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的一代名将,坚持在敌军地盘建造城池,几十年后才发现高明
迪丽瓦拉
2025-07-27 05:02:46
0

自古以来,谁听到过有人在敌方地盘建造城池的呢,别说没听到过,就算说起来都不会有人相信,因为这不光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也违反战争常理。

但是在唐朝,就有一位大将,在敌方地盘建造了三座城池,他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不解和议论,但在几十年后,人们发现了其中的高明之处。

建造城池的张仁愿

唐中宗时期,张仁愿上奏请求在黄河以北的位置,修筑三座“受降池”。当奏表在朝堂上念出之时,大臣们面面相觑,因为修筑受降池的位置处于敌国之中,这在大臣眼中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一时之间,朝堂上议论声纷纷响起,但是张仁愿执意坚持修筑三座受降池,最终说服唐中宗,在边境之地修筑了三座城池。

张仁愿出生于一个小官宦之家,从小家境不错的他养成了爱习武的好习惯,即便喜爱练武,张仁愿对诗书也十分感兴趣,成年后的他文武双全,这在唐朝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人才。不出众人所料,张仁愿成功入仕为官。

年纪轻轻的张仁愿在仕途中大有作为,武则天在位时,他就坐上了殿中侍御史的位置,对于他这个年纪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他为人正直善良,眼里不容一粒沙子,在为官人中,风评良好。

直至突厥犯境,张仁愿作为监官与王孝杰一同去边境抵御外寇。在随行途中,张仁愿十分不满王孝杰的一举一动,回来之后便向武则天报告了王孝杰的所作所为。因为弹劾王孝杰有功,张仁愿升至侍御史。

很多人都拿这件事情说张仁愿并不是真正的刚正不阿,说他爱打小报告,借此诬告他人的机会升官发财,是个卑鄙的小人。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王孝杰应该算是张仁愿的政敌,在朝为官的人中谁没有几个政见不和的人呢,所以说张仁愿弹劾王孝杰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存在公报私仇的说法。

后来,张仁愿发现孙承景谎报军功,查实之后便向武则天上奏,武则天觉得张仁愿没有徇私舞弊,是个做大官的料子,于是又让他顶替孙承景的位置去往边境。正是因为这次的升官,张仁愿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仁愿从小习武,他到达边境后,直接率兵迎敌。张仁愿骁勇善战,击退一波又一波的突厥军队,他在边境中展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张仁愿在边境待了八年之久,直到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即位后,张仁愿才被传回京城稳定局面。当时的唐朝因为政权浮动太大,社会不稳,到处是鸡鸣狗盗之辈,张仁愿凭借强硬的手段将城内的风波停息,也因此为自己赢得了一波好评。

提出修筑城池被非议

边境突厥在看到张仁愿回京后,按压不住蠢蠢欲动的心,又开始频繁骚扰边境。接到情报后的唐中宗,下令升张仁愿为朔方军大总管,让他极速赶回边境剿灭突厥。

回到边境后的张仁愿,开始接管边境的一切事务,面对屡屡进犯的突厥,张仁愿不惜一切代价将他们击退到边境数百里之远,

致使突厥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张仁愿知道,突厥不久之后便会卷土重来,所以便萌生了在黄河以北的位置修筑受降城的想法。

当张仁愿想要修筑城池的消息传回朝廷后,唐中宗便在朝堂之上和大臣们商讨此法的可行性。大臣们听到张仁愿的想法,觉得他是在开玩笑,黄河以北的位置便是突厥军队驻扎的地盘,张仁愿想在那修筑城池,谈何容易。

甚至朝中有大臣觉得张仁愿居心叵测,不怀好意,说他很可能被突厥人收买了,才向朝廷提出在敌方地盘修筑城池的事情。

张仁愿明白自己提出这项要求会遭到很多人反对和议论,可他完全不放在心上,因为他在边境扎根多年,修筑受降城完全是为了边境和平考虑。

突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不光精通骑术,擅于使用短小精悍的偷袭战术,其骁勇善战,越挫越勇的气势就足以让人害怕,草原霸主的名声也因此得来。

虽然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突厥就与中原地区有着久远的战争历史,也被历代名将打压退至更边远的地区,但是突厥始终不曾放弃对中原地区的侵袭,反而势头越来越勇猛。

自唐朝建国以来,与突厥人的战争也不在少数,并且都能将他们击退,但纵观整体局势,突厥盘踞在草原的地方越来越广,势力越来越大,这对于朝廷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想要一举歼灭突厥,就要做好长年征战的准备。长年征战不仅需要强盛的兵力,还需要大量的粮食,光这些就需要朝廷付出数额庞大的金钱和精力,所以说战争的成本实在太高,饶是朝廷再强盛富裕,也支撑不起连年征战带来的消耗。

那么出于长远考虑,张仁愿觉得修筑受降城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了,在黄河以北的位置修筑三座城池,形成一条坚固的防御线,就能起到抵御突厥偷袭的作用。

发现受降城的优处

虽然朝中多数大臣站反对票,但好在唐中宗采纳了张仁愿的提议,同意在黄河以北的位置修筑三座受降城。

三座城池修好之好,果然如张仁愿所说的那样,对突厥军队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当时的突厥人偷偷摸摸想要越过防线突击唐朝军队,可在城池之上的士兵早就发现突厥人的身影,利用三座城池形成的防线,打了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也正从那时起,这三座城池让反对的人打消了质疑,也成为边境抵御外敌的重要设施。

后来过了几十年,只要黄河以北的突厥人来袭,这三座受降城便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成为击退突厥人的重要工具。也因为这三座城池,黄河以北的突厥人无法跨过防线,驻守在边境的军队得以减员,使朝廷减少了不少的金钱压力。

结语

不得不说,张仁愿建造受降城是一件非常正确而又伟大的事情,不仅造福了朝廷,也为后世抵御突厥人作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当时提出修筑城池时,遭到多数人的反对和非议,不过在几十年后,人们觉得张仁愿的做法是十分高明的,纷纷对这三座受降城竖起大拇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长... 引言 万里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的第一军事工程,它的建筑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寻到西周时...
原创 康... 题记:近代中国的悲惨,表象是清政府的无能,一味的对各国列强妥协。深层的原因其实很多,最重要的是全国全...
原创 袁... 东汉末年,诸侯中势力最强大的就是袁绍,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
原创 晚... 落后就要挨打,是我们中国人用鲜血换来的惨痛教训。晚清的堕落,导致种种悲剧,是我们最不愿提起,却最应该...
原创 清...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座多民族居住的城市,这里被誉为优美的牧场,它就是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距...
原创 蒙... 文/一度历史观V 蒙古人杀光金国皇室却为何要善待宋朝皇室?专家:原因很简单 导语:在宋金元这一历史时...
原创 晚... 慈禧太后,晚清实际统治者,垂帘听政长达半个世纪。外国人这样描述慈禧太后,“一位身板挺直、面目秀丽的高...
原创 整... 日本是美国的附庸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发展,在日本人眼中,强者就是用来钦佩的...
原创 清...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
原创 袁... 提起袁崇焕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抗金名将(后金),做到大明蓟辽督师的位置,此人曾长期镇守在山海关外的辽西重...
郭守敬纪念馆加入大运河博物馆联... 郭守敬纪念馆加入大运河博物馆联盟 在日前举行的2024年大运河博物馆联盟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我市郭守...
原创 清... 在清末民初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相信大家都知道,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因为...
原创 淮... 安徽宿县的双堆集,因为两个古老的土堆而得名,一个叫平谷堆,一个叫尖谷堆。登上这两个高约三十多米,相隔...
原创 李...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扼腕慨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一句话也成了人们心中关于时运不济的典型案例,每每...
原创 赵... 第一,赵普的罢相,要知道宋太祖能够建立宋朝,有两个重要的功臣,一个是他弟弟赵光义,一个就是他的宰相赵...
原创 西... 西夏是一个盛极一时的王朝,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发达。西夏的繁荣,得益于历代皇帝的智慧,他们审时...
清朝公主远嫁和亲,被驸马圈养至... “女子无才便是德。” 在封建父权社会当中,因为担心女性成长得比男性更为强大,男性不仅不允许女性读书写...
原创 龙... 龙袍,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帝王的礼服。皇帝专用的袍。又称龙衮。因袍上...
原创 清...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明月空悬待君王。——《宫怨》 这首诗是诗人王昌龄一...
原创 这... 但凡是历史上的皇帝陵墓,一般都是被修筑得金碧辉煌,而且安保系数也特别高。古人为了防止盗墓贼偷取墓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