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记载,朱元璋请徐达喝酒,把徐达灌得不省人事,徐达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竟然睡在龙床之上,还盖着只有皇帝能用的明黄色被子,立刻吓得亡魂直冒,连滚带爬地下了床,扑通扑通不停磕头,嘴里高呼:
“臣罪该万死!”
躲在暗中的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徐达因此逃过一劫。
心腹徐达
徐达跟朱元璋也是老相识了,朱元璋打天下时,最开始只是郭子兴手下的一个小兵,后来混出了点名堂,还成了郭子兴的女婿(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
然而,眼见朱元璋一天天得势,郭子兴的儿子开始坐立不安了,怕将来郭子兴让朱元璋当接班人,于是就天天在郭子兴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虽然郭子兴并没有对朱元璋怎么样,但朱元璋还是决定出去自己干,于是就回到老家招人,竟然一次性招到了700多人,徐达就是在这期间投入到朱元璋麾下的。郭子兴一看朱元璋招了这么多人,可高兴坏了,还给朱元璋升了官。然而,没过多久,朱元璋就带着24个人离开了濠州去定远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淮西二十四将”,徐达便名列其中。
从那以后,徐达成了朱元璋的心腹,一路南征北战,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不世功勋,
朱元璋也一直对徐达亲密无间,两人名义上是君臣,实则亲如兄弟。
朱元璋的多次试探
然而,正所谓很多人是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富贵的,等朱元璋真正当上了皇帝之后,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他首先想到的是:
皇帝的宝座自然要传给朱家子孙,要是那些功臣起异心怎么办?
于是,朱元璋开始对诸位开国功臣各种试探,一旦有谁做出什么让朱元璋觉得可疑的举动,随之而来的就是毫不留情地诛杀,甚至是灭族。
《智囊全集》记载,徐达作为开国第一功臣,虽然他本人绝无二心,但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一次,朱元璋来到徐达家中,装模作样地说
:“徐爱卿,你是大明的栋梁,但家却这么小,跟你身份不配,要不把朕的吴王府送给你住吧!”
吴王府是什么地方?
原来,朱元璋称帝以前号称吴王,后来当了皇帝就住进了皇宫,吴王府就闲置了下来。徐达虽然只是一介武夫,文化水平不高,但人可一点儿也不笨,他立刻反应过来,这是朱元璋在试探自己呢!要是自己接受了,肯定要大祸临头,于是赶忙推辞道:
“万万不可!吴王府是陛下旧邸,微臣岂敢僭越!”
看到徐达一脸惶恐的神色,朱元璋心里非常满意,觉得徐达很识时务,然而一次试探并不足以让朱元璋彻底放心,于是没过几天,他又再次试探了徐达。
对着空无一人的龙床磕头
当时,朱元璋把徐达请到吴王府喝酒,席上不停灌酒,很快就把徐达灌得不省人事,然后命人把徐达抬到自己以前睡的床上,他再找个地方躲起来悄悄观察。徐达睡了一会儿就醒了过来,坐起身一看,发现自己睡在龙床之上后立刻吓得冷汗直流,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朱元璋完全可以治自己一个谋逆大罪!《智囊全集》记载,徐达立刻连滚带爬地下了床,对着空无一人的龙床跪下,使劲磕了几个响头,一边磕头还一边高声呼喊:
“臣酒后失行,死罪啊!”
躲在暗处的朱元璋一直在观察徐达的行动,发现他惊恐的神色不像是装的,而且额头上都磕出血来了,于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觉得徐达这人应该不会有异心,从此就对他彻底放下心来。于是,这一段朱元璋和徐达之间的拉扯,朱元璋两次出招都被徐达成功化解,那之后,
一直到徐达病死,朱元璋始终没有猜忌过他。
后来,朱元璋还特地下令,就在吴王府旁边选了一块地,给徐达新建了一座豪华的府邸,建好的那一天,朱元璋还亲笔写下“大功”两个字,让人拓印了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徐府大门之外。关于徐达,野史中还有一则传闻,说是徐达晚年得了背疽,不能吃鹅肉,但朱元璋竟然特地下令烹制了一只烧鹅,然后送到徐达府上,徐达悲愤万分地吃下,很快就并发身亡。然而,这终归只是野史,历史上,朱元璋确实曾对不少功臣大开杀戒,比如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牵连人数都达到几万人,
不过朱元璋一直对徐达非常信任。
徐达的智慧
除了少数的几次试探之外,朱元璋和徐达关系一直很亲密,
其中徐达的长女还嫁给朱棣当了燕王妃,后来成了皇后,某种意义上说,从朱棣以后,明朝十多位皇帝,全都是徐达的后人。
而徐达的儿子徐寿增因在靖难之役中支持朱棣,被朱棣封为定国公。“一门二公”,这等殊荣可不是谁都能比的。
也正是徐达的智慧,让徐家得以延续,直至明朝灭亡,让子孙享受了200年的富贵。
虽然徐达出身低微,他却靠着自己的智慧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位列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更是让自己的子孙在明朝享受了200年的荣华富贵。
从徐达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智慧”二字尤为重要。
徐达的智慧故事在《智囊全集》还有很多,
《智囊全集》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朝1238则权谋故事,可谓商界、政界、职场通用的智谋锦囊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