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靠“血与火的征伐“建立起来的大元王朝,为什么历时97年而亡?
迪丽瓦拉
2025-07-28 03:33:04
0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都以其鲜明的特点而为后人所铭记。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和唐朝以其极为鼎盛的国力傲视海内外,宋朝以其富庶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和广泛的海外交流著称于世。

当我们谈到元朝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它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王朝。

那么除此之外,普通中国人对于元朝还有什么深刻的历史记忆呢?也许还有"蒙古人的王朝"?我想基本不会再有了吧。

遥想当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南征北战、一路狂飙,先后消灭了西夏、金朝、南宋政权,又继续北上、西进,将俄罗斯大部分领土收入囊中,又浩浩荡荡地杀到东欧乃多瑙河流域,甚至还想东渡吞并日本。

然而,靠"血与火的征伐"建立起来的大元王朝,为什么却仅仅历时97年而亡,且除了成吉思汗剑指四方的壮阔历史之外,并没有为后人留下更多深刻的历史记忆呢?

一、令人窒息的民族歧视政策

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实行了露骨而森严的民族等级政策,将国内各民族的人分为四等:

第一等自然是所有部落的蒙古人,

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中国西北各民族和在中国旅居的中亚、西亚和东欧人),

第三等是汉人,不过这里指的是原来隶属于金朝和居住在西南地区的汉族人以及汉化了的契丹、女真人;

第四等是所谓的南人,指原来生活在南宋的各族人民,因元人经常歧视性地称南宋人为"南蛮子",因此地位也就最卑贱。

在政治上,中央政府各个部门的最高长官全部由蒙古人担任;地方官僚系统中,省级长官也基本由蒙古和色目人担任。

而汉人和南人只能在州郡县等较小的地方官府中担任品级最低的官员。另外,元朝甚至废除了选才授官的科举制度,彻底堵死了汉族文人士子入仕得志的门路。

在军事上,元军由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南宋降军)组成,主力是蒙古军,而各军军权完全由蒙古将领掌控。汉军和新附军平时严禁持有任何兵器,就连散落在民间的武器也要被收缴充公。

在法律上,更能体现汉人随意遭受凌辱的卑贱地位。如果蒙古人将汉人或南人打死,仅罚其出征并出一份"下葬费";

而若汉人或南人打死蒙古人,除了要赔款以外,更是要被处以极刑;此外,法律还赤裸裸地规定,汉人被蒙古人殴打不许有任何还手行为。

可见,民族不平等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占据中原人口比重最大、曾建立强秦雄汉的汉人。

如今却要在少数蒙古人之下受尽屈辱,尖锐的民族矛盾已经成为炸药桶,只等骤然引爆的那一刻。

二、统治集团的腐朽和分裂

在汉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中,当处理皇位的继承问题时,都会无一例外地选择嫡长子继承制,在皇帝无嗣的特殊情况下也会选择兄终弟及。

总之传位问题上都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这对于政局乃至国家的长期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元朝统治者则仍然保留了游牧时期的传统,也就是部落联盟选拔制,最高统治者"可汗"是由各个部落共同推选出来的。

而当成吉思汗的所属的部落入主中原后,其部落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部落,具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使得原本的部落联盟选拔失去有效性。

然而,顽固的统治阶级却始终排斥学习中原王朝的选拔机制,因此统治层内部为了争夺可汗之位而同室操戈,宫廷政变非常频繁。

在元朝近百年的短暂历史中竟换了三十多位皇帝。而元朝统治层的腐败程度也同样令人发指。

作为一个曾经骑在马背上游牧射猎的原始民族,虽然靠武力征服了其他民族,但是他们血液里流淌的野蛮。

只知部落而不知有国家的愚昧却并没有因此改变。当自己获得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俯首称臣的百姓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财富时,他们便露出来了骄奢荒淫的本性。

他们不去探究如何治理国家,反而变得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搜刮百姓,亲佞远贤,恨不得"竭天下财富以自奉"。腐朽、无知和分裂,正在加速侵蚀着这个王朝的统治根基。

三、穷兵黩武,导致国力渐衰

古人在治理国家的漫长过程中,曾总结出了这样一条宝贵经验:"居马上得之,而不可马上治之。"

意思指一个政权往往通过精兵铁骑来夺取天下,实现中原易主,但是继续用夺取天下的方式(武力)来治理天下,就是不可取的了。

它告诫统治者在夺权之后需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休养生息、富国强兵中去,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一个国家长期的繁荣昌盛。

然而遗憾的是,元朝的统治者却并没有明白这一点。

纵观元朝的历史,从发源、建国、统治到灭亡,几乎就是一部穷兵黩武的历史。在元朝97年的短暂寿命中,最多不超过三年就有多次不同规模的对外扩张和对内镇压战争。

总计没有战事的年份则不过22年。但在根本上讲,国家之忧不在外敌,而是在"萧墙之内"。如前文所提,元朝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化明显。

而元朝并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况且元朝统治者实施了严酷的民族敌对政策,统治者和各层级官僚腐朽堕落。

以鱼肉百姓为乐,使得元朝内部的民族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民众对官府的信任丧失殆尽,使得反元战火硝烟四起,成为政权最终颠覆的根源所在。

总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前提,然而元朝统治者无法深谙统治之道,对外野心不减,以征战讨伐为乐,将整个国家拖入了无止境的战争泥淖。

而国家为战争所付出的沉重负担和代价又完全转嫁给了民间,使人民蒙受着深重的灾难。

这些苦难使得人民对元王朝的仇恨与怒火不断增长,而政府又以强权和威势镇压国内各个民族的平民百姓,使得起于萧墙的祸乱日益膨胀,成为压垮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结语

元朝——一个旋风般雄起于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它凭借令人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荡平欧亚各国,迫使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却又以旋风般的速度顷刻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在这样只知征服、压迫而不知治理、安抚的国家,生活在这片疆土的人民对于国家没有任何认同感、归属感,使得元帝国在灭亡的道路上快马加鞭、肆意狂奔,奔向国祚的终结。

文/南宫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现在古代剧是非常盛行的,所以很多人对于清朝的了解还是很多的,那么肯定很多人都听过“御前带刀侍卫”这个...
原创 古... 旧社会人们加入哥老会,又叫“烧袍哥”。原来袍哥开山立堂,效法古人结拜之风,要烧三把半香,取义气相期的...
原创 杜... 1948年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主力以近40000人的伤亡代价,终于全歼黄百韬第七兵团,粟裕将军总...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李世民顺利登基成为皇帝,而李元吉的媳妇,也就是李世民的弟媳...
原创 古... 很多人都喜欢看古代战争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一定对古代士兵强攻城池的情景不会陌生:攻城军队通常拿着云梯靠...
原创 关... 相信大家看《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喜欢上蜀国里面的主人公之一关羽。在公元219年,三国...
原创 古... 国都,乃一国之中心,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身,各朝各代建立都城都要结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地理位置、...
原创 害... 一直以来,因为各种各样的解读,我们所认为的杨修之死其实特别简单,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很诡异的,绝大多数...
原创 宋... 全文共1646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宋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中非常特殊的一个,从政治、经济、军事各...
原创 古... 文 | 陈飞 提要:在韩流文化风靡于中国年轻人团体中时,很多人自然而然地会在自己现实生活中代入许多韩...
原创 古... 一听到王爷二字,大家都会认为他肯定是皇室贵族,但其实王爷这个称呼不仅仅限于皇室中人,一些对国家做出巨...
原创 是... 1、韩信功高盖主 刘邦的江山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最后垓下之战,如果没有韩信的帮助,刘邦能不能打败项羽...
原创 退... 无论是当今还是古代,退休是官员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古代退休叫致仕,官员在任上为国效力,劳苦功高,随着年...
原创 《... 《嫣语赋》侯府夫人却能接受青楼女子,梁翊母亲真是不一般 门当户对很重要,在封建时期别人把这个就看得...
原创 光... 光绪帝由于后继无人,就由慈禧做主过继了溥仪继承大统,溥仪也成了“末代皇帝”,在溥仪继位之前,才不过几...
原创 古... 在古代作战中,城池攻守是最为常见的,对于守城的一方来讲,有着地利之便,但他们为何不死守城池呢? 天时...
原创 死...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明君,他谦虚纳谏、知人善任、恭俭爱民,开创“贞观之治”。所有的这一...
原创 顺...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6岁登基,起初朝政事务交由摄政王处理,12岁那年多尔衮去世后开...
原创 关... 如果以关羽的战绩来衡量,他在曹营中将无人可比! 如果关羽真的投降了曹操,他很可能会混得非常惨! 曹操...
原创 1... 在一些苏联历史学家眼中诺门坎战役带有一定程度的“内战”色彩。 1939年5月,日本和苏联在中国诺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