救阿斗、桂阳郡忠于职守败赵范、黄鹤...
原创 清... 康熙帝是清朝时期非常优秀的一位皇帝。康熙帝仅仅8岁就即位,之后康熙帝开始除鳌拜、平三藩等等,总之这时...
从“小国巨制” 探究隐于青铜器... “神秘的微笑” 西周晚期 噩侯驭方鼎 随州羊子山M4墓葬出土器物合照 神面纹卣 “小...
原创 宋... 宋代朝史: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纠结万分的他是如何下定决心的?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
原创 不... ###历史与虚构之间的舞蹈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人物虽非真实存在,却因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形...
大量非洲学生还首选中国?西方反...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
原创 戚... 他是赫赫有名的抗倭名将,他戎马一生,镇守边关,创立军事之思想,同时还有诗人和书法家的称号。 他极其惧...
原创 她... 她是溥仪的七妹,一生甘于平淡,临死前自言自语:要为人民服务! 众所周知,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原创 昔... 我们国家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当中,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屈辱的经历。 尤其是在近代,我们...
原创 丞... 作为百官之首的“相”,位高权重且身份显赫,成为无数古代文人的终极目标。 很多人历经十年寒窗苦读,又在...
一口气看懂泓水之战,宋襄公打仗... 公元前638年,在今天的河南省拓城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战争。 这场战争双方的主角,分别...
原创 北...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十二篇):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民国九年的夏天,北...
原创 古... 在影视剧《水浒传》中,武松为兄报仇被被判刺配孟州充军,宋江怒杀阎婆惜被刺配江州,林冲也因为得罪高俅而...
原创 他... 自古以来,皇帝无论是即位之初还是统治后期,为了加固自己的威严,都十分喜欢用刑罚来管理国家,以起到威慑...
原创 同... 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两位真龙天子、布衣皇帝——刘邦与朱元璋,从泥腿子到九五之尊,这一路走来,他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