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恩来的最后几年:五次大手术仍坚持工作,旧衣作寿衣,骨灰入海
迪丽瓦拉
2025-07-28 23:04:19
0

“总理,还剩十四分钟”。秘书走到周总理身边轻声提醒道,忙着批公文的总理,接下来就要准备接见外宾。

“哦,你们先准备一下,我先去刮下胡子”。周总理略带吃力地扶着椅子起身回复道。

连续工作一天半未曾合眼,如今一口饭没吃,便要准备出席外事活动,工作人员都已忘记,周总理上次休息是多久之前的事。

出发前,工作人员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只等周总理出发一同前往,然而这时的周总理却不见了踪影。

“有人看见总理了吗?”门卫心急如焚地问道,“我们没有看见总理走出屋子啊!”秘书此时也慌张起来。

周总理与工作人员合影

“刚才总理不是说,要刮下胡子的吗?有一会没见了。”

工作人员忽然提醒,秘书这才缓过神来。

一推开洗手间的门,大家伙顿时都哑口无声。

只见总理脸上沾满了肥皂泡,左手拿着毛巾,右手拿着刮胡刀,就这样靠在镜子边,打起盹儿来。

看来总理疲惫至极,工作人员满是心疼,又不忍心打扰,可时间已快来不及。

众人只是默默注视着,那昔日里气宇轩昂、眉清目秀、神采奕奕的周总理,此时已是两鬓斑白、脸色蜡黄的老人。

“且让总理小憩片刻吧,他太累了”。

秘书轻声的同工作人员说道,众人只是互相点头,泪水早已在眼眶里打转。

忽然,一阵慌张的喘气声,打破了这片刻的沉静,只见周总理一个冷颤膝盖微屈,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这一激灵给工作人员吓够呛,连总理自己都吓了一跳:“怎么回事,我是睡着了吗?”周总理揉了揉模糊的双眼问道。

“是的总理,您太累了,一切都来得及,赶紧吃口面吧”。

秘书温柔地回复到,只见总理擦了擦脸,大步流星走出浴室。

“不吃了,想办法给我整些提神的咖啡糖”,周总理说罢只挥了挥手,便大步跨上车,直奔人民大会堂。

这便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日常。

自从1972年5月周总理确诊膀胱癌之后,或许知道时间不多了,他之后的日子,便是这样度过的。

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如此,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且自知时日不多,根本没想过静心养病,只想在生前更多地帮助国家处理政务。

出于对周总理心理上的照顾,医护人员并没有直接告知总理实情,只是默默组织医疗小组,为总理治疗。

而令工作人员诧异的是,总理竟然一句话也不说,甚至连问都未曾问过一句,是总理害怕了吗?害怕听见“癌症”两个字吗?

其实周总理早已心知肚明,只是不想过多矫情,最近几年,老战友接二连三病倒,周总理也没少前去医院探望。

多少对老的病情有所了解,再结合下自身反应,再加上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眼神,周总理不问便早已心中有数。

这病落在一般人身上,尚且不说痛哭流涕,至少要精神萎靡一阵,而总理相反,什么话也没有,只是开始加倍工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次的接见外宾,主持召开会议,超负荷工作,俨然成为周总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病了之后,不仅没有时间休息,反而连吃饭的时间都挤出来工作,总理对谁都很慈爱,可唯独在工作上,一天当做两天用。

1972年6月,周总理要主持召开,彻底肃清“反革命势力”的会议,遂乘机前往庐山。

周总理深知此事至关重要,事关保护革命果实,重振国民经济,拯救老一批革命将领,必须亲自出面主持。

与此同时,总理的医疗小组负责人吴阶平,也向党中央汇报了总理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吴阶平多曾次劝阻总理多加休息。

最后都不了了之,无奈之下,只能对着周总理忙碌的背影,道一声:“总理保重身体,多喝热水。”

“多喝热水”,多么平凡的一句话,听起来丝毫没有养分,但是对于那时的周总理来说,似乎连多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同年8月,周总理答应工作人员的请求,去玉泉山工作,顺便休息一周,主治医师吴阶平高兴得像个三岁孩子。

随即拿出周总理的行程表,好计划安排治疗时间,这计划表不看则已,一看,吴阶平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主次召开四场会议,同时安排会见两任国家元首”。

吴阶平难以置信地读着行程表,顿时目瞪口呆。

“这算哪门子的休息?”吴阶平心里想着,想来医疗小组人员也是心疼总理日理万机,但更想要尽可能地维持总理身体机能。

在医生的眼里,病人只有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医学上认可的结果,但这个人是总理,责任重大,也最“难搞”。

长时间的连轴运转,尚且不说是人,就算是发动机,也要停下来保养一番,可周总理却比发动机还要累。

终于吴阶平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事发当日正值元旦第五日,一大早便听见警卫员,慌张地叫喊保健医生张佐良。

“尿全是红色的,是血!”警卫慌张地喊道。

此时的周总理虽然沮丧无奈,最终只是挥了挥手,让工作人员不要到处张扬此事,以免影响开展工作。

都到这个时候,总理担心的不是自己身体,而是怕影响自己处理公务,放眼全国,能在医院里一面输血一面奋笔疾书的人。

不多日后,邓小平恢复原职,周总理这才算是有了一些时间。

在邓颖超的陪同下,周总理前往玉泉山仔细做了一套检查,病情大体上算是得到控制。

显然,总理不会就这般无所事事地“维持病情”,没多久后便回到西花厅,立即投入到繁琐的公务当中。

早些时日,因为会见越南总理,双方就为越南提供援助方案,展开激烈讨论,而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曾知晓一事。

周总理与越南总理范文同等人合影

那时的周总理,已经连续工作超过30个小时,身体严重超负荷运转。

周总理不仅空着肚子,还拖着患癌的身体熬了一整夜。

在越南总理“喋喋不休”之下,周总理为了保持清醒,用热毛巾不停地敷脸提神,硬是撑下这一场长达十小时的谈判。

次日凌晨,旭日冉冉升起,本次谈判在周总理的睿智之下,双方最终以合理的条件收尾,可周总理的身体,再也不能如此般消耗。

对于“工作狂”周总理,毛主席都于心不忍。

6月20日,党中央传达毛主席的指令给邓超颖:“请恩来节劳,不可大意。”

可时局特殊,事关革命政权,党内外一切大小事务皆离不开总理,要说总理“不听话”,倒不如说是责任使然。

总理身边的秘书就曾记录过,周总理夜以继日的工作景象:

“1974年3月6日,下午三点,周总理已经工作12小时”。

“忽然总理身体不适,极度缺氧,实在支撑不住的总理,不得不躺到床上,一边吸氧,一边批阅文件长达9个小时。”

不管医护人员如何请求,周总理始终不肯停下手中的工作,只得无奈地反问道:“你到唤作我为总理,我可是人民的总理。”

“国家现在的状况,大家心知肚明,我现在不管,日后的问题交由谁来处理?”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到。

自周总理住院以来,直至1976年1月8日病逝,一共做过13次手术,平均每一个半月就要动一次手术。

在周总理看来,只要身体还能抗住,就必须坚持主持开展党中央的各项工作,除了私下批阅公文这些之外。

最后两年,周总理一共会见外宾65批次(含港澳人士),约人谈话220人次,召开会议32次,去医院外看人5次……

这些还尚未计算,前往探望病危老革命家,以及陪同外宾谈话等细碎之事。

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周总理当真是累坏的。

1975年6月,周总理的体重只剩下30.5公斤,瘦弱得像个营养不良的孩童那般。

即便如此,周总理也未曾停下手中的钢笔。

此时的周总理,俨然对自己的生命值有了“大概估计”范围:最多半年,在此期间,不仅一面同病魔作斗争,还一面致力于搞外交。

1975年6月6日,周总理拖着瘦弱的身躯,会见澳大利亚外长威尔西夫妇,次日又会见了菲律宾总统马斯科夫妇。

同行的还有菲律宾总统的女儿与随从,周总理向来重视邻国友人,在会谈期间,因为身体抱恙没能亲自设宴邀请老友。

周总理表示:“我在病中,一切宴会都交由邓小平副总理负责,还请你们见谅。”

1975年6月9日,周总理与菲律宾总统亲自见证两国建交,下午周总理又前往八宝山,参加贺龙的骨灰安葬仪式。

六年前老战友的离世,周总理就已心痛不已,这次安葬仪式,为周总理本就病重的身体,再度蒙上了一层精神阴霾。

事毕,周总理也并未就此休息,邻国友人尚未启程,还需要总理的亲自作陪,于是又是一场政治“散步”。

6月16日,周总理向毛主席书信告知自身病情,以及年初手术情况,向毛主席报平安,并且送上关切与祝愿。

7月23日,是周总理最后一次来到人民大会堂,回想起无数次接见外宾时的场景,一切恍若隔世那般。

在交代完工作之余,周总理来到“迎客松”画前,那凹陷的眼窝里,依旧可见深邃的眼神。

在画前驻足良久之后,又陷入无限地沉思当中,想必周总理在回忆这一生,与外宾在大会堂高谈阔论的场景。

那时的自己风华正茂、气宇轩昂,眉宇间透露着共产党人的正气,时过境迁,如今却没有多少时日再回首矣。

转眼间,又过去一个月,刚经过二次治疗的周总理身体薄如蝉翼,由工作人员陪着在北海公园散心。

“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可是老舍先生的忌日”。

周总理眺望北海,轻声说道。

众人虽然没有将老舍先生的忌日记在心中,倒是周总理内心的这份柔和与细致,让他们备受感动。

1975年9月7日,周总理不顾自身病情严重恶化,坚持会见罗马尼亚政党代表团,这也是周总理最后一次参与外交事务。

当与伊里耶维尔德茨交谈之时,周总理一面坦诚道:“我的病不是以人的意志能转移的。”

“邓小平会接替我的工作,我已经没有继续工作的能力了,但是邓小平工作十分出色,你们完全可以抱有信心。”

想来周总理是担心自己不在之后,邓小平工作会遇到阻碍,遂亲自出面,为邓小平获得更多海内外支持。

虽然只有短短15分钟的谈话,但俨然已是周总理的极限,力所能及之处,周总理总能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主要思想。

9月20日周总理又要面临第四次大型手术,生死尚未可知,眼看就要被推进手术室,周总理万分焦虑。

“邓小平到了吗?”周总理脆弱又带些焦急地问道,只见小平一个箭步跨过去,来到周总理跟前。

“小平,你工作得很出色,比我做得好多了”,周总理激动地握住小平的手说道。

“我和毛主席会坚决支持邓小平的工作,他们这些想打倒小平的人,党和人民是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周总理与邓小平会见外宾

周总理对着另一伙人说道:“我忠心于党和人民,我不是投降派”,说罢便被推进手术室。

也许是担心自己下不了手术台,既放不下小平日后的工作,也想向毛主席和党中央证明自身清白。

终于这场长达5个小时的手术,周总理硬是撑了过来,也许是使命昭然,总理心中有太多放不下的人和事。

这一切都支撑着他,再一次从死神的手中夺回生命。

9月28日,周总理在病床上,又忍痛接见了前往新疆慰问的党中央代表团。

一个月后是周总理第五次手术的日子,至此之后,周总理再也没能离开过病床。

此时的周总理,身体多处器官衰竭,言语功能也逐渐退化,前来探望的邓小平以及叶剑英,都需要俯身贴耳才能听清。

即使身体不听使唤,可总理的内心是无比清晰的,弥留之际还在向叶剑英询问关于台湾的相关事宜。

1976年元旦,周总理再一次从昏迷中醒来,听见广播里有人朗读毛主席的诗词《重上井冈山》。

周总理便让工作人员找来《毛主席诗集》,读给自己听。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一段昔日的热血,一场战役的终结,一个全新的开始。

周总理神游在毛主席笔下的峥嵘岁月里,当工作人员读到一句:“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周总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慈祥的笑容。

这是总理的最后一次微笑,是因为毛主席的诗词。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带着对未完事务的不舍,离开了人世,他终于可以长眠于祖国山河,好好歇一歇。

对于后事,周总理生前特意交代夫人邓超颖:不留遗体,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

可那是党和人民最敬爱的总理,人民不答应,党和国家更不会答应,

商量之余,党中央决定按照周总理生前所愿,不保留骨灰。

但是必须让党中央和百姓,好好地与周总理道别,与那个同往常一样,身着蓝色中山装的周总理道别。

周总理走了,骨灰洒在他这一生最热爱的江河土地,正如“我生来无一物,走后就归还于大地”。

时过境迁,西花厅里的海棠花谢了又开,仿佛数十年如一日地等待着,那个魂牵梦绕的主人“归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结结实实地在蒋介石的心窝里插上了一把匕首,让蒋介石痛心无比。 ...
原创 战... 要说郭开,可真是“战国第一战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郭开凭着一己之力干掉了战国两大名将廉颇和李牧的...
原创 中... 在 WTA500 东京站女单决赛的赛场上,中国选手郑钦文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她以 7-6 (5...
原创 如... 首先要弄明白诸葛亮当时为什么让关羽去守华容道。 关羽大义,对于这一点诸葛亮是知道的,当年关羽被俘,曹...
原创 汉...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基本上可以分为这几类,第一类贫苦大众,纯草根出身。第二类,家里有权有势。第...
原创 你... 一个普通的抗日将领,怎么到网络上就变成了“十大抗日名将第九名”?还拥有了众多的粉丝,这真是奇哉怪也!...
原创 中... 中国人能够驯化水牛,让它们耕地千年,为什么非洲人却没有去驯化非洲水牛呢?这个问题或许看似简单,但背后...
原创 1... 在革命年代,有无数英雄儿女告别家乡,奔赴战场,为建立一个新中国而不懈奋斗。几十年的腥风血雨,有一大批...
原创 为... 曹操用司马懿跟刘邦用韩信,一样的情况,没有韩信和司马懿,他们两个都得不了天下,但是司马懿比韩信狡猾,...
原创 唐... 都城是江山社稷的根本,是封建皇权的象征。 依照华夏民族的“中庸”观念,都城要建在天下的中心位置。《吕...
中山公园保护与传承学术交流活动...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施芳)日前,全国中山公园保护与传承学术交流活动在京举办,全国各地中山公...
原创 世... 世界历史发展到近代乃至现代,很多国家相继废除君主制度,所以很多国家都有最后一个朝代,可以叫末代王朝,...
原创 毛... 话说,1959年6月,毛主席视察湖北武汉工作结束,因思乡心切,便从武汉登船东下江西九江,于6月25日...
原创 忽... 铁木真的幼子拖雷,为人低调,且一直都很有抱负,懂得韬光养晦。同时,拖雷的正妻也是一位富有远见的非凡女...
原创 赤... 想当年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又奈何困于周郎也。赤壁之战,乃三国三...
原创 顺... 明末,满清在关外迅速崛起,依靠八旗军队。清军在与明军的对抗中很快占据了上风。1644年,在吴三桂的帮...
原创 战... 导语:战国七雄,魏国都有哪些合纵连横活动,为何能成为各诸侯合纵连横中心?儒家仁义,纵横家谋略 战国时...
孙权是怎样让“大汉正统”蜀汉接... 一、孙权称帝 吴黄龙元年(公元 229年)四月十三日,石亭之战结束九个月后,经众臣再三劝进,孙权在...
山东沂蒙山腹地确认一座商代古城 日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社科院的专家教授对位于山东省沂蒙山腹地的东安古城及周边遗迹进...
原创 洪... 其实,这两个人之间还真就没有什么共同点,不过相对来说洪秀全要比李自成好一点,虽然洪秀全没有当皇帝,但...