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身边无亲信,朝中无能人,边关无悍将,朱元璋怒斥崇祯皇帝没担当
迪丽瓦拉
2025-07-28 03:03:00
0

明成祖朱棣移都北京,紧靠边郡咽喉——山海关,史曰“天子守国门”;到了崇祯皇帝这里,国门被破,京城沦陷,他吊死煤山,但求勿伤百姓一人,史曰“君王死社稷”。

穿越时空,趣说历史,明朝皇帝那些事,今日出场的乃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死于社稷的亡国之君朱由检。

兄终弟及,从木匠皇帝朱由校那里接过帝位,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已是岌岌可危。后金入侵,闯王作乱,党争祸国,灾难频发,即便朱由检这个青年愁白了头、累弯了腰,6次颁发罪己诏,也无力回天。完成17年的执政生涯后,他将生命定格在34岁那一年,也将大明王朝国祚定格为276年。

虽有“明之亡,实亡于万历”之说,但太祖打下的大明江山终究是丢在自己手上,朱由检真的无颜“回家”。17年的拼搏与煎熬,历历在目,走过了奈何桥,即便是喝罢了孟婆汤,那些过往依然挥之不去。

朱由检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个来冥府向太祖朱元璋述职的皇帝(此前15位皇帝的述职,见本号前面文章),作为亡国之君,他心中惶恐不安,羞愧不已。他知道,自己不是述职,而是向太祖赎罪。

一、有勤俭之风,无为君之道——累死也枉然

放牛娃朱元璋舍命拼来大明江山,虽然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到,但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大厦已倾,大明已去,朱元璋对于这个结局也只能痛苦接受。

“孩子,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已经满头白发,十几年也是苦了你!你是我大明最为勤政的皇帝,比太祖我还要敬业。”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朱由检,毕竟是自己的子孙,而且还是个忠于职守的孩子,朱元璋不忍心开头便骂,倒是安慰起朱由检来。

说真的,朱元璋有些心痛这个白发青年,他任上为了处理国事,几天几夜不休息那是常事,而且还十分节俭。17年里,他以身作则,吃穿不讲究,还不允许在宫中宴乐、弄基建项目。

但他的勤劳节俭并没有换来一个善果,大明还是亡于他手。亡国之君必有误,朱元璋今天也不想责骂朱由检,只想从他的性格、能力、担当分析一下,作为一位皇帝,他到底有哪些失误?

“孩子,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苦这么累吗?”朱元璋从朱由检的致命问题开始分析,“清除了魏忠贤的阉党集团,你又启用了那帮未必是君子的东林党,没有魏忠贤,宦官集团依然在,更何况还有各地方党派,你就这样陷入了永无休止的党争之中,疲惫不堪而毫无建树。”

“太祖,是的,孩子没有驾驭他们的能力,却又不甘心放任他们乱来,想要抓住皇权,可它却偏偏离我越来越远。”朱由检也深深地明白自己真的不懂为君之道,他十分羡慕嘉靖皇帝一二十年不上朝、明武宗肆意玩乐,依然能够保证皇权在握,天下不乱的本领。

二、多猜疑之心,乏用人之术——换一百个首辅也不行

说实话,朱由检一心为国的情怀还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的衷心碰上了大明王朝江河日下的窘境,促使其急功近利,再加上朱由检本身多疑,所以在任期间基本没有什么贤能之人,因为他没时间、没心思、甚至没能力去细细甄别,发现不了,即便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也被他的多疑淘汰了。

皇权抓不住,那就好好用人呀,可朱由检的用人策略朱元璋更是无法理解,“你说说你,17年里,换了16个首辅、14个兵部尚书、13个吏部尚书、11个工部尚书、17个刑部尚书,哪有你这么玩的?”

“换了还不算,心有疑惑就丢进牢里,甚至直接送上断头台,袁崇焕遭凌迟,陈新甲斩于市,首辅薛国观、周延儒被杀……他们有多少是冤死的?被抓被杀的是他们,可是看到这些事实的是其他人,这样还有谁愿意跟你玩?谁敢跟你玩?”

朱元璋继续点评朱由检这“下三滥”的用人之术,“你弄得最后身边无亲信,朝中无能人,边关无悍将,就成了一个‘三无’皇帝,真正的孤家寡人。”

“朕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为亡国之臣”,这是朱由检京都城破时面对大臣所言,面对太祖的指责,现在想想,朱由校觉得自己此言差矣,“太祖,我急于求成,但又心性多疑,志大才疏,让他们失去了信任和信心,我就是亡国之君。”

虽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如何让天下之臣为己所用,为国尽忠,这驭人之术、用人之道还真不能凭“屁股决定脑袋”,那是一门实在的学问,朱由检到了阴曹可能依然是个门外汉。

三、有殉国之节,无守土之略——两线作战,双拳难敌四手

城破国亡,身边只剩下提督太监王承恩,就在北京煤山那颗歪脖子树下,可怜的崇祯皇帝、才34岁的朱由检含恨自缢,以身殉国,留下“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悲情“血”书。

朱元璋也是一名铮铮硬汉,朱由检虽然丢了大明,可好歹没有丢失朱家男儿的气节,这让他心底里有些佩服;但如此惨景,又让朱元璋觉得朱由检之死有些不值,“就这样被一帮贼寇逼着上吊了,你就没想想自己的军事失误在哪?”

“生死之战,一个是后金,一个李自成,你竟敢同时两地用兵,这是犯了战略性错误。”作为军事天才,朱元璋明白古今中外,两线作战鲜有胜者,他自己就有经历,“当年我占据南京后,面对东面的张士诚和西边的陈友谅,我都不敢双拳齐下,你为什么就不信邪呢?”

朱由检不懂兵,更不会用兵,更何况手下那些人,你让他去剿匪,他在下面故意放了;你让他去抗击满清,他一转身就投降了,到最后眼睁睁地看着两边“块头”不断长大,气焰也越来越嚣张,不得不两线作战,疲于奔命。

在太祖这位军事家面前,朱由检自惭形秽,“太祖,我们就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结果哪里都没治好,却把医生拖垮了。哎,我这是文不成武不就,空有救国之心,最后落得个命丧国亡。”

说到伤心处,朱由检不禁黯然落泪,心中无限悲催。

四、缺决断能力,无国君担当——丧失多次续命机会

要说朱由检的确是个背时的皇帝,接手的大明王朝“破烂不堪”,还偏偏遇上如此多的灾患,所以如果把明朝灭亡的全部责任推给他,显然是不对的。

但是在朱元璋看来,朱由检不敢临危独断,缺乏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与担当,这样让他丧失了几次为大明和他自己续命的机会,“为什么在大事面前你不能独断专行?还要让那帮人争来争去,白白浪费时间和机会。要知道,你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颜面,更重要的是我大明江山社稷!”

“一个建州女真建立起来的后金政权,他压根就没有吞并我大明的想法和实力,若不是李自成、张献忠一伙的内乱帮了他们,灭我大明,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朱元璋剖析朱由检是如何丧失第一次重大机会,“先且不谈袁崇焕议和,就说之后的崇祯十一年,面对后金的频频示好,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议和就这样在群臣的争论中流产。”

“那时张献忠、李自成相继投降、败逃,让我们冲昏了头脑,认为叛军大势已去,完全有能力对付皇太极。再加上我又害怕背上一个骂名,只顾及个人名誉,白白丢掉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朱由检也很是懊悔,“如果那时我们和清兵和谈成功,然后集中全部精力,就可以彻底平复内乱。”

“解决了李张那伙不讲信用的乱匪,区区后金还翻得起多大的浪?那我朱氏江山还能就这么完了?”讲罢,朱元璋接着说起朱由检的第二个重大失误,“李自成攻入京都之前,驸马巩永固要你南迁到留都,可你又把这决议权交给他们去讨论,最后又黄了。”

“虽然丢失首都的臭名难背,可你面对的是亡国之境。南京有完备的机构和官员,更有几十万的军队在,放着生门不走,偏偏就要吊死在煤山。”朱元璋很是费解,怒吼道,“你完全没有一个铁血男儿应有的当机立断,完全没有作为一国之君应有的担当。”

朱由检也觉得自己太优柔寡断,不识大局,羞愧难当。而朱元璋并没有停止他的发难,“最后还有机会出现在你面前,依然让你白白浪费了。其一,李自成打到西直门外,围困京城,却主动要求谈判,连这根救命稻草你也不敢接,还得去征求内阁意见。”

这对于朱由检而言,的确是最后一次机会。李自成心中也很清楚,自己没有能力吞下大明江山(后面的清兵入关,他仓皇出逃的事实也证明了),所以也就提出了“割西北一带,赏军银百万两”的小要求。如果崇祯皇帝应了,他自己不会丢命,大明也还能续命。

“最可恨的是,你死非要拉着大明垫背。李自成攻城之前,有人就提出将太子送到南京你不听;京师危急之时,有人愿意以命护卫太子到南方,你依然毫无反应。”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如果太子在南京,即便丢了北京,大明还在呀!你死了也罢,为什么非要朱氏江山跟你一起玩完?”

说实话,临近尾声的朱由检完全没有了主意,更不谈什么远见,心中唯一存在的可能就是那与国共存亡的悲壮勇气。所以对于太祖的训斥,他只有乖乖听着的份。

276年国祚,落得一个国破君亡的悲惨结局,朱元璋怒气未消,挥笔留下四句他擅长的打油诗,拂袖而去,任朱由检在那早春的寒风中跪着反思。

空有救国心,奈何无才能;

纵然殉国去,死也留骂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官... 官渡之战是一场公认的以少胜多的关键性战役,根据史书记载,袁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欲袭许”(《袁绍传...
原创 光... 说起东汉,很多人知道这个王朝。大家之所以知道这个王朝绝大多数和《三国演义》这本书有关,因为这本书就是...
原创 中... 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在今天看起来非常重要,但在当时,有些地方的做法却形同儿戏,比如说北京。 据一大代表...
原创 宰... 宰相刘罗锅,真的是“罗锅”吗?别再被电视剧骗了 在《宰相刘罗锅》,刘墉是一个驼背非常严重的人,人们都...
原创 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诗是《诗经...
原创 韩... 韩国人喜欢争中国古代史,很多看着喜欢的历史,瞧着眼热的玩意儿,说拿走就拿走,连个招呼也不打。相信大部...
原创 宋... 民国时期的宋美龄,凭着“第一夫人”的身份,代表国民政府四处活动,为蒋介石争取了很多国际支持。宋美龄本...
原创 考... 对于新的历史爱好者学习历史来说,会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只要是历史事件,就会涉及到一些地理名...
实验考古证实:中国蒸馏酒出现时... 记者从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获悉,日前,该中心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海昏侯墓出...
原创 “... 古代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就迫不及待的对孩子进行“警惕狐狸精”的教育:“三代亡国,夏桀以妺喜,商纣...
原创 如... 导读:公元1259年,蒙哥汗丧生在南宋的钓鱼城下。因为死前没有子嗣也没留下遗嘱,所以蒙古大汗的位置又...
原创 西... 西夏被成吉思汗消灭前,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屈辱史。这段屈辱史,让西夏有了短暂的和平,同时,也直接导致西...
松桃石梁:交通蝶变激发红色引擎...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贵州省松桃自治县石梁乡,与贵州省印江自治县、重庆市秀山自治县接壤,是革命老区。19...
原创 史... 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到做皇帝,只看到了荣耀以及高高在上,却没有看到,其实做皇帝也是有很多无奈之事的。当你...
原创 清... 在晚清时期地方疆臣中最重要的是两大封疆大吏,分别是北洋通商事务大臣(一般由直隶总督兼任),另外一个南...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又有新... 记者昨天从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三星堆遗址工作站、三星堆博物馆分别公布了三星堆玉石器...
原创 光... 光绪皇帝在位34年,共有一后二妃,却没有留下一儿半女,这是怎么回事呢? 光绪帝一生没有儿女,实际上...
原创 真... 我们看过三国的都知道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那么历史中确有此事么! 《三国演义》中写道,曹操大...
原创 关... 关羽是三国中排名第四的武将,他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带兵作战能力也是顶级的,不然刘备和诸葛...
原创 此... 汉末三国,是一个充满豪情和热血的时代,那个时代,不仅因战乱而精彩,还因情义,令人向往。熟读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